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忆商店     
在青山绿水之间,繁花簇(cù)拥之地,有一个天才国。天才国的人个个是天才。尤其是老国王,他一岁就独立阅读了,又超级爱学习,自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当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国王还有个儿子,也就是王子,一个月就开始独立阅读了!只是,王子不大爱学习,更喜欢打游戏!他打游戏无师自通,整天捧着个ipad,任何游戏都能很快通关,通最难的关!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明亮而悲伤的故事。2021年深秋,85岁的老父亲安置好妻子的骨灰盒,从殡仪馆打电话给报社,请求记者写写他那个不被命运善待的天才翻译家儿子。老人的儿子名叫金晓宇,此刻正在精神病院里接受治疗,还不知道母亲离世的消息。他是一名精通多语种的天才翻译家,也是一名躁郁症患者。6岁那年,邻居孩子手枪里的一根针打进了他的左眼,  相似文献   

3.
苦难与天才     
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给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几倍于天才的苦难。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位同时接受了两项馈赠,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首先是一位苦难者。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已使他快入棺材。7岁患上严重肺炎,不得不大量放血治疗。46岁牙床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牙齿。牙病刚愈,又染上可怕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手中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型翻译他的思想。他仅活到57岁,就口吐鲜血而亡。死后尸体也备受磨难,先后搬迁了…  相似文献   

4.
张晓林 《下一代》2014,(5):21-22
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智能强项,而每一种智能强项的充分培育和发展都能导向成功。"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天赋,或者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而决定他能否成为真正天才的条件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是欣赏鼓励,还是批判指责。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写什么?她  相似文献   

5.
<正>纳博科夫:贫穷的贵族,天才的捕手纳博科夫,俄国最后一位贵族作家,如果有部关于他的电影,开场应该是这样的:在柏林的俄国流亡贵族聚会上,他的小说朗诵获得全场喝彩,但是走下台的这位伟大作家却穿着条蹩脚的裤子。这位"像一个天才一样思考"的作家,23岁丧父并逃亡,靠家教、拳击和写作维生。在貌似奢华的沙龙里,他却四处求助,"我现在生计艰难,得找一个工作,不管是什么。我的文学收入微不足道,连自己都养不活,何况妻子、儿子,至于处境糟糕的母亲就更不  相似文献   

6.
谁是真天才     
<正>最近一个艺术系的学生跟我提到天才这件事。他说以前在班上,他总觉得别人是天才,因为他几个小时都画不好的东西,有些人一下子就能掌握。他为此懊恼了很久,后来就想:"我不是天才没关系,我勤能补拙,如果用鸭子划水的方法,默默地努力,说不定将来也能成功。"他现在成功了,成就远远超过同班的那些天才。最近他还对我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一天,他参加艺术系的同学会,大家都40多岁了,  相似文献   

7.
榜样的力量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叫伢子,孩子很聪明,就是不爱干活。儿子到15岁了,鲁班觉得应该教儿子掌握谋生的本领了。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就送儿子去学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就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  相似文献   

8.
游戏气节     
儿子忽然向我要《三国演义》看,让我吃了一惊。问他原因,他说他正在玩一个叫做"烽火三国"的游戏。本来我一直反对电脑游戏,觉得那纯粹是误人子弟,但如今看到电脑游戏能让一个1 1岁的孩子自觉自愿地读《三国演义》,于是觉得这些游戏也不是一无是处。只听儿子边玩边说:"奇怪了,为什么武安国被抓之后招降了3次就归顺了,而这个孔融就怎么也招降不了呢?"我问他用什么方法招降,他笑我笨:"用金子呗,用500两金子就能招降一次。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想起了一个有趣的"抢数"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甲乙双方玩,先指定一个大于2的数作为"被抢数",然后从1开始,按照1,2,3……的次序依次报数,每次可以报1个数或者2个数,谁先抢到"被抢数",谁就赢。于是,我同9岁的儿子玩了起来。我:"抢几呢?"儿子:"6吧。"我:"你先开始还是我先开始?"儿子:"我先来,1。"我:"2,3。"儿子:"4——"他撅起了小嘴,愣在那里了,"那你先来。"哈哈,已经举白旗投降了。我:"好吧,1。"儿子:"2,3。"我:"4。"儿子:"5,6。"他得意地笑了,我也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0.
家有左撇子     
李颖 《辅导员》2013,(14):19-19
<正>追溯到儿子的爷爷奶奶那一辈,我们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左撇子,真奇怪我怎么会生出一个左撇子的孩子来?在儿子还没有上学之前,我还真没有意识到自己生了一个左撇子儿子。儿子从小就喜欢画画,从他一岁多开始涂鸦就是用左手,吃饭也是用左手。大概因为我自己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因,我对儿子的教育一直都秉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所以没觉儿子得用左  相似文献   

11.
家有左撇子     
李颖 《辅导员》2013,(Z1):19
追溯到儿子的爷爷奶奶那一辈,我们家里没有一个人是左撇子,真奇怪我怎么会生出一个左撇子的孩子来?在儿子还没有上学之前,我还真没有意识到自己生了一个左撇子儿子。儿子从小就喜欢画画,从他一岁多开始涂鸦就是用左手,吃饭也是用左手。大概因为我自己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原因,我对儿子的教育一直都秉持"顺其自然"的态度,所以没觉儿子得用左  相似文献   

12.
塞德兹原是俄国人,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师从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博士,由于才华出众,受到赏识。他认为,天才还是俗物,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不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在这种观念下,他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天才,11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并最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他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在当时和后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被一代一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经典之作。我们从中摘选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玩"出天才     
塞德兹原是俄国人,青年时代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师从美国心理学之父詹姆斯博士,由于才华出众,受到赏识。他认为,天才还是俗物,与其说是由先天的遗传、禀赋等因素所决定,不如说是由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等因素所决定。在这种观念下,他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天才,11岁就考入了哈佛大学,并最终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根据教育儿子的感悟,他写成了《俗物与天才》一书。此书在当时和后世获得了巨大的反响,被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奉为教育孩子的经典之作。我们从中摘选片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算岁数     
胡图的妻子刚生下个女孩儿,就有人上门来说媒,媒人说,对方的儿子只有两岁。胡图一听,立即气得满脸通红,他手指着媒人说:"你这个媒人真是瞎胡扯,你算算看,我女儿现在一岁,他儿子两岁,等我女儿10岁等时候,他儿子就已经20岁了!怎么能许配这样的老女婿数啊!"妻子在旁听了以后,也扳着手指头算了一遍,对胡图说:"不对,不对!是你搞糊涂了,你算算,女儿今年一岁,他儿子两岁,  相似文献   

15.
绝密信     
刑满释放,他回到了家里。14岁的儿子已经快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他说,儿子,你还好吗?这话一出口,他就后悔。自己被捕,孩子妈几个月后就"失踪"了,这些年孩子能好吗?多亏了孩子叔照看。但儿子说,还好。声音有些冷淡,他听得出来。晚上,他烧了不少好吃的菜,还买了酒。儿子看了看,这么多?他笑了,说放开  相似文献   

16.
我能     
《新作文》2007,(4)
百官问他":能否胜任?"甘罗说":我能!"于是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8岁的名相。亲友问他":能否背过?"巴金说":我能!"于是他成为12岁就背过《古文观止》的天才。读者问他":能否完成?"歌德说":我能!"于  相似文献   

17.
王宝琪 《下一代》2015,(3):43-46,38
1.神童出世天才科学家天马博士的儿子飞雄,在车祸中身亡了。天马痛失爱子,伤心不已。于是,他以自己儿子的外形制造了拥有七大神力、十万马力的机器人替代他的儿子,还将儿子的情感与记忆注入了阿童木的大脑内,这个机器人就是铁臂阿童木。阿童木以为天马博士就是自己的父亲,他对天马博士说:"爸爸,我是个无所不能的勇士,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有什么事情要让我替你做吗?"天马博士说:"孩子,你是我制造的机器  相似文献   

18.
预感     
从前,有个很小的村子,村里住着个老太太。老太太有两个孩子,儿子十七岁,女儿还不到十四岁。一天,老太太一脸愁容地端来早饭,孩子们见了,问她怎么了,她说:"我也不知道,一早起来,总觉得村里会有大难。"孩子们笑她,说老太太是瞎想。儿子去打台球,碰到一个双着,位置极好,绝对一击就中。对手说:"我赌一个比索,你中不了。"大家都笑了,这儿子也笑了,可一杆打出去,还真的没中,儿子就输了一个比索。对手问他:"怎么回事?这么容易都击不中?"儿子说:"是容易。可我妈一早说村里会有大难,我心慌。"大家都笑他。赢钱的人回到家,妈妈和一个表妹或孙女什么的女亲戚在家。他赢了钱,  相似文献   

19.
儿子8岁了,本该是调皮捣蛋、活泼好动的年龄,而他似乎过于"稳重"了,每次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一个人静静地玩电脑游戏,各种游戏他几乎都会,很多游戏我都没听说过,他就嘲笑我"out"了.不打游戏的时候他就上QQ和同学海阔天空地聊着,即使是一个小区的同学,他们也在网上交流.就这样整天宅在家里,十足一个"宅童"了.  相似文献   

20.
游戏父子情     
由于工作的关系,5岁的儿子跟我的感情一直比较疏远。我是三五天才回家一次,他见到我时,一点思念的反应也没有,真是让我很伤心。周六这天,难得全家团聚,儿子却央求去妻子单位玩,我不同意。我好不容易歇双休,想一家人在一起加深感情,但儿子就是不从,说在家里没意思,跟我在一起也无趣。妻子笑着跟我说:"你不知道儿子想什么吧?他想打电脑游戏了!""噢,是这样啊。"原来孩子的兴趣不在我身上,我如梦初醒,"打哪款电脑游戏?"我问。"植物大战僵尸!"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