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标】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背诵课文。3.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出示课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5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诗句,并进行古诗背诵。2.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的内涵。品读古诗的意境,重点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含义。3.初步了解文包诗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诗文结合,理解课文内涵,品读古诗意境。【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文本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  相似文献   

3.
【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阅读绘本,想象老人与树再次重逢时的情境。扣住"爱",想象人物对话,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2.根据绘本训练写作,激发写作欲望。【教学重点、难点】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曾经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听听故事,讲讲故事,好吗?同学们可要认真听、仔细看哦!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读图读文,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读图说话,模仿绘本语言进行说话。3.想象创作,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发展。【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幸运的内德》,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这个乘着降落伞的小男孩就是内德!你们猜猜他如何幸运?师:我们看到绘本的蝴蝶页,有两朵乌云,内德可能会遇到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课文写了一个美好的故事,里面还包含着一首诗,谁能猜出是哪篇课文呢?  相似文献   

6.
【适用年级】四年级。【教学思路】本次教学以习作片段《刘老师的茶杯》导入,通过对习作范例的深入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的习作往往都是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的。继而结合绘本故事《我的爸爸叫焦尼》的讲述,通过具体的情节再现,引导学生在观察、品读、感受、体验、模仿表达、反思评议等教学环节中感受细节、捕捉细节、再现细节,从而认识到"关注细节"的一般方法要领,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地关注细节。【教学过程】一、品读片段,走近老师1.师: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师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抽象概念1.激趣引入,揭示"体积"概念。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生:听过。师: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生: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乌鸦就喝到水了。师: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了解蝉的生命历程。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感知作者"科学"与"诗"结合的语言特点。3.激发阅读《昆虫记》的兴趣,了解此书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感知作者"科学"与"诗"结合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2.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悟研究的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在情境中生成"圆"1.谈话。师:大家玩过套圈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师:淘气来公园玩耍,也被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上的一首诗,它富有浓浓人情味,烈烈生活情,全诗有两条线:明线:叙事线——送蝈蝈";暗线:情感线——献爱心,教学本诗,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的两个生字:盲、喜。2.情感目标:让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5~76页。【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故事欣赏。师:周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是"猴王分桃"。夏天到了,花果山上的桃子成熟了……为什么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也有人说:"小猴的笑也是聪明的一笑?"一、猜测验证,研究规律  相似文献   

12.
【背景说明】1.诵读内容:李清照《如梦令》、《点绛唇》、《醉花阴》、《一剪梅》和《声声慢》五首词。2.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3.学生课前已经通过书籍、网络对李清照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教学过程】一、走近词人师:生活中有本事的男人被称为英雄好汉,把有本事的女人称为——生:女中豪杰。师:你知道哪些女中豪杰呢?历史上的,传说中的,现代社会的,都可以。生:武则天。师:不错,中国古代第一位女皇帝。生:花木兰。师: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生:邓亚萍。师:世界乒乓球冠军。……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1.了解什么是影评,初步学习微型影评的写法;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评价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信息处理的能力。2.初步掌握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在影评写作中的综合运用。【教学重点】影评写法的指导。【教学难点】影评角度的确定。【教学准备】搜集相关影评资料。【教学对象】适用于五、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评莫言,铺垫激趣师:最近,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公众都在关注一个焦点人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分析】"成长之路"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上学期第四册的第四单元。这一单元共有六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名人酷爱读书的故事。其中《书法界的泰斗——王羲之》《嗜书如命的孙中山》《居里夫人专心读书》这三篇文章,采用了共同的构段方式——"总分"。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典型段式是一个重要的语用点,本节课以这三篇文章为例,让学生扎实掌握"总分"的构段方式。【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2.了解故事的大体内容,感受文章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鲁迅散文中的"贴着人物写"法,能用动作、语言等细节塑造儿童、少年形象,表现童真童趣和少年情怀;2.了解幽默的原理,并在生活和写作中实践。【教学现场】一、导入师:进入初中到现在,我们学过哪些鲁迅的文章?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转化"师:(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同学们,"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早就听说过,我一直不太明白,曹冲称的是象吗?生:曹冲称的是石头。  相似文献   

17.
周建华 《四川教育》2007,(11):35-36
【案例】:八年级历史"第二次鸦片战争"教学片段。师:你们了解圆明园吗?生:它是清朝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建筑宏伟奢华,有数不清的珍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成为废墟。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三《森林小卫士》。【教学片断】[片断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师:同学们会听故事吗?(学生听到奇怪的问题抿嘴笑)师:有的同学笑了,听故事谁不会啊?那么有会讲故事的吗?  相似文献   

19.
<正>【背景分析】:本课时是在温州市教育教学评价第十六次研训会上开的公开课,观课教师分别从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加以评价.【教学实录】:师:在实际生活中概率与我们息息相关.如,股票、保险、天气预报等.正如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说:"对于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领略本诗之美,体会本诗看似寻常的语句背后的奇妙之处,进一步提升审美鉴赏品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理解节妇委婉的拒绝方式,学习其拒绝的智慧。能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思维的品质。3.学习本诗比兴寄托的手法,读懂字面之言,把握言外之意。4.了解酬赠诗的一般特点。【教学重点】学习本诗比兴寄托的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