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丽娜 《新闻世界》2012,(11):126-128
本文以“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为代表分析新闻类周刊的微博应用情况。认为其成功的微博经营策略使老牌的新闻类杂志焕发了新的生机,且对报纸微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于2004年6月,是一份由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主管、《南方周刊》出品的综合类人物周刊。创刊至今,《南方人物周刊》以其特色和个性在期刊市场上争得了一席之地。对于《南方人物周刊》来说,封面文章就是该杂志的封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16日,《南方周末》报系下的第二份杂志《南方人物周刊》印着张曼玉阳光灿烂的笑容,走上了大街小巷。这份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己任的新闻时政类杂志的诞生,预示着我国纸质媒体市场上此类周刊的进一步细分。《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新民周  相似文献   

4.
版式设计与视觉传达是新闻类杂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第一时间吸引读者注意力、引导读者准确高效舒适地接收信息的重要功能。《南方人物周刊》在创刊伊始,就把"好看"的版式与高质量的报道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受国内外设计界极简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快节奏、碎片化的读者阅读习惯与审美方式的改变,近十年来,《南方人物周刊》在版式设计上不断探索、革新:由喧哗到宁静、由绚丽归于素淡、由"霸占"利用版面一切空间到注重受众实际阅读体验……归根结底,易读性成为统领其版面变化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孟磊  张舵 《今传媒》2011,(12):44-45
《封面人物》是《南方人物周刊》与读者交流的第一道关卡,也是体现其风格特色和编辑理念的核心栏目。本文将选取2010年全年45期的《封面报道》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探寻《南方人物周刊》在报道特征和处理方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话语分析是一种语用研究方法,赋予了理解新闻的新路径。本文以《南方人物周刊》的新闻语篇为研究对象,结合话语分析的经典理论范畴,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南方人物周刊》人物类新闻写作的一般规律,探求其话语制作的基本特征以及事实建构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南方人物周刊》对平凡人物的报道有其特点:多维平等的选题标准、独特的新闻观点、情节细节化与蒙太奇式叙事特点、善于挖掘人物的个体价值。《南方人物周刊》对平凡人物报道的探索,为新闻媒体的人物报道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城市画报》、《mangazine名牌》、《南方月刊》均属集团直辖管理,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属其子报《南方都市报》出品,《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由21世纪报系运作,《南方人物周刊》则是由南方周末报系产出。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自2004年创刊以来,以其独特的报道视角和鲜明的报道特征,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杂志。本文选取其2012—2014这三年来封面"小人物"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南方人物周刊》选取"小人物"的原因及目的,并对其报道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中调查性报道的框架路径为问题向导,通过对《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呈现的部分调查性报道文本进行定量的内容分析和定性的话语分析,观察《南方周末》和《南方人物周刊》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如何呈现,探索在重大事件中调查性报道的趋势。研究发现,在报道样本中,文本的话语侧重事件梳理,表达相对简洁质朴。但也存在对部分报道要素过度聚集的弊端,应该防止负面情绪的过度表达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白霞 《东南传播》2015,(2):111-113
《南方人物周刊》青年领袖封面是其旗下的年度青年领袖评选的结果呈现,2005年至2012年,年度青年领袖评选活动的品牌策划、93位青年领袖的选择、报道叙事角度的选取体现了《南方人物周刊》严密的媒介逻辑,它以公知、责任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力量,在人物个性中寻找到了共同的精神追求,以青年领袖影响青年,以代际影响、精神传承证明了青年领袖评选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麦尚文 《新闻实践》2005,(12):28-29
访问者:麦尚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以下简称“访”) 被访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执行副主编,以下简称“徐”) 《南方人物周刊》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南方周末报系”打造的又一强势品牌。它以“记录我们的命运”为办刊宗旨,关注那些“对中国的进步和我们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彰显人类的向善力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拥有九刊:《南方月刊》、《城市画报》、《名牌》、《南方人物周刊》、《21世纪商业评论》、《商务旅行》、《南都周刊》、《风尚周报》、《第一消费》。九大刊物有直接属于集团主办的,更多是分属其不同的子报。如  相似文献   

14.
去年10月初,关于安徽省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以色谋权”的新闻被某刊报道之后,转载该新闻和对该新闻的评论一时不绝于耳。但随后《南方人物周刊》记者亲赴安徽阜阳、安庆实地进行采访调查,得出的结论却与“桃色”新闻大相径庭。尚军“以色谋权”一说没有确凿的证据,几乎全都是臆测后被夸大了的新闻。(2006年10月16日《南方人物周刊》)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稿教父”之称的李海鹏一手打造的“ONE实验室”,最近解散了. “ONE实验室”专门生产非虚构故事,团队成员可谓熠熠生辉.大学三年级时在《南方人物周刊》采写出《少年杀母事件》的林珊珊,阅读量超过3000多万的《太平洋大逃杀》作者杜强,曾获2015年腾讯传媒“年度特稿”奖的《大兴安岭杀人事件》作者魏玲,《在北京,2000万种死法》的作者钱杨……他们来自于《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时尚先生》等著名媒体,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  相似文献   

16.
成放 《新闻实践》2010,(7):78-80
平时也订阅和浏览一些读书类杂志和报纸,诸如《读书》、《书屋》、《书城》和《文汇读书周报》、《中华读书报》等,但从未读过《南方都市报》的“南方阅读”周刊。经朋友推荐,笔者找来一读,真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2月,《南方人物周刊》曾以展江:耿介之魅为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从钳工学徒、海军士兵到地方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再到新闻学者身份如同电影镜头一样轮转的展江。这家周刊如是评价说:十几年笔耕,让展江赢得了越来越多渴望了解西方新闻  相似文献   

18.
冯仕妍 《新闻世界》2008,(11):24-25
青年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非常突出且严峻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与观念的交流和碰撞的加强,使我国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使成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青年有些无所适从,产生了青年心理疾患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出现了一批用于心理调适的杂志。本文旨在结合青少年心理现状,梳理国内心理类杂志的发展现状,以《心灵世界》《心理月刊》这两本广州当地的心理类杂志为样本,浅析心理类杂志的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19.
陈宇 《新闻世界》2010,(10):15-16
最近,单位给我们每位记者发了一本书《重新打量每个生命》(作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在谈论这本书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下它的"孪生兄弟",取材于五年前《南方周末》的另一本人物传记读本——《在追问中逼近真实》。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