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之路之所以能有正确的方向,目的和步骤,在于有邓小平的政治哲学为指导,政治本质论,政治目标论,政治民主论,政治艺术论,政治价值论,政治本体论构成了邓小平政治哲学的基本内涵,而方向性,实践性,人民性,辩证性则是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特点,邓小平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新发展,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2.
政治哲学是政治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其基本范畴包括政治价值、政治国家观和政治理想。政治民主、政治稳定、“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多党合作”是邓小平的政治国家观;政治体制改革、制度建设是邓小平的政治发展观。贯穿在邓小平的这些政治哲学基本范畴中的灵魂是发展主义,其政治哲学思想从本质上说是发展主义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哲学课怎样进行《特色理论》教育?这一理论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如果不能从邓小平同志的哲学思想去理解,就不能抓住其思想的其谛,所以邓小平哲学思想进课堂就成为高校“两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解决大学生不爱上哲学课的根本出路。如果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必须把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实践论》、《矛盾论》)纳入大学的哲学课的话,那么在当代中国,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必须把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纳入哲学课的教学,因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邓小平哲学思想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发展的。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的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观点作了重新强调;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进一步加以具体化;提出新的哲学观点,作出新的哲学概括以及哲学方法论贡献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哲学思想既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他的哲学思想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深化和发展,表现于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方案之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时代特征张旭振,唐胜国哲学只有当它同时代精神发生碰撞时,才能显示哲学本身的价值,时代精神才得以升华。再好的理论离开了活生生的社会现象也会变得枯萎。探求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华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跨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近年来,国内学者从邓小平政治哲学的性质与原则、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贡献、方法论和研究规范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归纳。但总的来说,这些研究还流于零散和空泛,没有将邓小平政治哲学作为新时代中国建设的政治哲学系统来进行建构与研究,所以,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当是深刻地挖掘这些材料中的哲学内涵与政治哲学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经精辟地指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具有非凡的哲学头脑和很高的哲学素质 ,非常善于从哲学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了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在邓小平的著作及一系列的重要文章讲话中 ,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内涵 ,有着根植于当代中国实际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活生生的哲学思想。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文选》三卷中。《邓小平文选》的每一篇文章 ,我们都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阅读 ,去把握它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式,不仅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而且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都是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哲学,是马克思主叉哲学的中国化。“实事求是”的哲学含义和哲学基础,毛泽东“实事求是”哲学思想中的唯物史观,邓小平对“实事求是”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当今党和国家领导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无不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痕迹。  相似文献   

10.
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发展:(一)重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某些重要观点;(二)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某些观点进一步具体化;(三)提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的哲学概括;(四)邓小平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转化形态。  相似文献   

11.
纪念邓小平既要缅怀他的伟大功勋,总结他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更要继承和弘扬他的伟大精神,尤其是他晚年实现“三大超越”的伟大精神。这三大超越是:时时处处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超越以个人为本位来审视一切的“自我”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超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超越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以其非凡的理论勇气、唯真的求实精神和超人的远见卓识,铸就了他独具特色的“新”、“精”、“真”的文风。这种文风既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精神的充分体现。彰显了邓小平作为一代卓越领导人、一个英明领袖、一位时代伟人的风范。研究邓小平文风对于改进学风和党风、端正人们思想作风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辩证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邓小平解决诸多问题的一种基本思路,贯穿于邓小平全面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各个方面.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原理,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以及总体目标等方面的论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既是哲学家又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一生思想多变,然则无论怎样变化,总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他总是使自己哲学家的身份服从于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从早年的黑格尔主义者走向马克思主义,提出“哲学基本上是政治的“,到晚年对“偶然相遇的唯物主义“的探索,无不表明他始终是从政治出发来看待哲学,把哲学作为革命的武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是其“富国富民”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我国存在失业问题的客观必然性、解决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及路径选择、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思路的历史地位四个方面看,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敏锐、深刻,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妥善解决21世纪的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对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分别做出了创造性的理论贡献。毛泽东侧重以统一战线形式实现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外合作”为本质特征的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多党合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着重从政治制度层面架构多党合作。形成了“体制内合作”为本质特征的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本文从“体制外合作”和“体制内合作”的内涵,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多党合作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无论从语义学角度看还是从社会政治或哲学角度看 ,“主题”和“核心”都是内涵不同的两个词。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论 ,其核心是发展生产力。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核心及其关系 ,关系到我们怎样高举邓小平理论理论旗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它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末布哈林在政治上遭到不幸之后,这一理论一直受到批判。这是不公正的。尽管布哈林的平衡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总体上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苏联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布哈林的平衡论基本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我们将可以看到,布哈林的平衡论,尤其是平衡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会有更大的生命力,会发出更大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