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品德等给予肯定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前,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我们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不过,现实的赏识教育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着赏识教育积极作用的发挥。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利用赏识、赞美等手段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以赞赏的态度来发觉学生更多的长处和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战胜自卑,渐渐增强自信,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笔者阐述了赏识教育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4.
殷珍 《教师》2011,(35):61-61
赏识教育是以赞赏的态度来发觉学生更多的长处和优点,从而使学生从心理上战胜自卑,渐渐增强自信,形成一种良好的心态。笔者阐述了赏识教育在中职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使学生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与学习。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赏识就是爱,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赏识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点滴优点;赏识就是自信的源泉,能让每一个学生拥有自信,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真正地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找出他们值得表扬的优点。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有多少,学生的自信就会增加多少。  相似文献   

7.
黄恭雄 《成才之路》2009,(5):I0009-I0009
有一位教育博士说,最成功的教育方法是赏识。“赏”是欣赏、鉴赏。是对孩子的一种态度;“识”是认识,见识,认识孩子的优点。新的教改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决定教学评价应从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等各方面去对学生进行全面、详细、公正、合理地评价。在评价实践中。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从多个角度、方面、特质去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学生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地学习。那么,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与成功予以重视和赞扬的教育。赏识教育就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在不经意问磨去了职教学生的那份应有的自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出能够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到“我能行”的感觉,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赏识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却有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的蜕变甚至是质的飞跃,这说明赏识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  相似文献   

10.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是毛泽东的一句名言,也是我的座右铭。我常以“自信是成功之父”自勉,并执着地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我一向钦佩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学生当成班级的主人,把教好学生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每当看到学生求知若渴...  相似文献   

11.
赏识教育是教育的一门艺术,是开启学生心智的一把钥匙。学校开展“赏识你的学生”实践活动,以“表扬、鼓励”为契机,赏识学生,帮助他们自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深化“赏识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杨如松 《辽宁教育》2013,(9X):45-46
<正>我们行进在教育的道路上,有一种追求教育快乐的本能。赏识教育是教育的高尚境界,就是要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到教育的激励与尊重。在教育追求的实践中,享受赏识所给予的自信、希望和力量,达到培养健康而完美的人性这一目的,促进人的主动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科学先进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赏识带来愉快,愉快导致兴趣,兴趣推动体验,体验走向成功。”赏识对于成长中的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可以使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赏识教育理念可应用于普通中小学教育教学,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教学。因为,赏识性的言行带给学生们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是一种向上的自信,其根本意义就在于卸掉了压在孩子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提升了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学得更好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赏识的力量     
范雅睿 《甘肃教育》2011,(21):31-31
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赏识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主动发展的教育方式,即“赏识——发展”教育的简称。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肯定和赞扬是学生的心理需要,也是激励学生追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表现出来。所以对教师而言,赏识教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理念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管建刚 《师道》2003,(11):43
“好无聊!”“好痛苦!”“死了算了!”“生活好黑暗!”“生活里没有快乐,我想过自杀,可自杀太痛苦,最好别人把我杀了。”我惊讶不已。花季少年应该是银铃般的笑声,灿烂生命应该荡漾着阳光般的微笑。是什么让生命的花朵失去亮丽的色彩?是什么让灿烂的心灵布满阴翳的愁云?我沉思着。思想的光芒掠过现实的场景,我发现,教育遗忘了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的名字叫:快乐。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白,不是只有接受礼物才能获得快乐,不是只有考出高分才能拥有快乐,不是只有一呼百应才能体验快乐,快乐其实还有很多。譬如给予的快乐。快乐不仅来自收…  相似文献   

16.
时下,“赏识教育”“快乐教学”风靡一时,让学生体验到幸福与快乐成为教育教学的一种价值追求。但笔者以为,学生学习过程并不总是伴着幸福与快乐的,或者说,让学生仅仅享有幸福感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具有一种幸福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自我超越的意识。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是一种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教育。赏识教育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变对立为对话,变批评为鼓励,让学生从恐惧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赏识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以下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在继承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和斯霞老师“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致力于达成被爱,引导施爱,启发自爱,优化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信舒展、快乐、健康、最优成长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自信。在作文教学中,力争做到"你不会写,我教会你写;你不喜欢写,我激发你的写作热情"。让赏识教育与作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教导我们“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老的话时时在鞭策着我不断地思考摸索,潜心研究。现代语文教学的出路在哪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一线教师要迅速适应新时期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营造一种“快乐、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采用赏识激励和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参与和互相合作,使课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