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改进会议报道,不知喊了多少年,实际上收效甚微。许多会议新闻,内容冗长,枯燥乏味,充满官话、套话和八股腔,形式单调,千篇一律,令人厌恶。大胆创新会议报道,改变传统报道模式,是受众的期盼,时代的呼唤。对搞新闻的来说,会议多并不一定是坏事,会议是重要的信息源,是采写新闻的富矿,关键看我们能不能开采好,利用好。  相似文献   

2.
李耀华 《视听界》2005,(6):50-51
长久以来,电视时政报道容易给人造成文山会海、人头画面、长串名单、套话累牍等印象。与纸媒相比,电视时政报道由于相对缺少故事情节和抓人的视听因素,叙述偏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其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对于电视时政报道来说,为了更好地发挥舆论宣传的功能,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就要不断增强“亲民意识”,尊重受众、了解受众、服务受众,根据电视媒体特点扬长避短,在时政报道方面求取新的突破。近年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栏目《江苏新时空》在时政报道的创新与改革方面,作出了新的探索。一、增强亲民意识,创新会议报道会议报道是时政…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会议新闻常常会出现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的重要位置,但如果左一个“拉开帷幕”,右一个“降下帷幕”,一串串的人名,千篇一律的套话,千篇一律的画面,则必然让人乏味。因此,会议报道必须创新。 所谓会议报道创新,即从浩繁的会议内容中发掘有新闻价值的新鲜东西加以报道。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正如工作并不等于新闻一样,开会也决不能与新闻划等号,但在一些重要会议的报告、发言、决议、典型材料以及会上所发生的事情中,很可能藏有“含金”的新闻事实,而这则要求记者具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发现。对于电视记者来说,这功夫主要体现在“挑”、“等”、“抢”上。 挑:面对复杂、纷繁的客观事物,电视记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精心选择最能反映本质的适于形象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地市报上会议报道频频出现,不受读者欢迎。在此情况下,有的同志提出少搞或不搞会议报道,甚至要把会议报道从新闻报道中“驱赶”出去。我以为这样做,既不现实,难以做到,也不符合会议新闻改革的目的。会议报道不受欢迎的弊端,主要是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给读者新鲜的东西。报道内容平淡无新意,报道形式呆板单调,尤其是报道上的不开放、不透明。所以我认为,会议报道的改革要革除这种弊端,应该解决会议报道抓不住新闻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会议报道、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老课题。“十六大”报道专栏纷呈,内容丰富,首都媒体更是得地利之先,在内容、形式和合作机制上都有不少创新,而这些创新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加重视按照新闻规律来报道会议,注重从受众本位、传播效果来组织报道,这也正是多年来贯穿于会议新闻改革中的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6.
“规定动作”是指各地党的领导机关指定的必须报道的东西,比如党的会议、领导活动、党的中心工作等等;“自选动作”则是记者根据受众的需求,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后挖掘出来的新闻作品。做好两个“动作”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两项基本功。“规定动作”需要从内容、形式、手段上不断创新在信息渠道高度发达、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任何一种传媒都只是满足受众需要的一个渠道,而不是唯一渠道。党报要想拥有并保持大量受众,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规定动作”的质量,创新“规定动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强化“规…  相似文献   

7.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会议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  相似文献   

8.
朱卫平 《声屏世界》2006,(10):58-58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传媒中,会议新闻报道大都只是宣传,而无报道。宣传的理念是让事实依附于“宣传口径”,主题先行;而与此相对应的报道理念是让“事实”成为传播的主体。要深化对会议新闻报道的改革,首先必须了解会议的新闻价值在哪里。事实上,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后者的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最新信息,是能够满足受众的一种需求。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广大受众是欢迎的,愿意接受和了解,也是有需求的。改革会议新闻报道,就是要减少程式化的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改革会议新闻不…  相似文献   

9.
会议新闻,历来是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在新闻改革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但长期以来,对会议的报道就等于会议公文、讲话报道,无可读性,枯燥乏味,味同嚼蜡。鉴于此,改革会议报道应该突破传统的会议新闻写作模式,在会议报道的内容、形式、语言三方面进行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戴邦同志说过,新闻是姓新的。“新这个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的概念,它是新的,快的;一个是内容,它是新鲜的,人民关心的重要事实。”由此可见,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的重要。首先要树立嗜新意识。嗜新,就是极端地喜新厌旧,对新生、新鲜、新奇的事物嗜之如命,而对旧闻、套话、陈词、滥调深恶痛绝。极端地喜新厌旧,是创新意识强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新闻工作者必须精心追逐内容是第一次出现的事物,传递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第一信息”,时效上是第一个报道的,道理上是第一次阐述的……这些结合起来,就构成…  相似文献   

11.
于全义 《青年记者》2010,(14):65-66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政中心工作大多是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冗长空洞、报道形式千篇一律,读者不爱看。这就需要传播者要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创新会议报道的多样化形式,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会议报道的一般化,不生动,不能吸引受众的现象,要改进会议报道,克服"一般化"是我们一直研讨的课题.克服"一般化"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努力改革会议报道模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条.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会议不可多报,但重要的会也不可不报,关键是要在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做文章,进到"会海"也要"沉",从中捉"鲜鱼",取真货,要从会议中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形式要多样,打破老套套,冲破旧程序.  相似文献   

13.
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瓶颈,新闻媒体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议报道与观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手法单调俗套、陈旧呆板;新闻含量、知识含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报道会议程序多、出席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的现象照样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政治性会议新闻写作一直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政治性会议新闻写作大体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某月某日,在某地召开了大会,领导同志某某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某某主持,谁作了重要讲话。列席会议的有谁谁等。有的报道上还加上了讲话的内容。这种模式几乎成了我们政治性会议新闻写作的标准。 但是,最近一次受众调查却向这种写作模式提出了挑战。这次调查表明相当部分受众对目前的报道形式不甚满意。他们以为这种报道实际上内容很空洞,抱怨从中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得不到信息的满足。新闻报道必须得到受众的认可,否则便失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如果未能有效地以受众为本,并结合受众的需求进行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新闻报道方式等的创新,将丧失掉一大批年轻的受众群体,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必须以受众为本,注重新闻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7.
刘宇 《新闻采编》2010,(2):19-20
会议新闻是党报的必有新闻,但同时会议报道也是困扰党报的一个老问题。就会议报道本身来说,它是通过报道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要讲话,宣传政府的相关政策和工作任务,让读者了解会议的中心议题。但有时固定的会议报道思路、模式和手法,影响了受众对党报的评价,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解决困扰党报的这个老问题,一直以来是党报新闻宣传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是因为记者采写首先要掌握"讲故事"的本领.那些枯燥的报道中一般很少有故事,都是大段的套话、行话、空话.而会讲故事的记者总是把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9.
谈会议报道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读者普遍反映党报的会议新闻过多、过长,写法公式化,空话套话很多,读起来枯燥无味。作为党委、政府喉舌的党委机关报,如何进一步突破会议报道的惯有模式,提高宣传报道的效果,更加充分地发挥党报的引导舆论、指导工作的喉舌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议新闻的可读性,应在形式、内容、写法上力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会议新闻是各类报纸尤其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而党政中心工作大多是通过一系列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报道并不令人满意,内容冗长空洞、报道形式千篇一律,读者不爱看.这就需要传播者要注重会议报道的新闻性,创新会议报道的多样化形式,增强会议新闻应有的指导性,寻找新闻与宣传的"黄金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