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神话,是儿童的神话;儿童,是神话的儿童。正如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的那样:当神话出现,我们才可能确信"我们的童年时代就处于神话王国的门旁"。在苏教版教材中,神话类课文所占的篇幅并不少,像《沉香救母》、《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牛郎织女》、《九色鹿》……这类课文是学生的最爱,成为他们讨论的话题。作为教师,如何通过神话故事的解读和品味,激活存在于儿童生命中的潜意识,使神话类课文与儿童的内心梦想契合,开启儿童梦想之旅呢?  相似文献   

2.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3.
陆萍 《江苏教育》2007,(12):13-15
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课文?神话体裁课文占据首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类课文,如《沉香救母》、《哪吒闹海》、《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类课文,总是小学生的最爱。  相似文献   

4.
一荣格说:“成年人写的神话是幼稚的,只有经过儿童的再创作,这些神话才能成为真正的神话。”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说,神话的教学也正是对神话的再创作,并且是成人和儿童一起完成的。特级教师张祖庆老师的观点,“课堂上教师就应该抓住神话的特点,让课堂充满神奇的诱惑,让创造得到延展,让灵性在神话的世界,让神话与儿童天胜之间形成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使他们的好奇心与追求光明、追求不平凡事物的天性得以张扬。”我很认同。只是,如何在教学中进行这样的“再创作”?对于《开天辟地》这篇课文,思路有两条,不仅是从本篇课文着眼,也有对教学行为的重新理解与出发:一是从教“课文”到教“阅读”,二是从教“课文”到教“神话”。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是《仙剑奇侠传》让我们认识了胡歌,这个有着爽朗笑容的大男孩。那么,《神话》就是让我们重新了解了他不同寻常的国一面。已经经历了诸多磨炼和考验的他。对自己的演艺事业,生活空间,未来梦想有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多彩的生活”这个专题编写,安排了四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画面。《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也是本组的主体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都是以叙事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由《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四篇课文组成,主题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展开的,四篇课文分别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的窗口。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联想、想像等在课文中的运用。2 .学习运用联想、想像描写事物 ,表情达意。二、课型设计读写结合课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 :第一册第四单元给我们展现的是童话、寓言、神话等想像世界的内容。我们已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伊索寓言〉两则》《盘古开天地》四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的一些知识。今天让我们再随着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笔 ,一同走进童话《花的话》,看看我们又见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 .自读课文 (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课堂讨论 ,分析概括文章的…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神话体裁的课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开天辟地》等。神话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并且大都有一个“人定胜天”的主题。怎样教学才能体现神话体裁的特点呢?笔者以《开天辟地》的解读与课堂为例,试图让神话故事的学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10.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学段教材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11.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话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数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地喜欢它.一辈辈地传诵着,就因为神话故事中蕴藏着动人的美!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让人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盗火》、《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在教学神话故事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神”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神话具有非情节性、片断性和多义性等显著特点,因而不同典籍中的神话材料可相互补正之处甚多。作为我国上古神话材料总汇的《山海经》,其中有诸多的神话材料可补楚辞神话之缺、释楚辞神话之义,甚至可以之探究楚辞神话之原型。同时,我们也可以用《山海经》中神话材料来釐清《楚辞.天问》诸多问题的解答,纠正前人对楚辞的种种错误解释,从而促进对楚辞更加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徐雷 《广西教育》2012,(17):39-40
一、设计理念《鸟语》是一篇洋溢着浓浓儿童味和人情味的课文,用儿童的语言写了儿童喜欢的动物——鸟儿,儿童喜欢的事情——倾听鸟语。课文蕴含着人鸟和谐共处的明暗双线:明线——鸟儿成了“我”的好朋友;暗线——“我”成了鸟儿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14.
背景:从高中上溯初中.就新课程回顾老教材.兼顾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我们对于《辛德勒名单》、《威尼斯商人》、《枣儿》、《等待戈多》、《玩偶之家》、《雷电颂》、《雷雨》、《罗密欧和朱丽叶》、《三块钱国币》、《茶馆》、《窦娥冤》、《长亭送别》、《闺塾》、《哀江南》等剧本类课文并不陌生,但不陌生不等于没有困惑。  相似文献   

15.
《山海志》是一款上古神话题材类3D多人在线大型网络游戏。《山海志》以中国神话启蒙之作《山海经》为蓝本、上古神话为背景,创造了一个洪荒时期的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6.
翻开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的科普类课文不在少数。有的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如《我是什么》《地球爷爷的手》,有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的,如《火车的故事》《农业的变化真大》。这类课文的题材多为童话或有简单情节的记叙文,也有一些科学小品文,初入学的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对于这类课文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同时,由于受到儿童认知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日前.全州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在我校举行。所上的课文有高一第一册(人教版,下同)的《胡同文化》《我有一个梦想》《劝学》《烛之武退秦师》,高二第三册的《故都的秋》《灯下漫笔》《泪珠与珍珠》《我为什么而活着》《六国论》《游褒禅山记》。每位参赛教师大约有两星期的准备时间.准备得较充分。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学教材里的常客,从教材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到《故乡》。每一篇课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第四次执教《故乡》这篇课文。每一次研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19.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各类版本的教材中,有很多描写亲人之间真挚感情的课文。我们姑且把这类课文称之为亲情类课文。不久前,江苏省丹阳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从现行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选取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爱如茉莉》《姥姥的剪纸》等10篇课文,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对这类课文的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  相似文献   

20.
正让孩子亲近经典、阅读名著,已经成为语文界、教育界、文化界乃至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学校课堂是名著阅读的一个主阵地,不少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本中节选或改编了一些名著文章,如《三顾茅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冲棒打洪教头》、《三借芭蕉扇》、《草船借箭》等。可以说这类课文(以下统称为"名著类课文")是小学生借以了解名著、阅读名著的窗口。一、我们的思考教学此类课文后,我们一直在反复思考:名著类课文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课文编选的意图是什么?如何教好这样的课文,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中如何处理选文和原著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