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文博机构应"加强与融媒体、数字文化企业合作,创新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服务新形态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议题.传统博物馆拘于展示...  相似文献   

2.
国际博物馆界早已经将"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博物馆与自然遗产""博物馆与旅游"等命题提出来思考和探究。2018年,我国行政机构调整使得文化与旅游合并为一个部门,"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在文化旅游界的关键词。如何保护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遗产一直是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命题,博物馆作为"文化的中枢"更要积极发挥其当下的社会功能和价值。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需要从意识、理论、实践中去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中国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艺术授权博物馆可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博物馆的文化效用和文化创意,实现博物馆文化理念、价值的传播,最终让文物"活起来"。2000年以后,博物馆艺术授权才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授权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本文对博物馆艺术授权的概念及模式、授权流程、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在挖掘、研究、展示和传承区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区域博物馆协同发展对增强博物馆集群效应、促进文旅高水平融合、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至关重要。淮海经济区博物馆是各地区域性文化特征的集中体现,区域内两汉文化、殷商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山海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围绕构筑区域性协同发展特色中心、建立区域性协同发展常态化机制、整合区域性协同发展多元要素等实践路径出发,着力打造"淮海经济区博物馆共同体",是推进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事业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博物馆怎样通过自身的改革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由经济改革而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新的变化,推进自身的发展,这是博物馆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现成的经济改革成果不可能直接移植到博物馆改革中来,博物馆到底怎样进行改革?不少人为之感到困惑。为此,我在上海博物馆作了为期两个月的考察,现将上海博物馆改革现状以及我个人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如何呈现博物馆文化综合体及其转化模式的方法,并提出未来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不仅是对自身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和独特性文化的深度挖掘提炼、整合和再创造,更需围绕"以物为重,以人为本"核心理念和"博物馆生活"趋势下构建文化产品的文创策略,引导广大民众可以用博物馆的文化产品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博物馆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博物馆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博物馆+"概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是博物馆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协同整合、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对博物馆传统工作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博物馆+"的内涵特征是理念和方法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实现"博物馆+",首要的是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博物馆的运作体系,提升博物馆的供给能力,培育博物馆新的发展动能,做强做大博物馆,发挥博物馆在"博物馆+"中的引领作用。实现"博物馆+"的重点在于"+"的对象选取,通过博物馆+现代科学技术、博物馆+社会组织、博物馆+产业经济、博物馆+乡土文化,最终提升博物馆的职能、优化博物馆的功能,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博物馆"理论的本意是在以人为核心的一定区域内,促进特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里的"人"即生态博物馆中的原住民,他们是一座生态博物馆中的灵魂。原住民在生态博物馆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他们掌握着自身所创造文化的话语权。原住民对其文化价值的认知程度是一座生态博物馆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原住民对自身文化有足够认知的前提下,生态博物馆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类型研究是分析博物馆特征并区别归类的研究工作。博物馆类型研究有助于对博物馆共性特质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将博物馆置于广泛的知识、社会、文化语境中定义博物馆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历史发展视角,讨论博物馆类型的发展形成及分类标准,分析博物馆类型的"分类层阶"模式和"网络节点"模式。作者基于"博物馆业务知识框架+观众认知模式"复合标准,讨论了艺术类、自然类、科技类和历史类博物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正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城市地域文化展示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博物馆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典藏人类文明的殿堂,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中心,是爱国主义和市情教育的基地。博物馆的发展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基于地域文化进行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此来增强竞争力。本文对于地域文化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体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加快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背景下,近几年来的新一轮"博物馆热"逐渐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诸多高校陆续建成了自己的博物馆,成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也在完成科教兴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高水平的高校博物馆是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典型体现,也逐渐成为优质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诚然,高校博物馆迅速崛起过程之中亦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是许多综合性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之中已经克服或是仍需解决的。基于此,高校博物馆与综合性博物馆及其背后无形的资源之间的合作共赢、联动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云南大理地区博物馆发展情况为例,从"全遗产观"角度对于遗产地博物馆发展实践进行研究,分析了特定的遗产地域中博物馆运行发展现状和特点;指出博物馆在"全遗产观"下要致力于构建多元文化空间,实现博物馆实践与遗产保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与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者,城市将厚重的文化积淀成无形的内涵,博物馆又通过有形的遗存传递具有城市内涵的博物馆表达。伴随博物馆公共性的加强,博物馆通过展览在城市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品牌化推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常州博物馆在推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以"中国龙文化特展"为媒介,通过对展品价值的多元化解读、对城市历史的延续性阐释、对城市内涵的多角度赋值,对文化品牌的认可度考量,为打响龙城常州城市文化品牌贡献了助推之力。  相似文献   

14.
行业博物馆已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既面临重大发展契机,也面临内向业务和外向联系的双重挑战。为突破"文化孤岛"特性,行业博物馆应当自觉从"文化机构"转型为"文化中枢",充分发挥行业独特优势,突破馆区、主动出击,努力打造成为可持续传承、跨时空链接的文化中枢;多方位跨界、各领域融合的文化中枢;增文化自信、促交流互鉴的文化中枢。  相似文献   

15.
文旅融合为博物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博物馆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因为体制机制的束缚、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制约以及旅游服务意识淡薄等一系列因素,使博物馆文化旅游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难题。博物馆只有在体制机制创新、文旅项目规划、旅游商品研发、宣传推广等方面与时俱进,加强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抓住文旅融合发展的机遇期,真正迎来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范围内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和国民经济体制的变迁,博物馆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惨淡冷清随处可见。欲走出困境,在激烈的文化旅游市场立有一席之地,博物馆必须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强化改革和服务理念,从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云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迅速,不断推进博物馆群落建设,充分利用云南文化多样性资源优势,成为了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凸显出云南博物馆建设发展中的区域和民族特色。在省文物主管部门的牵头下,云南各级各类博物馆依托由云南全域旅游数据管理服务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的"云文博"项目,对博物馆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克服了边疆民族地区单个博物馆力量普遍弱小的弊端,通过"抱团取暖"提升线上传播整体影响力。成长中的云南省博物馆事业,在博物馆专业化水平、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数字化水平提升等方面还需要做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8.
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文化建设与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地位与价值取向的重新认识很有必要。博物馆拥有的厚重历史文化,不仅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根基,也是城市社会文明秩序确立的需要,充当"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推手;在免费开放中努力提升博物馆的品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基本功能作用,是确立博物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取向的基本途径与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博物馆观众调查的意义与目的国外博物馆同仁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使用充分的信息和有启发性的方法,展示藏品的教育意义便可称为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在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得  相似文献   

20.
"参与"的语境是"参与式文化",指公众利用网络或是其他媒介手段参与文化的创造、分享和传播,博物馆受其影响出现了"参与式博物馆"。美国博物馆学家妮娜·西蒙(Nina Simon)的《参与式博物馆》是介绍这一趋势的著作,阐述了博物馆"参与"的建构,列举了"参与"的四种实践,以及如何评估和管理参与式项目,梳理了参与式文化与参与式博物馆、Web 2.0与博物馆2.0、网民活跃度与观众多样性三个方面的理论来源。本文是该书的译者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