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特赛的被杀者的鬼魂(二九一)“奥特赛”是荷马的伟大史诗,其故事和荷马另一伟大史诗“伊利亚特”相衔接。“奥特赛”,十一卷记载着一些鬼魂。其中写道:“息米利亚人的城市,笼罩在云雾之间。那其间从未见太阳光线,但有死一样的黑夜绵绵。”(“奥特赛”,一九四七年商务版,第二册,第二一七至二一八页)  相似文献   

2.
小猪当保镖     
一、为了妈妈的荣誉这一天,猪太太和邻居羊太太,还有毛驴太太,坐在一起聊天儿。羊太太和毛驴太太使劲夸自己的孩子,把下巴都讲长了。猪太太不甘心落后,也夸起自己那一群娃娃来。“哇,真了不起!一顿饭,他们把728个馒头,还有10大锅粥,吃了个精光!”毛驴太太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吃得多,算什么本事啊!”羊太太说:“就是嘛!”猪太太说:“她们是女孩子呀……”毛驴太太说:“那就更糟了,哈,一群大肚子小姐!”羊太太说:“就是嘛!”猪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她红着脸说:“其实不光是吃得多。我的孩子里,也有又聪明、又能干的……”接下来,她就把她的儿子…  相似文献   

3.
1983年是“猪”年,当邮局开始出售一张印有一头大肥猪的邮票时,许多集邮迷争相购买,生怕买不到这头“猪”.为什么要把年与猪联系在一起呢?这是我国干支记年的通俗说法,在民间流传已久,它用12种动物轮流标记年份,顺序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983年是猪年,1982年便是狗年,1984年便是鼠年,要是你是上一个猪年———1971年生的,到1983年这个猪年的生日那天,便是12周岁.一个人出生那年是猪年,他的“生肖”便是猪,也说他“属猪”.类似的,属羊、属狗等等,生肖比年代形象好记.知道了一个人是属猪或者属狗,就容易推算他的…  相似文献   

4.
李章移鱼 姑苏才子李章反应敏捷,诙谐滑稽。一次,他应邻居之邀赴席饮酒。客人入座后,开始上菜,其中有一盘鲑鱼,非常肥美,是一桌中的上品。但这盘鱼却摆在主人面前,李章想要吃到很困难。于是他对主人说:“你我都是姑赫(蘇)人,这个‘棘’字有不同的写法,有的人把“鱼”字写在左边,有的人却写在右边,到现在我也不知到底应该如何写?”主人说:“古人作字不拘一体,这个“鱼”,可在左,也可在右,移易从便。”  相似文献   

5.
98装潢班的同学外出写生一击,临行托“孤”,将他们原“黑风洞洞主”,现已正式册封的“还珠格格”托我们311寝这群连台湾竹都养死的疯丫头来照顾。尽管主人并未承诺付托育费,但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凭着我们的侠肝义胆,在主人买了“猪寿”保险之后还是决定收留这只荷兰猪。第一次见到“还珠格格”,我们都为它的美丽惊叹,而它也大大方方奉自己为上上之宾,瞪着两只黑豆似的眼睛左顾右盼,“横波入鬓”。对于美食,它更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什么黄瓜、鸭梨、火腿肠,一会儿功夫,便吃了个“肚满肠肥”。“格格”天生爱美,也爱开玩…  相似文献   

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风雪夜归人”一句。句中“夜归人”之“人“参考书中解释有二:其一指“借宿的人”(作者),其三指“主人自己”,并说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说得通。但我认为诗中“夜归人”之“人”指的是“主人自己”,不能指“借宿的人”。其理由是: 一、从诗题可知“借宿人”作者,已经宿在主人家里,他是“客人”,所以此诗命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因此,“夜归人”中“人”不是“借宿的人”,而是“主人”或“主人家中的人”。  相似文献   

7.
1为了妈妈的荣誉串烧这一天,猪太太和邻居羊太太,还有毛驴太太,坐在一起聊天儿。羊太太和毛驴太太使劲夸自己的孩子,把下巴都讲长了。毛驴太太说,她的儿子叫得可响啦,那天大狼那家伙来了,她儿子“啊啊”一通叫,把大狼吓坏了,转身就逃!羊太太说,她的儿子那叫聪明!连老师不明白的,都得去问他!猪太太不甘心落后,也夸起自己那一群娃娃来:“哇,真了不起,一顿饭,他们把728个馒头,还有10大锅粥,吃了个精光!”毛驴太太一听,哈哈大笑起来:“吃得多,算什么本事啊!”羊太太说:“就是嘛!”猪太太说:“她们是女孩子呀……”…  相似文献   

8.
木匠     
一匠人装门闩,误装门外。主人骂为“瞎贼”。匠答曰:“你便瞎贼。”主怒曰:“我如何倒瞎?”匠曰:“你若有眼,便不来请我这样匠人!”(选自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解说】门闩本是用来“闩”外人的,竞给装在了门外边,木匠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也难怪清他干活的主人骂他“瞎”。但这“瞎”木匠脾气可不小,居然骂主人也是“瞎贼”。主人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立论》中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家添了孩子,众人去道喜。可是,说假话(“这孩子会发财的”云云,因为这孩子未必就能发财)的人受到主人的青睐,说真话(“这孩子会死的”,这的确是“大实话”,因为有生必有死)的人却受到了主人的唾骂。这篇杂文寓意深刻。这里,我们讨论的不是它的思想意义。就言语交际的一般规律或要求来看,那位说真话的人的确该挨骂。原因在于他在吉庆的场合,说了不吉利的话——虽然这话是“真的”。由此可见,我们说话要看场合,也就是俗话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相似文献   

10.
带儿子下乡     
儿子长到八九岁了,虽见过熊猫、狮子、大象、老虎这些稀有动物,却从来没有见过活的牛呀猪呀羊呀。每次他吃饭时吃肉,当说到这是牛肉或是猪肉时,儿子就会说:“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牛呀猪呀羊呢!什么时候带我去看呀?为什么动物园没有牛呀猪呀羊呢?”我在跟儿子解释的时候,也自然想到:是啊!大城市的动物园为什么就不饲养几头牛和猪、羊供孩子们参观呢?这样一来,孩子们也就用不着把牛、猪、羊这些家畜当成稀有动物了。我决定利用一个双休日专门带儿子到乡下去看牛、羊、猪这些家畜。那一天,我带着儿子出发了。儿子听说今天是专门去看牛、羊…  相似文献   

11.
博览     
人要睡眠,动物也要睡眠,这是尽人皆知的事,然而,不同的动物却有奇特的睡眠习惯。其中,猪被称之“睡猪”!说的是数猪最贪睡的了,猪一旦吃饱之后就是睡,除了吃食拉屎尿外,其余时间都是睡。所以,猪一天睡二十个小时左右,夺了动物界睡之桂冠。狮子的睡觉也是极拿手的,一天可以呼呼大睡十八小时.睡觉最少的动物该推兔子了,兔子一天之内只能睡两分钟,每次打盹仅为数秒钟,这跟它容易恐惧的天性有密切关系,稍为一动弹,它的梦乡即被打破,牛和羊的睡觉也不见得多,大约一天只睡半小时左右,因为它们都忙于不停地吃食和反刍,它们因吃而妨碍了睡眠.  相似文献   

12.
垃圾猪     
猪场的院子里,一头猪在圈里尖叫着,它好像在向院外的动物们呼救,声音很惨。善良的羊连奔带跑地来到猪圈边,猪迫不及待地抬起头说:“羊弟弟!我吃了主人的垃圾食物,胃胀!实在受不了,你放我出去吧?我要去找医生。”羊摇摇头说:“我帮不了你!对不起!”说罢就跑到草地吃青草去了。憨厚的牛一摇一摆地来到猪圈边,猪一脸沮丧地说:“牛大哥,主人的垃圾食物,坑死我了!胃胀,实在受不了,你放我出去,我要去找医生。”牛甩了甩尾巴说:“唉!我想帮助你,可我无能为力。”猪一听急了,忙说:“再不放我出去,我就没命了。上个月同圈的一批猪发烧不吃食,主人连兽…  相似文献   

13.
雕像     
从前,有个人住在丛山之间,他家有尊雕像,是一位古代的大师制作的,雕像面孔朝下倒在他家的大门口,他根本没在意。有个博学的人,从城里出来,经过他的家,看到了这尊雕像,他问这雕像的主人,是否愿意出售。主人哈哈大笑,说道:“你要买这块笨重肮脏的石头?”城里人说道:“我愿出一块银元买它。”山里人先是大吃一惊,既而喜出望外。雕像放在一头大象的背上,运到了城里。过了几个月,那个山里人进城去了,他在大街上行走时,看到一大群人拥在一个铺子门口。有个人在高声喊道:“请进来欣赏天下最美丽、最神奇的雕像吧,只要花两块银…  相似文献   

14.
诱惑     
主人要宰羊,他的儿子急忙去羊圈牵羊,但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羊拉出羊圈,羊急了还会用犄角攻击主人的儿子。聪明的主人看见后,笑了笑,示意儿子去忙别的。只见主人戴上湿漉漉的手套走进羊圈,用手套在羊鼻子上摸了一把.羊好像着了魔似的,伸长脖子,盯着主人的手套,主人慢慢地移动手套,但始终与羊保持着一定距离,主人在前头走,羊伸着脖子跟在主人的后面。最后主人轻松地把羊引出了羊圈,宰杀了。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在他的《作客者言》中描述了一组某客人遭主人“虐待”的镜头:譬如主人拿了一根不及半寸长的火柴为客人点烟,弄得大家仓皇失措:把客人未必喜欢吃的菜蔬堆到饭碗里,使客人无法下著;强夺客人的饭碗去添饭,使客人吃得停食;藏过客人行囊,使客人不得告辞……诸如此类情形,在所谓的“热情好客”的主人眼里绝不成其“虐待”,他甚至还会对此津津乐道。而事实上,他却扮演了一个“虐待他人”的角色,诚然这完全出于一个良好的动机。所以,站在人道精神的高度,我们暂不妨称其为“优待的虐待”。  相似文献   

16.
雕像从前,有个人住在丛山之间,他家有尊雕像是一位古代的大师制作的,雕像面孔朝下倒在他家的大门口,他根本没在意。有个博学的人,从城里出来,经过他的家,看到了这尊雕像,他问这雕像的主人,是否愿意出售。主人哈哈大笑,说道:“你要买这块笨重肮脏的石头?”城里人说道:“我愿出一块银元买它。”山里人先是大吃一惊,既而喜出望外。雕像放在一头大象的背上,运到了城里。过了几个月,那个山里人进城去了,他在大街上行走时,看到一大群人拥在一个铺子门口。有个人在高声喊道:“请进来欣赏天下最美丽、最神奇的雕像吧,只要花两块…  相似文献   

17.
一条聪明灵俐,通灵性儿的狗为突然中风瘫痪在床的主人运送了9天的水,使主人幸免一死。 75岁的退休老人杰克·法伊夫因突然中风瘫倒在床动弹不得,也无法打电话求救。当时他正一人住在悉尼郊外的家里,陪伴他的只有一条他养了半年的取名叫“特里克西”的爱犬。 法伊夫瘫倒在床后,特里克西一直守候在他身旁,只要一听到主人呼喊着要水,特里克西就连忙  相似文献   

18.
冯梦龙(1574——1645),字犹龙,别号颇多,有龙子犹、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绿天馆主人、可一主人、无碍居士等十几个.他是明代后期著名的通俗文学家,一生中所编撰的话本、戏曲、民歌、散曲、笔记小品等不下五十种,涉及到当时通俗义学的各个方面,因而有人称他为“全能通俗文学家”.我以为冯梦龙的“全能”,不仅仅体现在对通俗文学作品的撰写上,还因为他在通俗文学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尤其是他提出的“适俗说”,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可说是独标一帜的.  相似文献   

19.
猪与狗     
有一只受人宠爱的小花狗对一只人人都认为十分蠢的猪说:“老兄,你最好离我远点儿,别让你身上的臭味跑到我身上!”狗以它与人的亲密赢得了主人的欢心,并以此为资本嘲笑那头猪……一天,主人与邻居打赌,要做一个实验来证明小狗与猪谁更聪明。便把它们俩分别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层里。不一会儿,猪自己拱开冰箱门跑了出来;而狗呢?却冻死在冰箱里。事实证明:外表看上去蠢笨的人不一定真的蠢笨,这就是“表里不一”啊!猪与狗@张畅  相似文献   

20.
阿利是一个牧羊人,他有一间舒服的房子,一顶大帽子,一根拐杖和一群肥肥的羊。可是每一个人都说:“可怜的阿利,他实在需要一件新斗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