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对我国参与转基因棉花研发的相关单位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厘清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体系,特别是上下游研发单位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重点分析了国产转基因棉花的研发经费的来源、投向以及研发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间的配置状况,总结得出了转基因棉花研发成功的几点结论,最后提出了促进转基因棉花研究和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洁 《科学中国人》2014,(15):62-64
正专家简介:崔金杰,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主任、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常务副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和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研究。兼任农业部有害生物抗性风险评估与治理专家组成员、农业部棉花生产专家组植保专家、全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安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棉花学会理事等。  相似文献   

3.
上海口岸棉花进口量持续大增,其中不少是转基因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接近200万公顷,在国内棉织品市场买到转基因产品的概率是60%,对这类产品可以放心买、放心穿,今后市场上还可能出现转基因彩色棉织品.  相似文献   

4.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不仅是棉花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棉花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对象。过去十多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无疑是我国棉花育种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抗虫棉对我国棉花生产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怎样评价  相似文献   

5.
《专家工作通讯》2006,(5):36-39
新疆兵团引智办和兵团农业局组织的“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培训团”赴澳大利亚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培训团重点培训和考察学习了澳大利亚棉花生产及产业发展情况、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转基因技术在棉花病虫防治中的应用、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管理的相关政策及管理经验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将含有35s启动子驱动NPTⅡ基因和Gus基因以及棉纤维特异表达启动子E6驱动目的基因FB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到常规棉花R15中.重点分析了Gus基因和NPTⅡ基因在愈伤诱导阶段.T0代及T1代转基因棉花中的表达情况综合两个基因的表达来进行转基因棉花的阳性鉴定.可以为转基因棉花后代的纯合选育提供双重保障7个转基因株系选育到T3代共获得株行51个.卡那霉素检测多数株行阳性率在90%以上.其中21个株行阳性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小木 《百科知识》2006,(4X):42-43
过去转基因作物和食物引起激烈争论的原因之一是,这类作物可能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比如,在作物中转入其他物种的毒素以抗御病虫害。其中把土壤苏云金杆菌(Bt)毒紊转入棉花、玉米、水稻等就是一个很常见的遗传工程技术。但是,反对这种生物技术的人认为,这样的转基因作物固然能抗病虫害,也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李汝忠研究员,从事棉花育种近三十年,凭借一种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带领科研团队在棉花转基因抗虫育种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主持选育出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24、30号,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1、26、27、36号和短季抗虫棉鲁棉研19、35号等3大系列的9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华夏星火》2004,(4):10-10
就在美国转基因大豆获得中国通行证时。中国的转基因农产品也在悄悄试探包括美国在内的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黄斌 《科学中国人》1997,(10):38-40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10余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大田。科学家们预言,植物的基因工程必将带来农业领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相似文献   

11.
杨欣 《百科知识》2010,(8):16-16
转基因作物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在1983年,当时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和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联合研究生产出了第一批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由于烟草获得了抗除草剂基因,能对除草剂产生耐受作用,因此除草剂就只能除草而不对烟草产生伤害。结果烟草收成远远高于过去。1986年,首批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棉花进入田间试验。1996年,  相似文献   

12.
如果达尔文活在当下,他一定会为昆虫世界在适者生存理论上所表现出的验证感到高兴和惊讶,一种害虫被抑制,新的昆虫种群迅速取而代之。〈br〉 上世纪90年代,转基因棉花作为中国第一种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化解了棉铃虫危机,但盘桓不去的是其他种类害虫的侵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2,(19):71-7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建于1957年,经过40多个春秋,已经发展成为科技力量雄厚,学科专业齐全,人才优势集中,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470人,其中科技人员194人,博(硕)士学位者15人,在读博(硕)士28人,国家级专家3名、部级专家5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人选1名,博士生导师3名.  相似文献   

14.
试论转基因植物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6月,中国农业部批准了三种巴西转基因大豆的进口证书,由此,我国公开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达到82个。与此同时,"登海3686"、"中农大236"、"中农大4号"等转基因玉米品种和3种转基因水稻以及Bt转基因棉花品种在我国国内的违规种植呈蔓延趋势。理论研究和实验都表明释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转基因植物会对附近的近缘野生种产生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干扰和破坏自然界的遗传多样性,进而可能威胁整个自然生态平衡,由此引发的生态灾难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转基因作物诞生以来,人们对它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非洲和欧洲正在设法在境内彻底消除转基因作物,但美国却有超过50%的大豆都是转基因产品。转基因作物究竟是解决饥荒的良药还是危害人类的毒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刘标 《百科知识》2000,(5):20-2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简单地说,转基因食品是指含有转基因生物体或其成分、或者含有转基因生物体外源性基因表达产物的食品。转基因生物体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而获得的生物体,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生物体与普通生物体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它的遗传物质中含有其他生物体的基因(也叫“外源性基因”),而且这些外源性基因能够在转基因生物体中发挥作用或表达出特定产物。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八大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一问题引起了农业卫生、公共管理、国际贸易等多学科的关注.基于国内外研究文献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中外比较研究,并提出我国应该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就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经济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两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抗虫稻在整个种植季节可基本不施…  相似文献   

19.
出于对转基因食(产)品的慎重与担忧,目前人们即使消费转基因产品也只是植物性的,动物性转基因产品尚未进人人们的生活。但是,社会的需求是科研开发和经济产品进人市场的最大推动力。从这个角度出发,一些看得见的迹象表明,动物转基因产品进人市场也是早晚的事。但是,最先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产品应当是两类产品。一是对人和环境可能不会造成危害的产品,如宠物;另一是人们迫切需要的功能性产品,例如医药保健产品,但是前提条件也是不应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10,(5):86-89
这次转基因水稻事件舆论的焦点还集中在公众知情权方面。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转基因生物安全法》的中国政法大学环境法学教授王灿发认为,政府在进行一项决策时,会预料到肯定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为了减少麻烦,也愿意采用低调的做法。中国对转基因的策略其实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