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真正的灾难比起来,我们曾经看过的那些灾难电影显得幼稚许多,但或多或少地让我们知道:只要我们愿意为之努力,家园可以重建,生命可以延续,未来依然可以美好如昔。现在,让电影说给你听。  相似文献   

2.
《红领巾》2010,(7):36-55
雪灾、地震、干旱、洪水、沙尘暴……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发,不得不让我们想到灾难电影《后天》《2012》,很多人开始质疑:我们的地球,真的会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经历灭顶之灾而毁灭吗?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一起     
《当代职校生》2013,(5):F0003-F0003
每一次大自然的灾难,都是一场天地和人类意志的较量。灾难可以夺走我们的亲人,却无法夺走我们大爱无疆的感动:灾难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无法摧毁我们重建幸福的信念。这一刻,我们都是芦山人,让我们满怀希望,重拾信心,将爱心传递;让我们守望相扶,祈福芦山好运,雅安好运。  相似文献   

4.
灾难电影的薄弱,一直是中国电影界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与我国同属儒家文化圈的韩国灾难电影,则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类型体系。通过对韩国"千万电影"之一《釜山行》中的"拿来主义"与本土化改造的分析,加深我们对韩国灾难电影的创作方法和类型模式等的了解,并从中探寻解决中国灾难电影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少年电脑世界》2010,(6):24-25
虽然灾难电影《2012》已经被3D电影《阿凡达》毫不留情地取代,可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种种事件。让人不得不回忆起这部曾经给我们带来巨大心理阴影的科幻电影——没错。它不仅仅是部电影。而且是部科幻电影——丢丢在心里郑重其事地这样告诉自己。  相似文献   

6.
陈卓文 《辅导员》2010,(13):77-77
大家一定看过《2012》这部美国惊险科幻电影吧,电影中那些经过电脑特效处理的灾难场面,让人恐惧而又震撼。可是导演拍这部电影的意义难道仅仅是让我们记住那些残砖瓦砾吗?不,他是在用一种方式提醒我们人类:如果再不保护地球,如果温度再升高,如果再不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样的话,《2012》就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相似文献   

7.
罗兰·艾默里奇有强烈的"灾难情结"。"灾难"既是其电影作品中最重要的符号,同时又潜含着丰富的文化隐喻。选取罗兰·艾默里奇的5个电影文本为对象,从生态审美和生命美学的角度分析其作品的文化寓意。艾默里奇的灾难电影一方面从生态审美的角度形象地揭露了家园危机,另一方面又让观众在对灾难的审美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死亡的胁迫,从而迫使人们追问生命的意义,引发人们对生命的关注,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灾难电影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以超强的震撼画面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灾难来临时的恐惧和无助感。而这种审美效果可以利用利奥塔的后现代"崇高"美学进行解释和分析。文章就将从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入手,分析灾难电影的美学特点及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罕见灾难的发生,让我们重新审视生命,审视价值,也让我们愕然警醒:灾难教育本该是我们教育的一部分。相对于某些灾难频发的国家,我国的灾难教育是极其薄弱的。普及灾难教育,进一步提高全民应对灾难的能力,减少灾难事故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有必要的。灾难教育理应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配合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电影是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除了让我们喜怒哀乐,还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教会我们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以说我们是看着别人的故事长大的。当我们想起自己成长路上遇到的种种困惑种种尴尬和种种陷阱时,我们会想到那些电影。我们要感谢电影,它让我们明白成长必然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3,(Z1):45-49
大自然可以带给人类阳光雨露,也可以带来地动山摇,这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在灾难到来的时候不再那么无力和无助。能让我们变得强大的东西,就是科技。以下在地震救援中大显身手的高科技装备,无一不在告诉我们:科技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12.
汶川大地震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空前凝聚。灾难中我们凝聚力量,灾难中我们学会坚强。中华民族表现出了超强的凝聚力,中国人又一次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对科技的工具理性的反思和人类前途命运的焦虑,灾难电影已成为世界电影一个新的类型和潮流,它的积极作用在于把人类从"自我"中心主义的自大自恋中唤醒,回到"认识自我"的轨道上,恰当确立人在这个尚属未知和神秘的宇宙自然中的位置。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以好莱坞为主导的灾难电影是资本主义实现资本增殖,推行文化观念、生活观念的策略,它以电脑特效作为技术基础,以奇观、震撼的视觉效果刺激人的感官,达到娱乐受众的目的。灾难电影以游戏的态度来看待人类所面临的灾难,属于后悲剧时代的娱乐化的灾难叙事,缺乏从哲学、宗教的终极追问的角度,去反思人类所面临的苦难和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肖慊 《高中生之友》2008,(Z4):11-12
灾难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很多人的灵魂,使我们撩起面纱看到真实的人性。在这次地震之中,让我们铭记在心的.是那一幕幕令人感动的场景——  相似文献   

15.
灾难电影一般指将重大的自然与人为灾难作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灾难电影作为西方电影界一种重要电影类型,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与娱乐效应赢得极高的票房价值与观众群,具有极高的商业与艺术价值。国产灾难电影在我国可分三个发展阶段,近年呈较快发展态势,汶川地震以来已成为创作热点。《唐山大地震》引起了学界对国产灾难片的热切关注,其创作经验及研究状况需要梳理、总结与关注。  相似文献   

16.
向丽 《师道》2008,(6):6-7
5·12汶川大地震,迄今为止,已夺取六万余人的生命,家园尽毁,万民同悲。震惊、感动、悲悯、愤怒,我们百感交集,我们寝食难安。灾难,让我们同心协力;灾难,也让我们警醒反思。  相似文献   

17.
电影《空军一号》英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是时代文化的缩影,通过研究一个国家的电影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去了解民族文化,电影《空军一号》的立场鲜明,从更广泛的角度展现了美国文化。我们通过分析研究可了解美国崇拜的英雄形象的历史原因,更可以从深层次理解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品读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灾难时,那些能够死里逃生的人往往被我们称为幸运儿,其实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在无数幸存者的故事里,不仅有幸运的色彩,也闪烁着智慧、勇气和毅力之光,闪烁着在生死一线间迸发出来的理性光辉。面对灾难,仅仅有运气是不够的,只智慧才是可以让我们化险为夷的逃生门。  相似文献   

19.
贺岁音乐档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贺岁电影的争斗也暂时告一段落。《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赵氏孤儿》、《将爱情进行到底》,云集了国内顶级的导演、演员和制作班底。当然,电影原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好的音乐能让电影锦上添花,甚至超越电影留给观众的印象。再好的电影你也不会反复观看,而好的音乐,却可以随时倾听。戴上耳机,让我们一起用耳朵再次回味贺岁电影残留的暗香。  相似文献   

20.
作为展示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的《一九四二》颠覆了以往灾难片的模式,突破了灾难电影美学的诸多窠臼,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