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举重比赛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不少举重运动员在挺举中能将大重量的杠铃很协调地提至胸上并轻松地从下蹲中站起,但往往在上挺成功的边缘(分腿支撑的瞬间)突然失败;然而,也有这样的运动员,从下蹲中站起时非常吃力,但却能以良好的上挺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出人意料地将沉重的杠铃稳固地举起。上述两种现象,反映了截然不同的两种上挺效果。这里关键在于上挺预蹲动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11五、胸部肌群训练法动作1:平卧推举目标肌肉:胸大肌、肱三头肌动作分解:仰卧在平推凳上,双脚分开着地,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肩着实,两手虎口相对握住杠铃,握距宽于肩,先用力把杠铃从架上推举起来,双臂伸直,控制其停于胸部上方,然后慢慢屈臂,使杠铃下落在胸乳头上缘,不要使杠铃压在胸腔上,当杠铃轻触肌肤时立即用力收缴胸肌,向上推起杠铃至双臂伸直,以此重复。动作要领:推胸时常用较大重量,最好有人员保护和辅力,肩臀要落实凳面,下放时动作要慢,上推时要快,并充分使用胸肌力量推起重量,控制好呼吸节奏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由于举重比赛只是运动员与杠铃的接触,运动员之间不存在着直接对抗关系,所以它的战术主要表现在增减杠铃的重量上,这样就出现了下列主要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举重训练或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有失败的现象出现。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杠铃重心,人体重心,支撑面与平衡等这几方面的关系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到底“近”与这几方面有什么联系呢?本文就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自己的一点粗略看法: 一、在杠铃与人体的相对运动中,杠铃重心,人体重心与支撑面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在比赛中要将最大的重量平稳的,符合规则的  相似文献   

5.
投掷项目是以掷远来决定成绩,同时它又属于力量型的项目。当成绩达到一定水平时,力量对专项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投掷运动员的专项训练要遵循少年运动员的发展规律,在基础训练阶段应加强肌肉力量和弹性以及动作爆发力的训练。现将杠铃作为力量素质辅助训练的一种方法做简单介绍。 1、推举杠铃的等动与退让练习法:练习者两腿直立,两手宽握杠铃置于锁骨处。向上推举杠铃手臂伸直、屈腕2秒完成。然后屈臂退让至还原,4秒完成,要求逐渐增加重量和控制完成动作时间。只用臂力。 2、坐推杠铃的等动与退让练习法:练习者坐姿,两手宽握杠铃  相似文献   

6.
王广军 《体育师友》2010,33(6):35-35
1仰卧杠铃快速推举 目的:发展上臂肌群、胸大肌、背间肌等部分躯干肌群。方法:学生仰卧在杠铃卧推架上,两手屈肘持杠铃于锁骨处,然后两臂快速向上伸臂推举杠铃,最后慢慢放下,  相似文献   

7.
在身体训练中,力量练习占的比重较大。增强上肢、肩带、躯干和下肢肌群力量,需要利用各种训练器材。如:杠铃、哑铃、壶铃、综合力量训练器械和各种类型阻力器等等。目前,常用的力量训练器材,以杠铃为最普遍。实践证明,利用杠铃做各种力量练习,对增强力量素质有显著效果。杠铃是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器材,也是其他各项运动员身体训练不可缺少的器材之一。一付杠铃的重量大,训练时搬动起来很不方便,给训练带来一定的影响。过去,体育器材生产单位加工的力量训练架,如:卧推架、深蹲架、静力架等都很苯重,购价高,用料多,安全性也差,搬动困难,使用很不方便。训练实践中,我们感到很有必要把以杠铃为主的力量训练器材,组合在一个有几种用途的训练架子上,以便运动员  相似文献   

8.
1.在第二、三次试举时给杠铃增重的战术方案在专门的文献里,对第二、三次试举时给杠铃增重的战术问题尚缺乏研究。根据布舒耶夫(1963)的观点,在第二次试举时杠铃的重量应增加5公斤,而在第三次试举时增加2.5公斤,也就是举重比赛规则所允许的杠铃重量的最低增加量。鲍日科(1967)认为,在第二次试举时杠铃的重量应增加7.5或10公斤,而在第三次试举时则应增加2.5或5公斤。我们多年的研究和观察证明,最近几年来,在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参加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种用不太大的重量  相似文献   

9.
在奥运会比赛中,有时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1908年在伦敦举行的第四届奥运会上,意大利运动员多兰多·佩耶特里在马拉松跑的比赛中领先,将抵终点时,由于体力耗尽的缘故,在离终点线几米远的地方失去知觉并跌倒了。当时,在场的医生  相似文献   

10.
举重抓举和下蹲翻运动学比较与用力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的10名运动员的抓举和下蹲翻进行运动学分析并对力量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运用逆向动力学方法对两种技术动作的主要关节的净力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膝关节角度在提铃离地时刻有显著性的差异;对力量参数回归分析表明,运动员抓举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所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而运动员下蹲翻杠铃重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杠铃的作用力的积累过程;对于抓举和下蹲翻动作髋关节净力矩分析表明,对于抓举,髋关节最大净力矩与对应此时刻的髋关节角度呈负相关,而对于下蹲翻,髋关节最大净力矩则与所试举的杠铃重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一、选题依据近几年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比赛中,我国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成功率较低,原因有训练问题、技术问题、试举重量问题、减轻体重和心理状态问题等。目前,要想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战胜对手,照搬奥运会和世界冠军的训练方法是不会成功的,必须因人而异地找出最适宜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大家知道举重运动的成绩不仅取决于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而且也取决于专项技术的发展水平,在举重技术中出现微小的错误,就会限制运动员的单项和两项成绩的发展,而举重的技术特点是以适宜的力量作用于杠铃,并以适宜的路线举起杠铃的能力,对于杠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三维运动学的研究方法,对我国9名举重国际健将比赛条件下抓举同等杠铃重量时成功与失败的18次试举技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优秀运动员特定负荷下成功试举与失败试举技术特点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动作的时空特征来看成功试举与失败试举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成功试举与失败试举伸膝提铃阶段合加速度矢量方向具有显著性差异,成功试举时提铃用力较均匀,而失败试举时运动员对杠铃不稳定作用力的方向是造成试举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有些运动员在马拉松训练或比赛后会出现全身发软、两腿无力的现象,重者会突然晕倒,失去知觉。运动医学上将此种现象称之为“重力性休克”,这是由于脑部突然缺血而发生的一时性知觉丧失现象。运动员赛后突然停止不动等情况都容易引起“重力性休克”。  相似文献   

14.
当今国际和国内的举重水平发展很快,对手之间水平也更接近了。在一场比赛中同一个重量的杠铃就有几个运动员同时要求试举。如1983年全国个人冠军赛56公斤级抓举比赛,第一次同时要求抓97.5公斤就有五人,其他级别也有这种情况。因此,若没有一定专项耐力,要想在比赛中创造理想成绩是十分困难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较长时间保持兴奋性,对今天训练工作是个很重要的课  相似文献   

15.
长期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竞技比赛的运动员,肌肉和脊柱组织劳损是不可避免的。频发的背伤和颈部损伤很少会直接在比赛中发生,倒是很可能在不经意地推举拉拽东西时突然发作。  相似文献   

16.
举重是比赛肌肉爆发力和绝对肌力的运动,比赛中需要不断增加杠铃重量并高速完成,属于典型的无氧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因此,根据举重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疲劳的原因,来探讨体能恢复措施,并应用合理有效的方法,为比赛和训练后的疲劳消除和恢复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张少波 《精武》2012,(10):19-22
运动心理学界将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技术发挥失常的现象称为"Choking"现象,并将其定义为:在压力条件下,一种习惯的运动执行过程发生衰变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主要表现为运动员在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些不该发生的失误。该定义不仅描述了运动成绩下降的结果,而且着重反映了运动的过程。"Choking"现象不仅会发生在高级运动员中,一般选手也会受其威胁。在面对金牌压力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探讨竞赛中运动员"Choking"现象的心理机制,对于我们解释优秀运动员在关键时刻失误,预防和减少该现象的发生以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上肢力量练习1.小杠铃颈后推举练习方法:两手宽握杠铃于肩上,两脚前后开立,用力时,两腿稍用力,同时两臂经头后向上伸直,上体保持直立,抬头,还原时在杠铃触肩瞬间稍弯曲双腿缓冲,依次反复上举。注意:重量要适当,逐渐增加重量。2.小杠铃胸前快推练习方法:双手正握杠铃稍  相似文献   

19.
挺举上挺阶段的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对挺举上挺阶段运动员的输出功率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力阶段运动员单位杠铃重量的平均输出功率和最大瞬时输出功率对上挺时杠铃的最大速度起决定作用。本研究还确定了最大瞬时输出功率,杠铃重量与杠铃最大速度和最大升高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预蹲制动阶段的力学参数对发力阶段最大瞬时输出功率的影响,并应用功率参数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各国举重运动员共刷新世界纪录60项,其中保加利亚17岁的苏莱曼诺夫一人占17项,一跃成为世界举坛明星。去年比赛季节,他一直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在56公斤和60公斤级的挺举、抓举和总成绩中,刷新了全部纪录,成为“绝对冠军”。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城举行的世界杯60公斤级比赛中,当他第一次试举130公斤的杠铃时,助手们出了差错,他们在杠铃的一头多加了5公斤。尽管重量不平衡,他却抓举起来,情绪也丝毫未受这不愉快事故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