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9%的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非独生子女则为6.6%;体育专业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体育专业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且人际关系、强迫(P〈0.01)和抑郁、焦虑、敌对(P〈0.05)五项因子差异具有显著性;来自相同地区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但来自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且差异具有显著性。建议高校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也应更多地参加体育活动,以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体育教学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且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选取《国际体力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作为测量工具,以2015级清华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及分析。结果显示:1)就整体而言,青少年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有效,不同强度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性,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2)从不同性别来看,男、女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男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仅受中强度身体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3)就不同生源地而言,省会城市、区(县)城市、乡镇(农村)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3个地域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强度身体活动对来自区(县)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从父母受教育程度来看,大学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体育参与和社会适应的3个关系模型均有效,高强度、中强度身体活动对大学及以上、初高中文化程度父母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强度、低强度身体活动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父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着重探讨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能否更好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实施与调查结果表明,俱乐部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其健康效果好于以前。从实际健身效果上看,参与俱乐部后。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与机能方面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体育活动条件提出更高要求。建议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俱乐部形式的运行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的健康水平关乎国家的未来,面对我国青少年体力不足、体质持续下滑的现实问题,日本经验或可借鉴。首先,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发布的青少年体力促进政策,并通过比较发现:中日两国都重视学校、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都建立了完善的青少年体力评估制度,但日本更注重饮食教育,且课外体育活动方式更多样。认为,我国应该提高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力度,在实践层面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方联动,加强青少年科学饮食教育和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旨在为提高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因从小备受长辈的关注、喜爱,往往也就造成了一定的性格缺陷,当他们遇到逆境和挫折时便缺乏应对的勇气和办法,当他们无法释放逆境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和挫折感的时候,一些人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精神崩溃、身心失衡等症状。造成这样的症状的原因就是大学生面对逆境和挫折时的调适能力不强,即AQ匮乏。因此,高校体育开展大学生逆境情商(AQ)培养的教育活动,进而使大学生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反应,对完善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育活动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关键因素,而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青少年对自身体质健康的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体力和健身、休闲娱乐、减肥健美;天津市大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较低;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以及体育课是大学生获得体质健康信息的主要途径;大学生希望获得体质健康方面指导的内容主要是健身方法、营养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体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我国婴幼儿体育是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中亟待加强的一个薄弱环节。在阐明婴幼儿体育锻炼科学依据基础上,概括出婴幼儿体育的特点,提出年龄分期的标准,并对各期的体育任务和教养策略分别进行了探讨,为完善我国婴幼儿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体育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隐性体育行为和显性体育行为两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研究认为:独生子女具有积极的体育态度、健康的体育价值观,但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的体育参与更加趋向于娱乐性强、趣味性高的体育项目且锻炼时间短、频度小,体育人口偏低,体育消费不高。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比较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以及体育活动对其的作用与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人际关系既存在一定共性,也存在诸多差异性;体育活动在情绪、认知、自我表露、人际信任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学校方面应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格和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教师方面应积极组织和开展体育活动和社交活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方面应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与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体育创造力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表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结构不适应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需要及体育教师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主导意识不明确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主要因素,课外体育活动中场地、器材不足,缺乏科学指导等原因是影响大学生体育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创造力培养途径,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建议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使之掌握在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营造促进大学生体育创造力发挥的情境,改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创造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根据冰雪运动的项目特点,结合高校素质教育发展目标,以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阐述冰雪运动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为学分制下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大学部分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意识、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田径运动教学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几乎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的传统,然而在当今学校体育改革中有种种声音强调取消或者削弱田径运动在未来学校体育中的地位。诚然,过去田径运动教学存在诸多弊端,但田径运动对学生身、心的影响不容被轻视,田径运动教学的基础地位不容被打破,未来改革需要做的是,改革田径运动教学的组织形式、评价方法,并注重从小学到大学各教学阶段田径教学的分工与衔接,使田径运动教学朝着休闲化、游戏化和健康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角色扮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阳光体育为背景,着重对阳光体育及此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的职责进行阐述,通过诠释阳光体育和高校教师的重要作用,注重强调高校体育教师角色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起步较早,其演进体现出了注重社会需求和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等特征。研究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德国的学校体育改革对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有积极的启示意义:重视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突出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体育培养健全人格;重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等。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健康的体育消费心理和行为,从而推动大学生闲暇体育的健康发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学健康体育课程教学只有以服务学生,帮助学生获得高质量生活的能力为目标,才能真正反映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学生个体切身利益的需要。因而也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调动大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积极性,切实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据此大学生健康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用性强,集健、美、乐于一身的运动内容为主要内容。在教法上,通过预知,实践,总结三个层次了解和体会最基础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并从中学会举一反三的基础健身理论,从而实现大学体育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此提出:在大学生健康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引入让学生在健身计划指导下进行课堂练习的教学法,以实现大学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着体育课程各学段相脱节、学校体育资源供给的非均衡性、课外体育活动实施形式主义倾向性等短板,已经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以上短板,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体育课程整体设计;破解学校体育资源供需错位困境;促成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效实施。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目的观是体育科学主义和体育人文主义的融合.过去一味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体质的增强,而忽略了体育文化和精神的目标,而体育隐蔽性课程的教学实践,较好地弥补了高校教育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