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以"公益性"原则指导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高品质学校建设从现实问题出发,其逻辑起点恰恰契合"公益性"原则的精神,并体现在"全人、全纳、共生、共赢"的理念中。因而,高品质学校建设要坚持顶天立地、符合规律、文化浸润、全面发展的要求,追求校长、教师、学生、校园、家长全方位进步的良好面貌。  相似文献   

2.
人道主义曾是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但人民大众始终对之具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本来受到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影响,但在创立科学历史观的过程中,保留并发展了人道主义中伦理原则的一面,扬弃了作为历史观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人的解放的理论、关于以人的自由关系为尺度划分社会形态的理论,都包含了人道主义的伦理内容。在历史上,苏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信奉人道主义,背弃马克思主义,是导致苏联解体和覆亡的重要思想原因;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并作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有助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和"的思想是人类理性意识的一次重要飞跃。它不仅是儒家思想体系的主心骨,还是中华传统文化亘古至今始终贯彻的道统所在。儒家思想体系内"和"的范畴,以其"共生"之本质与当今社会和谐"共赢"之理相通,传达了"和"之于万物之贵的最高价值体现。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的今天,"和"的精神原则为我国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是指导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软性指南针。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道主义是人类文明之果,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其价值追求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特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螺旋式复归,它既是对西方传统人道主义思想的继承,又是对前者的扬弃.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将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融入到人道主义思想之中,是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价值导向偏离的矫正,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和未来的实践方向.  相似文献   

5.
《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奠基之作,是真正的或彻底的人道主义思想的诞生地。在马克思基本成型的人道主义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人道主义思想作为一种伦理学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在理论上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物。人道主义的实现必须经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三个阶段,并且其中有着异化和扬弃矛盾的展开。马克思人道主义的过程思想对于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我们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施科学发展观以及人道主义的弘扬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广东教育》2010,(4):13-13
瑞英小学作为区域内教育内涵发展的先行学校,在教育均衡中默默地奉献,与区域共生共赢,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辐射得越来越广,在给予的同时也发展了自我。  相似文献   

7.
班级管理艺术之"非常6+1",就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捧着6颗心来呵护1个理念"。6颗心即指关爱心、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真诚心和平常心。1个理念指"共赢"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的合作观基于各国平等的合作共赢、共荣共生,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含"絮矩之道"之精髓。在世界主题围绕和平发展展开、各国都呼唤合作共赢的全球化时代,具有积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富裕属于抽象的中性概念。消除贫困、追求富裕是人之常情、国之共性。价值体系是决定不同类型富裕发展方向和道路的精神之魂,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取向是灵魂、价值追求是目标、价值实现是手段。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形态下的富裕相区分可知:共同富裕内涵中的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是对资本主义少数人富裕价值取向的扬弃;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国家、社会、公民的和谐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领导者和推动者,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相协调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根本要求,和平发展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国际化路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共同富裕价值实现的品质保障。厘清共同富裕的价值体系,对深入研究共同富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的效率与公平, 必须由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定义。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衡量标准, 效率与公平都是人借以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方式,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大基石, 因此,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 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成人教育》2019,(1):20-2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对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引领作用。"五大发展理念"也是我国开放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针。从"五大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论述其对开放教育的引领作用,并指出开放教育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下建设高品质课堂,符合内涵发展的理念,凸显课堂教学的价值,破解教学实践的难题,应实现面向全人的教学目标,全纳参与的教学方式,师生共生的教学创新,家校共赢的教学成效四个特征,需要坚持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方法,着力文化、课程、评价、教师、治理等关键性要素的统筹突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收入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不断革故鼎新,分配理念不断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凸显着收入分配的核心概念公平与效率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论断,是对以往分配指导原则的纠偏和扬弃,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公平的分配制度攸关和谐社会的构建,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次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切实采取有力措施理顺分配关系,解决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稼伟校长以"教之道,贵以专"的教育理念实干兴校,通过"四大工程"育师、"德育模式"育生、"全面覆盖"育技,引领学校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品牌发展、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文化是幼儿园之魂,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宁波市宝韵幼儿园深入开展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和美"之魂所衍生的"和谐与共赢"理念渗透到幼儿园文化建设的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层面,并从和谐创新的管理文化、和雅生态的环境文化、和悦共赢的教学文化、和谐共生的班级文化、和谐欢乐的家园文化等方面多维度地建构强大的文化场,从而形成了全员认同的、底色与特色兼备的和美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他明确指出:"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的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可见,"厚植开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思想的扬弃,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是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8.
许崇文 《山东教育》2013,(Z2):20-22
近年来,日照一中精心培育了"和·容"文化,并以此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成长,人人追求卓越"的"和·容"文化特色。一、"和·容"文化特色的确立1."和·容"文化的内涵"和者,谐也。"(三国·魏·张揖《广雅》)有和睦谐调、和衷共济之意,是一种相辅相成、共荣共生、互助共赢的状态。建设"和"文化,就是要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两个巩固",建设"四大平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等重要思想理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创造了大好条件,也为当前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了思想理论和政策导向上的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边缘人"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在进入课堂教学领域后,其内涵超出了原有的概念体系.公平本是教育应有之义,但在现实课堂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近乎"隐形人"和"局外人",被边缘化."边缘人"现象长期存在于课堂之中,不仅严重背离教育公平的理念,而且是一种隐形的人才损失.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对"边缘人"进行转化,改变课堂教学"边缘人"的生存现状.关注课堂中的"边缘人"现象,有助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和推广,实现学生全面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