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7年4月24日,"筑梦太空"—航天文物展开幕式暨庆祝"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在我馆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以"筑梦太空—‘掌中苍穹’雕塑入藏和航天文物展开幕式"为主线,同时启动"中国空间站青少年科学实验计划"航天科普系列活动,并与北京、文昌、厦门等地庆祝"中国航天日"活动现场进行了视频连线。我馆馆长吕章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张育林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朱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08,(22):2-2
为了进行一次全民性的有关"太空出舱活动"航天科普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同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关注中国航天、了解中国航天、热爱中国航天,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联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打造了《漫步太空》这套有关太空出舱(太空行走)的基础性科普丛书。这套丛书既是一套有关航天知识的系统科普教育丛书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太空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历史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17日,"凤鸣朝阳——迎丁酉鸡年馆藏文物展"举行开幕式。馆长吕章申,馆领导李六三、陈成军、古建东、白云涛、谢小铨等出席开幕式。吕章申馆长讲话。我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主持开幕式。吕章申馆长在讲话中说,2017年中国农历  相似文献   

6.
10月16日至10月17日,《解放军报》不惜版面,在连续两天的时间里,“首次载人航天”特刊就用了整整10个版面(16日7个版,17日3个版),集中宣传“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入太空的前前后后,气氛热烈,规模宏大。浓墨重彩的特刊,生动展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展现了航天员的过硬素质和美好形象,也展现了中国人为祖国日益强盛所感到的骄傲。其鲜明的特刊特色深深吸引了读者。题材重大,主题集中。中国首次载人飞船航天飞行,不论是对中国人,还是对全世界,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仅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一次跨越,更是一个…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30,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谱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今年也是莱特兄弟研制的第一架动力飞行器“飞行这一号”试飞成功一百年。“航天热”持续升温,有以“科学性、趣味性、权威性”为特色的《放飞神舟——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记事》和《中国神舟》,有以“内部报告”吸引读者眼球的《飞天梦圆——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内部报告》,还有以作者知名度打造品牌的《中国航天员飞天纪实》,突出“首次”、“独家”卖点的《中国飞天记》等有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9月25日,我国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升上太空,并首次进行舱外活动,在太空中行走并工作。这次舱外活动实验意义重大,它是中国航天科技中的一个突破,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汤雄 《湖北档案》2016,(12):7-9
2011年5月29日,在上海宋庆龄故居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文物展览——“遗爱长留——隋永清藏宋庆龄文物展”,展览会的主人、宋庆龄的被监护人隋永清首次展出了宋庆龄在不同时期赠送给她的一批珍贵的实物,其中除了宋庆龄亲笔写给她的信函外,还有宋庆龄父母作为嫁妆赠送给宋庆龄的多件绣品、抗战时期宋美龄为宋庆龄出席筹款活动定制的2件晚礼服、孙中山和宋庆龄婚后使用的象牙筷等.在展览会开幕式上,隋永清对她的“妈妈太太”宋庆龄作了情深意长的感恩发言.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9月25日,我国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七号飞船升上太空,并首次进行舱外活动,在太空中行走并工作。这次舱外活动实验意义重大,它是中国航天科技中的一个突破,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后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军方近日大规模宣传一个航天测控站的事迹。透过这个航空测控站,可以隐约看到中国航天技术的长足发展。中国人正在积极准备进入太空,而且已为时不远  相似文献   

12.
获奖理由仰望星空,感受荣光。这一年,中国科技成就的高度是在太空中标定的。6月24日,随着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成功,本已炫目的中国航天史再添华彩篇章,刘洋等三名航天员更是令亿万人情绪激昂。我们不该忘记,书写中国载人航天史诗的,必然是几代航天科技人薪火相传的团队。今天,我  相似文献   

13.
<正>此生有幸当记者,在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沃土上书写太空传奇,是刻在记忆里深深的印痕,也是自己一辈子的荣光。2023年3月3日下午,穿过车水马龙的长安街,我与同事走进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逐梦寰宇问苍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正在一层西大厅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拉开了我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孕育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在重大科技事件、科学纪念日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的当下,本文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科学家精神展”为例,探讨在科技馆中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展览的策展机制、展览策划与布展创作。  相似文献   

15.
自人类开展载人航天以来,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有能力太空行走。"神七"成功发射,中国第三个实现了太空行走,意义重大。这一次,中国人真正征服了太空,中国航天国家权威机构才终于打破从不发行航天金条的惯例。  相似文献   

16.
春节来临之际,市档案馆(市文史研究馆)开展迎新春老干部活动,先后组织老干部到辽宁省档案馆参观“筑梦路上砥砺前行——辽宁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到沈阳市档案馆参观“档案见证时代变迁——庆祝沈阳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27名退休老干部参加活动。市档案馆(市文史研究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春风,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建伟,副馆长马凤云、甄晖参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十”意味着圆满.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神十发射距2003年中国航天员杨利伟首飞太空正好10年。10年间.共有10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进入新的更高阶段——建造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8月27日,为庆祝上海——伊斯坦布尔缔结友好城市关系20周年,上海市市长韩正率领上海市代表团出席"上海周"系列活动开幕式。8月28日至30日,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主办的作为"上海周"系列活动之一的"上海风情"图片展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塔克西姆广场展览  相似文献   

19.
宋丽芳 《新闻三昧》2005,(11):11-13
2005年10月17日,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日子,一个令中国人感到无比欣喜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太空邀游了115个多小时,总行程325万余公里的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回家了。作为中国航天报社的记,能有机会亲身到“神六”返回舱着陆现场采访,目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我在感到兴奋和激动的同时,更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种难得的经历,是其他行业报记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儿童节”在每年的4月4日,被称为“四四儿童节”,一般都要举行庆祝活动。为了进一步鼓励儿童兴趣、启发儿童爱群、爱国、爱家庭之心理并唤起社会关注儿童卫生、教育、福利等事业,国民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庆祝儿童节的管理办法,如1946年中央宣传部等部门颁行“四四儿童节庆祝办法要点”等。本组史料主要选编出1946年北平市庆祝儿童节的各项具体活动及与其相关的上述管理办法予以公布,以供读者参考。档号:J4-3-519,J7l-l-537。[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