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58):23-24
2014年10月,甘肃金昌市金川区发现赤金山岩画。作者在文物工作者指导下,对岩画分布情况、数量进行记述和统计,结合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该岩画题材分类、价值内涵进行初步分析,加深对金川及河西走廊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状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天山及阿尔泰山区广大哈萨克草原发现的岩画,体现了古代哈萨克族先民们的智慧、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成熟的原始思维。岩画是哈萨克族先民原始思维、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审美观念等方面信息的宝库。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同哈萨克草原长期存在的岩画中的某些内容是有联系的,可以说哈萨克族哲学思想就是从这种体现古代哈萨克族先民智慧的岩画艺术等原始思维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3.
人类学家认定欧洲岩画、非洲岩画出于巫术的目的,其证据是充分有力的。认为中国北方岩画具有巫术作用,还缺乏有力的证据。本文认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先民,从事危险性并不大的狩猎,并不一定非要采用巫术不可,中国北方岩画的创作起因,不单单是巫术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审美愉悦以及出于自然崇拜或对动物的偏爱。  相似文献   

4.
河西走廊的民勤、临泽、高台、居延等地流传着苏武牧羊的故事,李陵教射之地在张掖、酒泉一带,河西各地有一些"苏李"文化遗迹,历代文人墨客往来河西,留下了许多歌咏苏武李陵的诗篇,敦煌文书中有叙写苏武李陵故事题材的变文写本。这一切形成了河西走廊的"苏李"文化现象,体现了河西人民的"苏李"情结,表现了河西人民尚武精神和景仰崇拜英雄的情怀,以及认祖归宗于炎黄文化的向心力和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阴山岩画的研究 ,透视了原始宗教自然观生成的背景 ,分析了其观念构成的基本框架 ,即天地人的认知结构及其时空意识。并以实例分析了原始宗教自然观中的高山崇拜、动物崇拜、水崇拜的表现方式 ,追溯了原始阴阳观与风水观的影响。从而为阴山地区先民的原始自然观勾画出较清晰的轮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北方广袤的原野上,创造了一条著名的"草原岩画长廊"。它们用自己的智慧以岩画的形式体现了真实生动的历史画面。对远古先民而言,岩画不仅是一种表达的结果,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是中西文化发生交融的地区,是多种文化和文明的通道和源头;建立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河西走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思路在于将河西的生态恢复置于全国发展的大局中思考,在多民族文化包容共生和多地段效益统筹兼顾中实现多元互动和整体优化;关注河西走廊,不仅要在自然和社会方面,还要从文化、艺术、正义和美德上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岩画经历了早期写实阶段,后期进入抽象化阶段,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倾向于图案化,强调曲线、几何化的造型,追求装饰感;一是一是倾向于符号化,以直线为主,构成基本形,强调图形的简洁,追求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9.
岩画是远古时期人类智慧的产物,先民们在原始生活的过程中想把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可是那时没有语言、文字、纸、笔,这些工具,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发现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大事件以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刻画在岩石上保存下来,由此产生了岩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认识早期人类社会的钥匙.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岩画艺术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可这种在人类社会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类文化遗产是不会就此止步的,今天藏族的壁画艺术我认为和远古时期的岩画艺术之间就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从岩画中最常出现的舞蹈图内容和壁画中的舞蹈图,来看看远古岩画与壁画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及文艺审美观,可谓壮族瑰宝和人类文明。其传播研究成果值得与此情形类似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临沧地区境内的沧源岩画作为我国南方岩画的典型代表,是沧源一带佤族先民远古时期社会生存生活状态的意识反映,对研究和探讨佤族先民的物质状况和精神意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和“审美意识”三个方面探讨了佤族先民在岩画形成时期具有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里说过,人类的历史从东方开始,因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在东方远古时代普遍存在着对太阳的崇拜。然而,被远古先民崇拜的太阳神究竟是什么样子?人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仪式去进行拜祭?至今仍是个模糊不清的问题。本文拟通过我国近几年来发现的丰富的岩画资料,对上述问题略陈鄙见,以就正于同行和专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分析、访谈和田野调查可知,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是仡佬族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形式,是仡佬族充满着生活情趣并带有浓郁泥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传统。仡佬毛龙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于盛唐时期而盛行于明朝时期,是仡佬先民中广泛流传的一项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从仡佬族毛龙灯舞的外在形式、制作材料和表演内容等综合来看,仡佬毛龙包含了古代先民的龙图腾崇拜、竹子崇拜、宗教崇拜和生殖崇拜等文化内涵.经历了由娱神功能向娱人功能的转变,也是一种集武术、鼓乐与艺术于一身的文化艺术,具有健身娱乐性、观赏性、广泛的参与性以及丰富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元时期,回鹘佛教流行,文殊菩萨信仰和五台山崇拜在敦煌莫高窟和瓜州榆林窟的回鹘文文献和题壁中多有体现。13世纪后期,蒙古豳王家族入居河西走廊,成为河西回鹘的统治者。沙州、瓜州等地的回鹘人与蒙古人经过数十年的碰撞与磨合,至明代初期,在文化上逐步趋同,互相融合而成为裕固族这一新的民族共同体。明朝中叶,由于受到外来势力的侵扰,裕固族不得不由沙州、瓜州东迁至肃州一带。肃州原本是蒙古豳王家族的大本营,文殊山也成为蒙古豳王家族的皇家寺院,后来逐步演变成为裕固族佛教徒心目中的文殊道场。从文殊山发现的回鹘文碑铭、题记可以看出,元明清时代当地文殊信仰流行,裕固族先民所称颂、拜谒的文殊道场不是山西五台山而是今天酒泉的文殊山。此外,莫高窟第61窟和榆林窟第3窟也被裕固族先民视作殊道场。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克旗境内岩画群属石刻类,由百岔河流域岩画、砧子山岩画、西拉沐沦流域岩画、土城子岩画(又称苇塘河岩画)四部分构成,共23处,90组,400余个单体图像。其年代上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历经青铜时代,直至南北朝时期,绵延时间达六千年之久。基本特点有三:1、内容丰富,生活色彩浓重。狩猎是岩画的主题内容,且主要是猎鹿。全部岩画中,出现了鹿、马、骆驼、虎、牛、狗、猪等多种动物,而绝大多数岩画个体是鹿。  相似文献   

16.
岩画的发现为研究史前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形象资料,也为了解原始艺术打开了新的途径。先民的这些近似语言文字的艺术符号是十分宝贵的艺术遗产。它是原始人类纯真心迹的表白与炽热感情的凝铸。史前岩画乍看上去似乎简陋粗涩,仿佛有种隔世之感,特别是表现原始巫教活动内容的画面,显得那么晦涩难懂;可是那些表现游牧生活的场面却十分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7.
过去不少人把甘州回鹘称为河西回鹘,我觉得单用甘州或河西之名都不够确切。因为甘州不足代表全部河西走廊,而河西一名则历史上相同于此名者不少,只有以河西走廊之名表述维吾尔族先民在这一地区的活动,才能使人清楚知道其地理位置。在中国只有自兰州黄河以西,迤逦南峙高耸入云的祁连山,北障龙首合黎山所形成的二千里路平原地带才是最确切的河西走廊。国内外不少人在叙述河西走廊的维吾尔族先民时,不从汉代开始,而是到了唐代才约略叙述了一点。如陶保廉的《辛卯侍行记》称:“武宗以后,回鹘内乱,酋长来降,入居中  相似文献   

18.
永兴岩画是目前楚雄州境内唯一一处岩画发现点,由于受到风雨和岁月的侵蚀,岩画脱落比较严重,只能看出10个手掌印,4个勾画简单的人物图案,1个保存不完整的牛的图像及一小部分不连续的带状线条。此外,还在岩画下的平台上采集到几件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尽管永兴岩画图案简单,但它是楚雄州的第一个岩画点,对楚雄州史前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本地区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河西走廊各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河西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前提。正确认识河西走廊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掌握文化遗产的价值有助于保护与开发遗产旅游,使遗产旅游引领河西走廊旅游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贵州境内的岩画体现了少数民族祖先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其中表现原始舞蹈的岩画是贵州先民祭祀活动中一种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巫舞,它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先民们劳动、繁衍及战争活动等的场面,带有典型的功利实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