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德     
冯骥才 《阅读》2006,(7):15-17
在汉堡定居的一个中国人,对我讲了他的一次亲身感受——他刚到汉堡时,跟几个德国青年驾车到郊外游玩。他在车里吃香蕉,看车窗外没人,就顺手把香蕉皮扔了出去。驾车的德国青年马上“吱”地来个急刹车,下去拾起香蕉皮塞到一个废纸兜里,放进车中。对他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  相似文献   

2.
丢书事件     
汤素兰 《阅读》2012,(9):4-5
事情发生在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天,黑子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本长篇小说,内容是描写战争的。我央求他借给我看看。当我好不容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兴奋得都快冀爆炸了。我把书放进我的书包.上学和放学都背着它,寸步不离。  相似文献   

3.
王荣飞 《阅读》2012,(9):20-21
“从前.有一个贼被捉住后披枷带锁游街示众。有个亲戚问他:‘你犯了什么罪,怎么被弄到这步田地?’贼说:‘我偶然从街上走过时,看见地上有一条草绳,以为没用,捡了拿回家去,谁知却惹下了大祸啊!’有个过路的人听见了说道:‘误捡了一条草绳而已,何至于犯这样大的罪呢?’贼说:‘因为绳子上还有一样东西呀。’过路人又问他是什么东西,贼回答说:‘是一头小小的耕牛。”’  相似文献   

4.
古诗趣学     
蒋岭 《阅读》2006,(9):30-31
(一)厨师诗人 唐朝有位十分高明的厨师,喜欢用名人的诗句做菜名。每当他烧好一个菜,都要配上一句名诗,天长日久,远近闻名,大家都称他为“诗厨”。  相似文献   

5.
郝月梅 《阅读》2007,(2):4-5
小时候,我随父母所在的部队住在长山列岛。那时正是“文革”中,所有的文学书都被视为“毒草”,新华书店里根本就见不到小孩子看的故事书。好在我有一个哥哥,总能不知从何处捣弄一些书回来,编上书号,放进他自己钉的木头小书架上。  相似文献   

6.
简默 《阅读》2023,(Z3):18-20
<正>照例是围桌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人们一桌,我们孩子一桌,各得其乐。大人们饮一点点米酒,这是荔波乡下农家自酿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桌上的肉,它来自外婆在后院圈养的猪。无论拈来切丝炒菜,还是用肥瘦层次鲜明的五花肉与独山盐酸菜一起放进锅上炭炉蒸扣肉,那种纯正、浓烈的香气都会霸道地钻入每一个人的鼻孔。这个一年到头最难忘的夜晚,正因为桌上有了它,而变得色香味俱全,让舌尖经历着美妙、持久的享受。吃过年夜饭,收拾碗筷、撤去桌子后,守夜开始了。过了今夜,我们都将集体长一岁。站在这“新桃换旧符”的门槛边,  相似文献   

7.
徐承熹 《阅读》2016,(Z3):47
又到了放寒假的时候,在大学里工作的爸爸妈妈因为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还在期末考试,因此他们都没有放假,而我,因为家里没人照看,也只能跟他们一起去上班了。今天,我跟着爸爸去监考。在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心想着自己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比我大、比我高的大学生们,那种感觉肯定很爽,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一番!可是,到了学校,爸爸根本没打算带我进考场,而是把我放进了实验室和他暂时没有考试的学生待在一起。巨大的落差让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默默地坐着生闷气。背后,却不时传来爸爸温和地给学  相似文献   

8.
承德近郊保护地蔬菜根线虫发生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带领学生实地到温室实习时发现,承德近郊老菜区的根线虫发生率非常惊人,一个温室的西红柿,每一株都有根线虫,每一畦都有因为根线虫而致使整株死亡,影响产量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菜豆也有的发生了根线虫,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根线虫的发生,主要在保护地老菜区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过去,同土地打交道的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地劳作,紧紧巴巴的度日。如何在穷乡僻壤作脱贫致富文章,是今天摆在贫困地区广大农民面前的共同问题。借助乡成校的技术培训,普通农民董瑞贤对这个问题作出了令人钦佩的回答。郧县安城乡的菜市场菜少价贵,反季节菜都是从外地贩进。为何有菜地却吃高价?仅有初中文化的董瑞贤由此开动了种菜的脑子。乡成人学校的种植课程,更坚定了他种菜的信心。于是,1996年,他在自己的2分菜地上开始按所学技术摸索种菜,从地膜覆盖黄瓜、豇豆,到营养钵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10.
童心与童画     
王易 《阅读》2012,(9):10-11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生在美劳课上画了一张图。 这次老师让他们自己选题目,所以,他先画了一张大桌子,旁边摆了四张椅子,桌上有四副碗筷,还有好几碟菜,有鱼、有肉,还有一些圆圆的豆子.都还冒着热气。  相似文献   

11.
王君心 《阅读》2024,(18):22-27
<正>1蒋思睿又走错路了,已经不知道是这个月的第几回了。明明学校离家就十分钟的路程,别的小学生走一遍就记住了,他呢,认路用了一个星期不说,记住了以后还是经常走错。上课迟到是家常便饭,晚上回家总要等到天黑以后,菜都凉透了要重新热一遍。对蒋思睿经常走错路这个“毛病”,一家人都很纳闷。  相似文献   

12.
张丽 《阅读》2006,(6):15-17
从前,有个特别抠门的财主,他请了个客人来家吃饭,上了四样菜:炒豆腐、拌豆腐、炸豆腐、烩豆腐,末了还来个豆腐汤。客人问:“怎么都是豆腐啊?”财主说:“我这辈子最喜欢吃豆腐,豆腐就是我的命!”  相似文献   

13.
大厨婆婆     
施润岩 《阅读》2014,(1):43-43
婆婆是我家的大厨,想吃什么菜,只要我说一声,她马上就做。肉圆、回锅肉、粉丝……做的比饭店的还好吃。无论谁,吃了她做的菜,都啧啧称赞。  相似文献   

14.
漳盐,历史悠久,在漳县乃至甘肃的地位举足轻重,对漳县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漳盐从先秦时期先民开采食用到元代的一次浩劫,经历了先秦时期人类的早期发现和食用,秦汉其地有了正式建制,地位开始显现,隋唐至宋金时期建制升级,地位日重,再到元初盐井自然破坏的历程.期间,盐井所在地始终是漳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可以说,漳县因盐而立,因盐而兴,因盐而显,盐与漳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包饺子     
蔡木芷 《阅读》2015,(Z2):39
过年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家里也充满了喜气与欢笑。外公笑着对我说:“可可,咱们包饺子吧!”“太好啦!”我欢呼起来。以前家里包饺子我都是张嘴吃现成的,这次我可要亲自参与呢!我把韭菜、豆腐干等切成馅泥儿,放进盆里,搅拌均匀。然  相似文献   

16.
近日,我们到学校堆放废旧物品的仓库,发现几个废弃的电热水瓶,把它拿回实验室拆解后,发现不少部件对实验室很有使用价值。这类废弃物学校和家庭都可能也有,将其拆开可制作一些实验室非常实用的仪器。图1a是拆解前的废电热水瓶。现简单介绍利用它们的方法:(1)不锈钢内筒先用稀盐  相似文献   

17.
公筷     
晓杰 《阅读》2023,(30):42-43
<正>使用公筷真的有助于减少细菌的传播吗?研究人员就此开展了相关实验:步骤一研究人员在某餐厅点了六道菜。餐前对每道菜进行无菌采样。步骤二每道菜平均分成两份,测试人员进餐时一份使用公筷,另一份不使用公筷。餐后每份菜至少留下25克作为样本再次无菌采样。步骤三采集的样本都通过冷链运输(运输全程保持低温)到有关实验室,经过48小时的培养,统计每克样品中细菌的数量,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董昕 《阅读》2014,(16):29-29
<正>上学期,在教学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配合本单元的主题,我在家庭作业中布置了习作练习,题目为命题作文:我的妈妈。到了周一,大部分同学都上交了习作,除了庄,他平时表现优秀,又是班委,按理说这次作文对他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儿。我非常纳闷,问  相似文献   

19.
余华小说自1991年《在细雨中的呼唤》进入到他转型后的新时期,无论认知角度亦或叙述方式都有些改变。本文以他的后期作品《在细雨中的呼唤》、《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来分析他创作时以平和的方式来缓解苦难,及面对灰色世界时他表现出的一种虚妄姿态。  相似文献   

20.
吴然 《阅读》2015,(11):11-12
我是春天到小表哥家去的。这时候,燕子妈妈正在孵小燕子。在许多人家的房檐下,都有燕子飞来飞去。听说,燕子来做窝,生儿育女,家里才吉祥呢!我一到表哥家,他就问我:"你们家有燕子吗?"我说:"有!"他又问:"也是在堂屋里做窝吗?"我摇摇头,他就把他们家的燕子窝指给我看。原来,表哥家的燕子,把窝做在堂屋的梁上了!这时,一只白肚子灰身子的老燕正好来喂食,它直接从窗子里飞进来。在窝边,它扇着翅膀,窝里的小燕子"叽叽叽"叫了起来,热烈地欢迎它。这只老燕才飞走,又有一只老燕衔着绿色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