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晶 《记者摇篮》2009,(5):92-92
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出现,迅速成为继新闻、娱乐节目之后的第三大电视节目门类。从中央到地方,各个电视台纷纷推出法制节目,导致同类节目竞争激烈,节目定位重复率高,导致许多法制节目遭遇收视瓶颈。面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从文化层次、专业与否、收视心理对法制节目受众进行细分,分析每一类型的受众的具体收视需求,以不同类型受众的不同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为出发点,策划、制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法制节目。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11日,湖南卫视推出中国首档大型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节目一开播,以1.1的节目收视率,夺得同一时段的收视冠军。而后,该节目又以势不可挡的姿势不断攀登收视高峰,在一期的节目中,创造了5.30的收视成绩。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吸引了很多电视观众和电视从业者的目光,从它的策划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其创新性,试图找出其节目收视成功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现有北京市主要城区数字电视用户节目收视情况的调查,了解北京数字电视用户的基本收视状况,分析其潜在的节目收视需求、偏好、增值服务意愿及所能接受的节目和服务定价,为北京数字电视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切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调查了情感调解类电视谈话节目的主力收视人群、主力收视人群的收视需求,以及这类节目应该坚持的核心价值理念。调查得知,女性观众收看此类节目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获得日常生活的启示,而且她们最在意的该类节目品质可以用"真人、真事、真情"来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5.
梁帆 《视听界》2014,(2):33-37
本文基于CSM媒介研究的收视调查数据,得出综艺类创新节目收视效果并不理想的现状,前期市场调研不足和节目研发投入有限、电视台只顾短期利益而不看重人才培养、“拿来主义”泛滥是本土原创节目匮乏的成因,重视多屏时代的受众研究、制造“收视事件”、树立创新思维是提高节目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省级卫视财经节目资源使用效率情况、省级卫视财经节目全天收视走势、省级卫视财经类节目观众构成情况等角度,分析了省级卫视财经类节目收视市场的基本概况,总结了财经类节目共同存在的问题,对财经类节目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俊 《新闻爱好者》2012,(22):30-31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
影响收视选择的节目内容要素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相关理论和观点的支持下,试图构建一个节目内容分析系统,探讨影响观众收视选择的内容要素.节目内容分析框架由两部分组成,首先对节目进行系统分层,然后找出子系统中影响收视的要素变量,从而初步完成了节目内容分析系统构建的假设.本文首次提出了从故事层、叙述层、连接层三个分层构建影响收视选择的节目内容要素系统.  相似文献   

9.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郾城电视台2011年1月31日隆重推出了一档杂志型电视文化节目《品鉴·文化》。该节目时长30分钟,在周一、周五黄金强档播出。节目开播后,成为我台收视的增长点,在收视效果和节目创收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而文化节目的收视飙升也带动了我台整个频道市场份额的大幅上扬。该节目的成功开播,在漯河地区乃至全省业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机顶盒的时移收视和基于互联网终端的收视中,观众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电视剧、综艺和电影,其收视曲线和电视直播呈现出大体一致的运行趋势。同时与直播收视相比,时移收视排名更优的节目具有人物或项目复杂多样、角色交错互渗、情节起伏剧烈且指向多元、知识信息量大等特点,并能加大年轻、高学历观众的比重,强化节目市场定位,实现目标观众精准到达。电视媒体踏踏实实做好直播节目,瞄准中青年、中高学历观众,在内容设置上切合时移收视规律,并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兼容各种视频节目,满足观众的自我表现和窥视他人的欲望,才能适应新的收视环境,实现新媒体时代的多屏共赢。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3年来,总体收视状况呈明显提升态势。大量的新闻资讯节目,满足了不同收视时段各类观众的收视需求,并产生了一批高质量高收视的品牌栏目。常态栏目的有力支撑和直播节目的日益常态化,在电视观众中形成了有大事看新闻频道的强大舆论影响力。新闻频道收视率  相似文献   

13.
打造晚间复合性节目带,覆盖人群更广泛,含金量更高深圳卫视6月5日全新改版,打造晚间复合性节目带,覆盖人群更广泛,含金量更高。改版后的920节目带收视大幅攀升,改版效果日趋突出,以"黄金剧集+920栏目带+《直播港澳台》"的组合打造了深圳卫视全新的核心竞争力。改版后,从CSM30城市组卫视收视表现来看(图1),晚间《直播港澳台》收视提升64%,《决胜制高点》收视攀升68%《,军情直播间》收视提升75%《,气象万千》收视提升11%。主力人群收视增长迅猛,成为投资性价比极高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收视率,研究电视观众已是目前电视台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收视对象的研究上,我们更多的是研究收视对象的成分构成,即节目做给谁看的。即便是权威机构提供的收视率调查数据分析,也是从收视群的组成成分入手,而对于收视对象的收视心理需求,即节目为何会受欢迎或为何不受青睐则研究的很少。但是在现实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收视率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对观众的收视心理需求进行研究,对提高节目的质量,提高收视率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姜平  琚园园 《新闻世界》2010,(10):84-85
本文从当下两档选秀节目《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的收视现状入手,分析当下选秀节目既不叫座也不叫好、收视低迷的原因,以期国内的选秀节目能够在模仿国外节目的同时增加更多的创新元素,突破"潜规则"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伴随电视节目娱乐化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受众对节目的收视选择,主旋律节目收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制作出让广大受众接受,又能够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节目,对军队电视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相似文献   

17.
祝阳  胡悦 《新闻知识》2015,(4):78-79,22
2014年,电视户外真人秀节目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收视热潮,成为荧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湖南卫视明星亲子户外旅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创造收视奇迹以来,江苏卫视推出大型户外真人商战节目《赢在中国碧水蓝天间》,打破财经类节目的收视纪录。由此,各地方卫视纷纷加入户外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播放,掀起真人秀节目的狂潮,如江苏卫视《明星到我家》、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深圳卫视的《极速前进》等等。本文将基于电视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收视行为碎片化为背景,以省级卫视的节目编排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碎片化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部分省级卫视节目编排方式没有跟进受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探讨了碎片化收视时代省级卫视节目编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娟  林日东 《声屏世界》2008,(12):61-61
节目编排是时间和空间分割的艺术.也是一种理念的体现。节目编排的核心并不仅仅在于怎样排列组合,而且在于对受众市场的把握,尤其是研究受众收视行为和收视心理以及综合开发节目资源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收视率已经成为电视行业使用最为广泛的节目评估指标,成为衡量节目时段价值、决定广告投放、调整节目设置、反映受众需求的重要标准。但是,我国收视调查市场尚未成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行业监管缺位状况日渐突出,收视调查行业失范现象亦相当严重,业内外人士对收视调查的关注已经从技术层面转向行业体系层面,业界加强行业监管的呼声非常强烈。探索建立收视调查行业监管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