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篇着重探讨西汉刘安所写《离骚传》的主旨,指出:《离骚传》中对屈原“呼天”、“呼父母”的同情,是刘安自己不幸身世所造成的思想上潜意识的反映;《离骚传》中对屈原的肯定和对楚怀王的批评实际上是对刘安时汉武帝用人治政策委婉的批评和告诫。  相似文献   

2.
愤怒出诗人     
语文课上,听了一些同学对屈原的评价,心中有些许感想。一开始几位同学的评价让我感到有些悲哀,我想起初中时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时语文老师也曾让我们评论,很多同学都认为陶渊明是消极的,因为他选择了隐退。但我疑惑:为什么要以政治的眼光评论他呢? 如今我们又读屈原的《离骚》。我想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因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完美,追  相似文献   

3.
表现理想,追求理想,象一条红线贯穿着《离骚》全篇。屈原在这诗刚开头就明白地指出:“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他认为,“此度”是不行的。也就是说楚怀王那听信谗言,排斥和打击贤良的倒行逆施的政治,必须实行改革。对于他理想的  相似文献   

4.
以喻言志,以喻传情,是屈原《离骚》用喻的主要艺术特色。这是由于他富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气质决定的。一、用比喻美化君王屈原因为爱国而忠君,因为忠君而进谏、劝君。他直面楚怀王的政治迷惘、顷襄王的骄奢淫逸,把进谏、劝君看作忠君的表达,把忠君看成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种手段和一种途径。所以,他热情地赞美君王,用比喻美化君王的  相似文献   

5.
《离骚》是屈原自叙生平的长篇政治抒情诗,他的情感和思想都熔铸在其中,因此,评价《离骚》与评价屈原是不能分开的。《离骚》中,屈原的峻洁人格与他的“美政”思想、爱国感情、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质,纠结一处,水乳交融。《离骚》的主要艺术特色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离骚》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准确地把握它的写作时间,对于正确深入地认识这一作品的思想内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于深入研究屈原的斗争经历和思想性格,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是,关于《离骚》的写作时间,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较为一致的观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学术界的前辈和同仁商榷。我的看法是:《离骚》是屈原在楚怀王三十年(-299)——楚顷襄王三年(-296)第一次放逐过程中写下的,写作地点在汉北。具体考论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  相似文献   

8.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是楚王同姓贵族,曾任楚怀王左徒、三品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是我国最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作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诗歌,是创建楚辞体的主要代表。《离骚》是他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积极浪漫主义杰作,《离骚》的艺术风格,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与其它文学作品完全不同。 一、别具一格的楚辞体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它的句法参差错落,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调,篇幅也较长,宜于反映更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其作品都是“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形以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汉代人把这种别具风格的文体称为“楚辞”。因为《离骚》是其代表作,故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诗。  相似文献   

9.
一、《离骚》的写作缘由屈原(约前340一前277)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与楚怀王为同宗贵族,自幼天赋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修养卓然不群;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楚国独立富强是他最终的理想目标;他有高洁的品格,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是他的为人之道;他拥有明于治乱、  相似文献   

10.
《屈原列传》中有一个楚怀王,《项羽本纪》中也有一个楚怀王。有人问:他们是一个人吗?  相似文献   

11.
分析《离骚》的创作年代,应该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考察,综合分析,以《离骚》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及诗人的年龄和思想情调为基本依据,以《史记·屈原列传》为线索,结合楚国当时的社会实际和屈原参与政治活动的事实,来作出准确判断。《离骚》作于楚怀王30年──顷襄王3年间。  相似文献   

12.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撰写了汉代国史——《汉书》,他也是著名的经学家,整理编撰了东汉国宪——《白虎通》,他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文兼善。班固一生著述颇丰,在其部分著作中,他还阐述了他的文学观念,虽不系统,却极有特色。班固的文学观念集中体现于他对屈原及其作品和对汉赋的评价上。班团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主要见诸《(离骚)序》和《(离骚)赞序》(均见《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在们离骚)赞序》中,班固对屈原的人品及作品作了评价:“……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犹遭也;‘骚…  相似文献   

13.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灵均,是我国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的六十多年的岁月中,经历了严峻的政治斗争,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其代表作有长篇抒情诗《离骚》、《天问》,抒情组诗《九歌》、《九章》。这些诗歌表达了屈原为追求进步理想的斗争意志和激情,从不同角度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且不说他的诗歌怎样影响后代,直到两  相似文献   

14.
屈原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公元前340年到278年之间。他共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王朝。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时期,不久楚国就为秦所亡,成为秦始皇的天下了。屈原出身贵族,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年轻的时候就得到楚怀王的重用,后来因此受到同僚们的嫉妒、中伤,失掉了楚怀王的信任。其时秦国正图谋楚国,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谏,终于为秦所败,而怀王本身也被秦国俘虏,最后死在泰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后,继续亲秦,终至亡国。屈原忠谏无门,反遭迫害,两度被放逐,在荒野深山中过着孤独的岁月。在孤独中他写了不少美丽的诗篇,来表达他的愤怒与悲哀。这些诗篇以《离骚》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5.
问:根据常识,在封建社会里,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可是屈原在《离骚》的一开头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不是帝王,为什么也自称“朕”呢?  相似文献   

16.
比兴寄托是我国诗歌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其中借助男女情爱表达故国之恋、怀乡之思,更是各种爱国诗歌的惯用手法。最早可见之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当年屈原遭到楚怀王嫌弃放逐之后,他依然不甘寂寞,一心维系着国家安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毫无疑问,他求索的是报国之门,救国之道。但他在诗中并没有直言其事,  相似文献   

17.
《离骚》中恢诡奇特的“求女”情节不仅展现出高度的文学性,也蕴含丰富的现实性。细考屈原作品的文本内容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求女”情节应是屈原在现实困境中内心复杂情感的幻想性写照,具有现实指向:“宓妃”形象是神话中的幻想人物,却隐射了现实中楚怀王的内质;“有娀佚女”和“虞之二姚”譬喻屈原理想中的贤君,却在求取她们的幻想中又处处受现实恶劣环境的掣肘。  相似文献   

18.
至今,屈原的故事仍然在广为流传,屈原仍受到百姓的敬佩爱戴,百姓爱的是他身处逆境仍心系百姓。他的《离骚》世代传唱,不仅是因为《离骚》中的深刻内涵,更因为通过离骚,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屈原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他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骚音屈子心     
“吾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这铿锵的诗句,昭示了他的伟大与不朽。古往今来,爱国志士莫不崇敬屈原,并奉他为志坚行洁的楷模。特别是那些身处逆境的文人墨客,往往以屈原的精神激励自己。司马迁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坚定了发愤著述的信念,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范仲淹《岳阳楼记》有“迁客骚人”之谓,足见屈原的流风余韵。正是由于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屈原才成为一个不朽的诗人,此即李白所说的“哀怨起骚人”。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昌言“不有屈原,岂见离骚?”创作历史剧《屈原》的郭沫若,在他的论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中以热情洋溢的文字盛赞屈原:“他是在用他全部的生命来创造他的  相似文献   

20.
屈原与扬雄在文本层面客观存在着斩不断、理还乱的亲情关系。《反离骚》所受《离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体上承袭、模仿《离骚》;二是结构上开篇方式相同;三是语句上直接借用《离骚》中的诗句;四是表现手法上继承《离骚》的比喻、象征手法。扬雄其他辞赋作品也在文体上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受到文本屈原不同程度的影响。无论是“点”上还是“面”上的影响,都不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模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