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暑假初始,学校老师相约来到武穴市仙人坝水库,美丽的风光让大家陶醉不已。发现一处美景,我不禁兴奋地大声招呼大家都过来观赏。(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陈宇航)结束了一学期繁忙的工作,学校特意为老师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竞赛。在吃桔子比赛中,我可是誓夺第一啊!(洪湖市业余  相似文献   

2.
洪劬颉 《江苏教育》2014,(21):16-19
<正>王兰老师是那种你遇见了要深深鞠躬致敬的人。耄耋之年,已届九十,仍坚持每日上午来到工作了一辈子的南京市长江路小学,与孩子谈心,与老师交流。我常常想:在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中,踟蹰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去年冬日一个阴雨连绵的清晨,我因事去长江路小学,在楼梯道转角处,一群孩子簇拥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话,老人笑容灿烂……我在那一刻知道:这就是我常常听说的王兰老师。隔着一群孩子,我对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王老师跟我握手,之后,被孩子们簇拥而去。王兰老师将一生献给了教育,将一生献给了孩子,  相似文献   

3.
汽车一路向北,穿过一片片麦田,顺着乡间小路驱车半个多小时,辗转来到襄阳市樊城区龙头中心小学。当记者走进李艳林老师的课堂时,她正在教学生们认识三角形,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地展示着手中的三角形学具。18年来,学校教师换了好几茬,可她一直坚守在这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相似文献   

4.
田喜书 《湖北教育》2003,(16):50-51
武穴市大法寺镇李边中心小学校长涂玉文在当地算得上是知名人物,只要一谈起教育,人们就会说到他。五年时间,他把一所默默无闻的农村小学建设成为武穴市的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5.
农村学校的住校生由于家庭教育缺位等原因,存在各种不良表现。因此,做好农村学校住校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住校生常见的不良表现 农村小学住校生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家长在外打工,无暇照顾孩子。(2)路途遥远,孩子上下学不方便。(3)孩子在家不服从家长管教,家长拜托学校老师教育。  相似文献   

6.
最近的《羊城晚报》上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让孩子一起分担艰难》。一位父亲下岗后为了掩饰窘迫家境,瞒着孩子贩卖水果。一次,他递给孩子一袋鲜牛奶,孩子说,讨厌!伙伴家中玩具堆成山,咱家中什么也没有。他又顺手递去我的儿子是个农民。孙女、孙子都是在农村读完六年小学才先后转入城市,在我任教的学校读书的。刚入城,普通话讲不好,英语字母不认识,地地道道的两个“农村娃”。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爷爷奶奶该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二所学校。家长、家庭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和日后的生活。我尽力为孙女、孙子…  相似文献   

7.
余华 《江西教育》2007,(23):41-42
铺着黑瓦的简陋教室里,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以及一群质朴的农村孩子——在淳安县山区的"梓桐镇外桐完小",我们看到了一所农村小学本色的基层现实。3月12日,一群教育专家集聚到这个乡村小学,进行一次"本色教育"的回归性实验:他们请当地的乡村教师和省特级教师一起,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分别给农村孩子上一堂示范性的公开课,课间老师不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只能利用乡村小学现有的基础条件进行上课。  相似文献   

8.
<正>一、现象简述第一组镜头:一个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去学校;一群孩子,叽叽喳喳向你诉说学校的新鲜事;一群孩子,大胆地在台上展示她们优美的舞姿……第二组镜头:孩子带着一双朦胧的眼睛说"妈妈,我还想睡""我不想上学,怕老师批评……""作业太多了,我怕……"为什么前面的孩子喜欢上学而后面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农村小学生源减少、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的制约,各级政府加大了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撤点并校成为一种必然。很多生源较少的村级小学被并到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之中,一个建制镇就剩一、两所中心校。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更多的农村孩子在更优越的教学环境中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问题是以前就近入学的走读生开始寄宿生活。这就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而是每个老师都身兼了多重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三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捏着报到的纸条,穿过一条林荫小路,走进了小学校园。大门内,一群大大小小的乡下孩子在操场上一溜排开,忙着清理杂草。我找到校长室报到后,跟着一个老师来到操场参加劳动,身边的一个孩子喊了声“老师好”,一群孩子都跟着喊了起来。“老师好”,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的三个字,似乎一下子把我从学生变成了老师。  相似文献   

11.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黟县因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而闻名,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与两递、宏村直线距离不过50公里的大山深处,有一所远离繁华喧嚣的学校,学校里有一名老师和一群孩子。这所学校是黄山市黟县宏潭乡毛田小学,这名老师叫汪来九。  相似文献   

13.
给每一个近视孩子配眼镜;给孩子一片寄生虫药;给每个学校建计算机房,配备软件和老师;进行附带条件的转移支付,激励所有人都去上高中———这每一件事都是应该做的,这是一场关于农村教育和农村孩子营养的战争。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村,英语教学都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但与城里的英语教学相比,由于城乡环境和学习条件的不同,农村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父母都是英语盲。城里学生在正式学英语之前就参加过诸如新概念之类的培训,在家有父母辅导,在学校有老师辅导讲解。农村的学生则反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在识词量和发音标准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要重视农村小学英语教育,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5.
上学的征程     
也许教过小学一年级的老师都曾碰到过刚开始上学的孩子由于对父母的依赖,哭着闹着不肯去学校的事情,你,又是怎么处理的呢?是将孩子强制性地关在教室里,还是,像文中的老师一样,轻轻拉着孩子的手,与他一起跨出上学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张志金 《甘肃教育》2014,(24):35-35
正随着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农村许多小学教学点被撤并,这样又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学校,或寄宿制学校规模变大。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结构复杂,有的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年纪小独立生活能力差……他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老师,老师就是"父母",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这就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寄宿制学校老师的工作量很大,特别是班主任。而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郭茹 《生活教育》2011,(10):20-21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农村小学。一次偶然的外出培训,我和一位城里的老师谈起城乡孩子的差距。她说:"单就考试成绩而言,农村孩子的数学成绩绝不比城里的孩子差,甚至一些计算的基本功还比城里的孩子要好。  相似文献   

18.
2月9日,新学期的第一天,岳麓区渫湾镇小学的孩子们在开学典礼上听了一场生动的文明上网讲座,几个孩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文明上网、快乐学习的收获,一群孩子高兴地捧回了“网络之星”的奖状。而靳江小学的老师们收到的是校长的特殊礼物——人手一本科普读物《不生病的智慧》。与这两所学校一样,岳麓区各中小学校都纷纷把“健康、文明的生活”作为开学的主题。区教育局的同志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开展健康生活教育带来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从幼儿园到入小学,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无论幼儿园老师、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一定都想为孩子顺利地向小学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因此,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很重要。说到衔接,可能很多家长想到的会是知识上的衔接,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准备,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可以使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少走许多弯路。一、升入小学孩子的不适感孩子们从无忧无虑的幼儿园生活到紧张规律的小学生活,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