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记录的,是三组很平凡的小故事.究竟什么才是好故事?我觉得,朴实真挚的,能给人力量的,就是好故事吧. 一、两个年轻人 2014年春天我采访了一位80后小伙子.我见到他时,他正在一间破烂的教室守着三十几个午睡的山里娃.小伙子是这间幼儿园唯一一名50岁以下的老师.2012年,他从市里的教师进修学校科班毕业,班里40名毕业生,只有他选择到农村幼儿园工作.他没有编制、没有医保,也没有五险一金,每个月工资1200元.  相似文献   

2.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3.
红包病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刘医生的岳父病了,要动手术。刘医生可是医院首屈一指的“一把刀”,技术远近闻名,手术刀想拉哪儿就拉哪儿,从没有错过,外号“刘一刀”。像他岳父这样的小手术对他来说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大材小用。这样的小  相似文献   

4.
1994年春在武汉时,我与一位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闲谈。他说:“我们公司虽然只有200多万元的资产,可我公司注册名称,经过权威评估,无形资产价值1700万元。”并出示其评估文件要我看。我谢拒后笑问:“那我们新华书店的店招,无形资产应当评估多少呢?”他说:“以新华书店的声望,信誉、影响、规模,应属世界级中特级,无法评估它的价值。” 与那位副总经理闲聊已过三年了,此事我也没有  相似文献   

5.
听了个“笑话”,引出个锻炼“笔力”的话题。 某车站检票时,发现一个单身的农村小孩儿检完票慌慌张张往里跑,连票也不知道要。检票员发现是一张下行票,于是急忙叫住他,问他上哪儿去。见他吱吱唔唔说不上来,把他领进了办公室。车站方面猜测这小孩儿可能是在家里挨打后跑出来的。通过耐心负责的反复询问,终于使他说出是哪里人。车站当即打电话联系,这才知道这小孩儿和母亲吵架,一气之下把他母亲掐死后外逃的。这件事很快登了报,但是这样写的:检票员正瞪着警惕的眼检票,忽然发现一个形迹可疑的人。他的手上和车票上都有血,于是断定他是杀人犯,立即把他送到派出所,果然证明他正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帧4年前的照片,照片上这位站在牛群中微笑,看上去也像牛一般结实、憨厚的老小伙子,就是现任广西美术出版社社长甘武炎。在庆祝广西出版事业40周年纪念册的“版人寄语”一栏里,甘武炎写道:“我喜欢牛:他不高兴叫喊,却默默地耕耘。”这既体现了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也是他自身勤恳劳作、埋头苦干的生动写照。正如作家兼编审陈肖人所概括的,“老甘就像一头牛,一头开荒牛。”  相似文献   

7.
他没有大专文凭,也没有上过高中,身上只装一张《职工初中文化补课合格证书》。就是这样一位青年工人,前年五月以来,被《中国煤炭报》和省市报刊、广播电台采用新闻稿件332篇。去年,他先后被评为市、局模范通讯员,又荣获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模范通讯员”称号。他叫崔建民,今年29岁,是河南焦作矿务局李封矿工人。小伙子由于爱写爱画、工作积极,1983年被矿宣传科挑选为通讯员。从此,他开始为新闻单位采写稿件。开始,由于写作  相似文献   

8.
1992年早春,一股由“无冕之王”们刮起的质量旋风席卷中国夫地。“中国质量万里行”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这是近年来少有的新闻界的联合行动,也产生了近年来少有的轰动效应。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和组织人之一,“万里行”组委会主任艾丰,继获首届范长江新闻奖之后又一次成为新闻界的新闻人物。然而要想找到并采访他,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自3月份开始他便在中央党校学习,他既要听课,又要处理“万里行”的稿件,所以很难找到他,即便  相似文献   

9.
山西太原市尖草坪区人武部操场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时而同年轻人一起列队跑操,时而又为年轻人示范摸爬滚打,他就是被人们誉为“山西省军区最老也最优秀的部长”樊振秋。 “人活着就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老樊是天津市人,1962年,他冲着蒋介石要反攻大陆的叫嚣,毅然报名参军。入伍后,他所在的独立师要求每个官兵留下遗书,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战士们有给父母写的,有给女朋友写的。樊振秋的遗书却与众不同,只有一句话“当了兵就没有打算再回  相似文献   

10.
天使的眼睛     
小小的儿子拿着一本画册来问我:“天使为什么长着一对翅膀?”我说:“因为天使在传播爱,人间太需要爱了。”儿子想了想,摇摇头说:“不对,天使太小了,他做不到。”儿子又问:“他为什么要拿着箭?”我说:“天使的箭射穿两个人的心,他们就会相爱。”儿子又想了想,摇摇头说:“把心射穿人就死了,怎么去爱呢?”我惊讶地看着儿子,却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反驳他,因为这是他的眼睛从画面上得到的最直观的印象。但是如此直观的东西,大人怎么就忽视了?突然就想起一本书上说过的话:面对孩子的眼睛就是面对上帝的审判。在《皇帝的新装》里,指着不可一世的皇帝说“他没有穿衣服”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勇士。报纸上也有过这样的报道,某地发生了一起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将自己洗脱得天衣无缝,但是,公安人员拿出作案现场的一件凶器时,孩子马上说:这把钳子是我爸爸的。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将爸爸送上了断头台,因为他是孩子。孩子眼睛里的一切,既没有主观臆测也没有人为虚拟,只有事实,连灰尘也不可能掺进去的真实。所以,我很害怕孩子的眼睛,它流出的不管是欢喜或者悲哀,都会让人的灵魂哆嗦。所以我固执地认为,将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等等加在一起,也无法诠释现代文明的方...  相似文献   

11.
湖北新闻界的同志告诉我,《人民日报》青年记者王楚,是一个有胆略的记者。真没想到,我见到的他,竟是一位平平常常的年轻人。“王楚同志,你写的那几篇敞开武汉三镇大门的报道,我们都看了,想请你谈谈采访经过,比如……”没等我的话说完,他咯咯地笑了:“我还不是走一步,看一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初次见面,王楚这么一说,气氛也就宽松了许多。三十出头的年纪,一米七○的个儿,还有那一张带着浓重湖北口音爱说笑话的嘴,谈起什么来,没有顾  相似文献   

12.
共同语言     
《云南档案》2012,(5):58-58
妈妈:“这小伙子漂亮,工资高,工作好,你偏不同意,你到底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儿:“我要找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妈妈:“他又不是外国人,怎么会没有共同语言7“  相似文献   

13.
张书省 《今传媒》2003,(6):30-31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执著于新闻事业,创造新闻辉煌,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途径。 也有一些人认为,我没有“三贴近”,也照样可以写稿,可以采访,有的作品还得了奖:还有人觉得,市场经济新闻竞争那么激烈,哪儿有时间去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这不白浪费时间么?如此云云,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关于编辑要不要改稿,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要改,一种认为不要改。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编辑不改稿行吗?”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编辑就是要改稿。这当然是主张编辑要改稿的。主张不要改的,又有种种说法。有的说,编辑不要改稿;要改,让作者自己改去。也有的说,名家的稿子编辑不要去改。同是认为不要去改的,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名家哪儿会有错儿,所以压根儿用不着去改。一种认为名家也难免出错儿,可是你不要去改他的。你改了他的,他还会以为自己本来就不错呢!这对名家没有  相似文献   

15.
一 1990年底的一天,胡德海大胆地跨进了学校领导办公室。他向领导报告:“建议咱们学校办张校报!”他以军人特有的干练简洁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设想。“谁来办?”领导问。“我!”他望着领导,领导也仔细端详着他。他明白,领导是在问他:“你这个毛头小伙子能行吗?”他默不作声地从身上取下挎包,然后从挎包中掏出一叠烫着金字的获奖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近年来从事  相似文献   

16.
繁体字的“戱”字,由“虚”与“戈”组成,就是用虚假的戈对阵之意。就是说,“戯”是要在舞台上对阵战斗,不对阵,没有冲突,也就构不成“戱”。 戏剧家陈白尘说了一段很形象的话:“有一个人突然掉进一个很深的陷阱,他为了活命,就千方百计搏斗,这个挣扎搏斗的过程,就是戏。他如果是个很值得同情的人,他最后终于胜利了,就是喜剧;失败了,便是悲剧。陷阱,是个比喻,是指一个环境、一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圈里转悠了25年,圈里圈外许多人认识何加正。他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因为他1.82米的大个子,走到哪儿都是“鹤立鸡群”;二是因为他寡言少语,与“伶牙俐齿”的同行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其实,熟悉何加正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宽厚随和,喜欢思索,埋头干活的人。 何以“高出一筹” 作为一个资深记者,写出几篇好作品也许不算太难,难的是经年累月在一个领域里埋头耕耘、深入开掘,写出一大批有见地、有影响的好作品。 从1974年大学毕业来到人民日报社至今,何加正始终没有离开过农村报道这片沃土,他参与了农村改革报道的全过程,是从事农村报道时间较长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记者之一。 农村改革初期,许多理论问题似是而非,没有现成答案,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局面非常复杂。何加正怀着对中国  相似文献   

18.
王莉 《传媒》2003,(5):47-48
杨柳似乎格外受到命运女神的垂青,当年还没有走出广院的校门,就幸运地坐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那把令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座椅上。 杨柳不负众望,凭借自己端庄大方的形象、温雅平和的气质、训练有素的播音、勤勉谦和的态度,很快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同时,他的稚气和年轻也为屏幕前的观众带来了一缕清新。 大家开始询问:“这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是谁呀?”后  相似文献   

19.
千金不换的传家宝 郑文龙,是一名退休职工,家住南京市建邺区江湾社区,和老伴周秀芬育有一儿一女,2012年和女儿一家共同迁居到江湾.在此之前,也搬过几次家,但他那精心搜集整理长达40年的家庭档案资料却从来没有弄丢或损坏一件.这些家庭档案资料,被郑文龙夫妇称为“家宝”.家搬到哪儿,他们的那些“家宝”就跟随家迁到哪里,“家宝”成了全家学习、工作、生活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20.
采写“老舍之死”,第一个要找的受访人自然是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絮青。 傅光明:老舍去世前一天,从文联回家以后没跟您说过什么吗? 胡絮青:什么也没说,他自己觉得那500多人没有他,700多人也没有他。全国文联斗田汉、夏衍,也没他,所以他才给文联打电话要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