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竞争的社会、浮躁的环境,需学会坚守寂寞.威廉·冯·洪堡的大学寂寞观对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颇有启发借鉴价值,有助于高校找到从寂寞之累走向寂寞之乐的道路.为此,要培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爱岗、澹泊、勤业、奉献的敬业精神,追求"心无旁骛"境界;要对大学生进行寂寞养成教育,追求心灵的宁静,让寂寞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2.
寂寞是远离人事纷争,追求宁静、独立和孤独的生存状态。大学中的寂寞用来表示大学中师生学术生活应该持有的态度与生活方式,包括独立思考的态度和能力、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不为外界名利因素所左右的宁静与恬淡、对学术强烈的兴趣和激情。寂寞与大学精神紧密联系,寂寞有益于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寂寞有利于大学学术探究,使学者潜心于不求事功的理性及学术活动;寂寞有利于大学独立自治,使大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实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为来自大学之外的各种力量或利益所左右。  相似文献   

3.
大学寂寞的内涵是指大学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自身的追求和规律自由发展;大学教师保持宁静、闲达的心态,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学生潜心于知性的增进,静心于德性的修养.大学寂寞对于大学的自治、高深学问的研究以及德性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的功利化和过分世俗化的倾向使得大学保持寂寞时遭遇到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4.
大学寂寞的内涵是指大学与现实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按照自身的追求和规律自由发展;大学教师保持宁静、闲迭的心态,追求科学本身的目标;学生潜心于知性的增进,静心于德性的修养。大学寂寞对于大学的自治、高深学问的研究以及德性修养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大学的功利化和过分世俗化的倾向使得大学保持寂寞时遭遇到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5.
寂寞与自由如同学术的两翼,是洪堡大学观的基本组织原则。从中世纪大学到19世纪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寂寞与自由是一个渐变传承的过程。中世纪的教师、学生及大学在寂寞与自由方面均有独特的表现。及至柏林大学,洪堡将寂寞与自由并存论述。柏林大学对寂寞与自由的践行实施,为我国当代大学及学生、学者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寂寞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学术史上,寂寞与学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寂寞与学者的联系甚疏.学者的使命决定了寂寞是其本真的生活方式之一.当今纷扰的社会环境与异化的科研环境,使学者守护寂寞遭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学者心存大志,心无旁骛,追求深刻;社会提供一种民主的氛围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大学内部构建一种清幽淡雅的学术环境是学者守护寂寞三个必须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有道是:"自古才情多寂寞,从来高处不胜寒."艺术大师的寂寞,如冰山上闪烁的微光,美好而又清冷. 众所周知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早年备受冷落,晚年盛誉加身,构成了他传奇的艺术人生.齐白石视绘画为"寂寞之道",这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和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8.
<水调歇头>是苏轼心灵历程的形象写照.词的上阙以月为引,集中写词人内心的寂寞;下阙则写词人如何摆脱寂寞,在现实的人间生活中获得自由与超越.将儒家精神和佛道思想打通,既不执著于人生,又不离弃人生,而是在平凡多难的人生中寻求对人生的超越,是词人能够走出寂寞而获得内在的生命自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邢台学院学报》2016,(1):135-137
陶渊明远离了当时舆论与风尚的激流与漩涡,而过起一种"闲居"或"隐居"生活,所以"闲"是他生活的常态,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心有常闲"。"闲"自然指生存时间的"闲暇",更多是指生活心态意义上的"悠闲"。虽然他很"悠闲",但是也时时流露出"闲居寡欢"的几分"寂寞"。但是陶渊明的"寂寞"是一种"风流",反过来也可以说,陶渊明的"风流"是一种"寂寞"。也可以说"寂寞"是"风流"的土壤,而"风流"是"寂寞"的花朵。陶渊明"寂寞"与"风流"的内核是"逍遥自闲",而"逍遥自闲"是一种"傲然自足"的诗意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0.
寂寞百合     
6月23日晴 有一种心情叫寂寞,有一种体验叫自由,寂寞的自由,是人生难得的享受。 一个人看着日出,倾听着林间的鸟语,漫步于花间小道,是一种寂寞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寂寞百合     
6月23日晴 有一种心情叫寂寞,有一种体验叫自由,寂寞的自由,是人生难得的享受。 一个人看着日出,倾听着林间的鸟语,漫步于花间小道,是一种寂寞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象牙塔"的庇护下保持着学术独立、自治、自由的历史传统,并长期徘徊在社会的边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会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大学面临一系列难题:大学究竟要不要走出象牙塔?假如要,该如何走出象牙塔、如何保持其基本学术价值?。对于这些问题,博克认为大学既要坚守象牙塔,又要走出象牙塔,更要超越象牙塔以维持两者的平衡。对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寂寞是德国古典大学观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了大学活动得以进行的组织制度。在今天,对这个古老的价值观进行讨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什么会想到以《寂寞》作为专辑名? 关喆,其实这张专辑之所以取名《寂寞》是缘于我这几年观察周围人的状态,包括我自己的心情积淀,我发现“寂寞”其实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一种状态。这张专辑的10首歌曲也是十种不同的“寂寞方式”,我希望大家听了这10首歌曲之后,能找到走出寂寞的答案和出口。  相似文献   

15.
董阁 《新读写》2009,(6):21-21
走过寂寞的河流,一个人心里便会淌着对世界的认识和种种感悟,对自我方向的思索和坚守,以及对待生活沧桑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2005,(11):49-49
要知道寂寞总是难免的,不成熟的人寂寞过后会更寂寞,成熟的人寂寞过后会更成熟。如果你真是到了寂寞难耐的地步,就试试我们的方法吧,但愿能够帮助你:  相似文献   

17.
在大学职能观视角下,西方大学理念经历了三大历史演进阶段,并形成相应的三种典型理念:具有英国牛津大学传统的"教学型"理念、德国柏林大学传统的"研究型"理念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服务型"理念.同时,每一历史阶段的大学职能新理念都是对过去理念的拓展和有机结合.因此,21世纪的大学理念要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同时分清主次,把握好大学理念的主旨,勇于承担大学应有的社会职能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面对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的趋势,大学应准确定位,明确办学宗旨,坚守传统大学先进理念,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创新发展思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文以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背景,对大学理念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倡导坚守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提出了凸显精英文化与彰显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大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美是寂寞的     
美是寂寞的。险峻山谷中的幽兰,茫茫戈壁滩上的胡杨,深山里的大树……它们无须世人廉价的恭维,在亘古不变的坚守中,铸就自己无言的美丽,让历尽艰辛才得以来到它们身边的人,看得肃穆起来,看得心碎掉.  相似文献   

2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家身上这样深刻地刻下了寂寞的痕迹,从成人,到学生。生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似乎都有太多孤独的理由。然而,我们还是要告诉你,其实寂寞,可以是一种伤痛,也可以是掉在牛顿头上的苹果。是苦是甜,在于你用怎样的心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