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今年寒假,我读了《格列佛游记》《好朋友是一辈子的天使》《淘气包埃米尔》《我不是完美女生》等书籍,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不是完美女生》。这本书不但告诉我们怎样治愈心灵上的"肿瘤",而且还教会了我怎样来完善自己。嫉妒的力量几乎超越了我们的想象。乐多多小学转来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生——郝彩儿,她初来乍到就轰动了乐多多小学,成为乐多多小学的"校花",容貌当然"像  相似文献   

2.
生命,一条昂首向前的小溪,一幅永不褪色的字画,一束七彩斑斓的阳光,它的美丽如同一本读不完的书。——题记阅读《阅读与作文》2006年第5期《生命承受的美丽》让我再次品读生命。作者文笔独特,告诉我们了一个平凡而真实的人生故事:一个女孩从小到大一路被书陪伴着,走过来的过程。是书,教会了她爱憎分明;是书,教会了她乐观向上;是书,教会了她勇于追求;还是书,教会了她去克服所有的障碍。其实,自己不也是这样的女孩吗?一本本书,让我看见了一个个灵动的生命,折射出一段段或喜或悲,抑或是悲喜参半的人生。它们让我快乐,让我感动,有时甚至不能自己…  相似文献   

3.
浓浓诗韵     
我是家中名副其实的"书呆子",只要一有空,我就会手里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这不,我又看上一本书了,它的名字叫《中华经典日日诵》。学校规定每天上午第一节、第二节课课前都要诵读五分钟的《弟子规》或古诗词。每当诵读古诗词时,我总会多读上好  相似文献   

4.
正"风风火火闯九州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袜子破了接着补哇,嘿、嘿,咱该节省时就节省啊……"听,姥姥又在唱她自己改编的那首"节省歌"啦!上次,我去姥姥家时,小弟小妹都在,姥姥也在笑着搞卫生。晚上,我正在看《哈利·波特》时,忽然听见"狮子"大吼:"水  相似文献   

5.
<正>一、知晓内容,明确方向1.复习。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读题)。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笑源的姥姥,她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手中的剪纸栩栩如生。她心地善良,广结善缘,为乡亲们剪得最多的窗花是什么?(喜鹊登枝)而她为"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牛兔图)(板书:牛兔图)2.过渡。这是一张张饱含温情的剪纸,这节课,我们就跟着文字感受我和姥姥之间的祖孙情。(板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有一次,我正在看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西游记》,这时正播着孙悟空大闹天空的热闹场面,我看了真是大快人心……突然妈妈让我给她洗澡,我听了,立马不假思索地回答:"妈,没功夫,没看见我正忙着看电视呢吗!"说完后,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了《弟子规》的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突然想到:"上  相似文献   

7.
睡前两本书     
刘洁 《学前教育》2021,(4):22-23
每天睡前讲两本书是晴天跟姥姥和妈妈的约定,这已经成为她生活秩序的一部分。两本书讲完后,她很快就会安静地入睡。然而,这个约定因为太太(晴天姥姥的姨)的看护被打破了。那天姥姥不在家,太太看晴天午睡,讲完两本书后,晴天说睡不着。于是太太又拿出来书继续给她讲,直到讲得自己口干舌燥,晴天也困到了“秒睡”为止。  相似文献   

8.
叶倾城 《教师博览》2013,(12):31-31
<正>那时,我女儿小年三岁吧,有一天露出很苦恼的样子,沉思默想——《一只丑小鸭的悲剧》里如是说:"小孩子就不应该沉思默想。"姥姥问她:"年年,你想什么?"她很伤心地说:"我不漂亮。"姥姥吓一跳:"谁说的?"她说:"老师说的。"姥姥吓了更大的一跳——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对孩子品头论足吧,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哪个老师呀?她是怎么说的?"小年说:"老师说:‘某某,  相似文献   

9.
我很早就听说过有《弟子规》这本书,却从未看过。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去逛书店,偶然看到一本,翻了几页,立刻爱不释手。我发现这本书语言平实,道理简单,包含了孩子日常生活应遵守的各种规则。我如获至宝,当即买下了,决定回家好好研读。  相似文献   

10.
正昌黎县第三中学推行经典诵读进程中,诞生了好多"段子",比如某位教师半夜三点从床上坐起来,喃喃地把《弟子规》背了一遍,妻子斥其"诈尸";一把手侯校长声称可以把《弟子规》倒背如流,某老师不信,两人打赌,侯校长赢了一顿饭;诵读汇报会上,某位教师抢着表白道:"背了这《弟子规》之后,我觉得我像个人了"……谈起经典诵读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昌黎三中的校领导、老师都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11.
<正>读倪萍的《姥姥语录》是我第一次读倪萍的书,感觉她的文字像她的主持风格一样,质朴无华、饱含深情,又亲切谦和、实实在在。倪萍的《姥姥语录》是一本讲述99岁姥姥人生智慧的书,通过与自己生活了50年的姥姥那些平凡生活中说出的富于人生哲学意味的生活话语,倪萍串联起了一部不一样的情感散文著作,亦是一部不平凡的哲理散文著作。姥姥的语录都是来自于生活的"大白话",平易自然,甚至带着些乡土气息,但却是无数个普  相似文献   

12.
<正>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对倪萍,人们会脱口而出:"著名主持人!"对这位主持人来说,姥姥是她的至亲。姥姥疼爱着倪萍,倪萍依恋着姥姥。姥姥去世后,想念灌满了倪萍的心房,她在记忆中反复寻找姥姥昔日的身影。思念与回忆,共同孕育出《姥姥语录》。姥姥语录,顾名思义,记录了姥姥的"家常话"。然而,"家常话"绝不意味着"平常"和"普通"。倪萍说:"姥姥走了八年了,我依然想念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80后的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生活,热爱我的职业,总是被身边的朋友和同事评价为"乐观、倔强",是的,这是我的特点,我也喜欢这样的自己。不过,当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必须要提到一本书,是她让我拥有了这样的特质。这本书就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Gone with the wind)。我和《飘》结缘于中学时代,是因为一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个学期以来,每周四的下午,我们国学实验班的老师都要在李校长的组织下集中学习《弟子规》等国学经典教材。肖陈颖老师的教育方法让我感受很深,她建议我们,当别人帮助你、指出你的错误时,请对帮助你的人说:"谢谢您帮助了我,指出了我的错误之处,让我有机会提升自己的品质,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这句话,  相似文献   

15.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有学者翻出了《弟子规》的前世今生。清代文献研究者黄晓丹说:"《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弟子规》在作者死后一百多年才被人们注意到。所以现代宣传中说‘古代出现了那么多贤人君子,写下那么多唐诗宋词,都是因为古人从小读《弟子规》’这是不合适的。"人文学者孙虹刚说,《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的确是清朝顺治年间的人,这位老先生当年自己办私塾,写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关于女人》一书是冰心先生不同于《小桔灯》和《三寄小读者》的作品集。这些文章先是由她署名"男士"在刊物上发表,然后结集成书。在这本书中,冰心以男人的视角和口吻,以自己熟识的女子为原型,写了不同国度、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女人故事。这本书是我还在读师范时沉浸捧读的,坦白  相似文献   

17.
正周末,我带女儿念孜一起回老家探亲。晚饭过后,我对她说能不能今晚去陪陪姥姥——念孜的姥姥曾经用心养育过她两年,对念孜格外疼爱。晚上姥爷在市里,只留下姥姥一人,似乎太孤单了。念孜看起来有些不情愿,她眼睛不看我:"你做决定吧,你让我怎么样都行。"看她这样,我便心软了,"你自己做主吧,我也不强求。"听我这么一说,她嗓门一  相似文献   

18.
"球形"姥姥     
说起我姥姥,我可是能滔滔不绝地说上那么一阵子.人们都说出了名的人要是有多种才能,这叫"球形"人才.而我姥姥就是这样的人,我管她叫"球形"姥姥.因为我姥姥也可算是个有多种才能的人.她不但有"三瘾",还有"三绝"呢.……  相似文献   

19.
我的母亲     
关于我的母亲,我写的不少了。20年代初期,在美国写《寄小读者》时写了她;30年代初期,她逝世后,我在《南归》中写了她;40年代初期,我以“男士”的笔名写的《关于女人》这本书中写了她;同时在那时候,应《大公报》之约,再写《儿童通讯》,在“通讯三”中又写了她。这些文章在《冰心文集》中都可以找到,也可以从这些文章中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我想,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的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当然也有例外)。但是母亲离开我已经57年了,这半个世纪之中,我不但自己做了母亲,连我的女儿们也做了母亲。我总觉得不但我们自己,也还有许多现代的…  相似文献   

20.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看到这几句话,大家一定觉得很熟悉。不错,这几句节选自我们每天都在读的《弟子规》中。 我读过《三字经》、《干字文》和《弟子规》,觉得最好理解、最精炼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所有的内容,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