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说之一。故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雨果只用了一本书——《悲惨世界》便为我们讲述了法国跨越半个世纪的画卷:滑铁卢战争的惨烈,法国低等人民的辛酸生活,法国大革命的壮阔……每一个篇章的描述都是那么的真切入微,让我们能够真切地体会贫苦人民在法国社会底层边缘挣扎的生活。一个重累犯冉阿让,一个妓女的私生女珂赛特,还有一个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马利尤斯构成了整部《悲惨世界》的核心。人们将这部书评价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此次节选来自《悲惨世界》珂赛特部分的第四个章节,讲述了珂赛特在德纳第夫妇魔爪下的童年以  相似文献   

2.
一、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在雨果的创作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这部作品起意于青年时代,到流放时才完成;它是整整三十年思考和多年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悲惨世界》不仅是雨果规模最大的一部探讨社会问题的长篇小说,而且是作家整个思想和艺术发展时期的总结。《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上半叶法国人民生活的长篇史诗,表明雨果特别关心当代生活,同情普通人民,憎恨社会不公平。  相似文献   

3.
世界名著《悲惨世界》续集《珂赛特》中译本已与读者见面。这是一部既继承了《悲惨世界》的风格又成功塑造了一系列新文学形象的优秀作品。它在关于诚实、正直、自由和探求社会公正的宏大主题下,把十九世纪法国的动荡历史与以珂赛特和马吕斯为代表的上至皇帝下  相似文献   

4.
大师小传维克多·雨果(l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诗人。19世纪前期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一生创作的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成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辉煌的遗产。雨果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的主导思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其中《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5.
《悲惨世界》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书中不同的人物反映了当时法国各个阶层人民不同的命运与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与上流社会相互吞并、排挤、倾轧的丑恶现象,歌颂了人性的善与美。故事发生在法国大革命前夕,主人公冉·阿让由于偷了几块面包而沦为苦役犯,过了19年的铁  相似文献   

6.
雨果:浪漫主义的领袖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法国最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 法国文学史上最具才华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是雨果最著名的小说。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1827年发表历史剧《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提出了系统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  相似文献   

7.
严玫玫 《考试周刊》2013,(61):14-15
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重要作家,《悲惨世界》是他于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本文通过透视小说中三种不同处世态度的人生路径,发现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中几乎无人幸免,据此进一步剖析深层原因,从新的角度解读出这本巨著突出的历史意义和闪耀的人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短诗美国一家文学出版社的刊物曾发表过一篇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成功地揭示了生活关系的方方面面是何等地错综复杂,意蕴深邃,耐人寻味。短信法国大文学家雨果写了一封信给出版商,询问《悲惨世界》出版情况,全信只有一个“?”,出版商的回信也只有一个“!”。两个标点符号分别把  相似文献   

9.
维克多·雨果(1803—1885)是法国十九世纪的伟大作家,资产阶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的代表作品长篇小说《悲惨世界》被誉为“社会的史诗”,一百多年来各国竞相把它翻译出版,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环画,在世界广泛流传。这部巨著得到众多名家的热情赞赏。获得广大读者和观众的高度赞扬。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它是当时法国最优秀的作品。我国伟大作家茅盾说,它“有《战争与和平》那样宏大的气魄、那样多方面的生活描写。”《悲惨世界》为什么能够得到进步作家这样高度的评价,能够历久不衰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呢?这除了它具有深刻反映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政治生活,同情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批判和控诉资本主义法律和道德,歌颂人民的革命斗争,把人道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结合起来的思想内容之外,也与它所特有的艺术风格是分不开的。那么《悲惨世界》具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呢?具体地说,它是浪漫主义杰作,还是现实主义典范呢?多年来,国内的外国文学评论家说法不一,外国文学教材的提法也不同。本文试图通过维克多·雨果所处的时代特点,它的艺术风格,以及《悲惨世界》本身的特色,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导读】雨果(1802—1 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他久负盛名的杰作。1861年,雨果完成了他生命中最恢宏的小说《悲惨世界》。这部被称为黄钟大吕之作的名著,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叶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在近130万字的巨著里,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承载着雨果对19世纪法国社会最犀利的批判,对人类最深沉的悲悯。在他的笔下,苦役犯容瓦让传奇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洒满了人性与道德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某出版社后,过了好一段时间还不见出版,于是就给某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极短,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这两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只用两个标点符号,就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雨果先用问号,是在向编辑询问《悲惨世界》是否能出版,为何这么久还没消息。再用破折号表达期待编辑给以回答和说明缘由的心情。编辑回信中的感叹号表达了对《悲惨世界》的赞叹及肯定出版此书的态度。又…  相似文献   

12.
张晓华 《初中生》2007,(7):72-7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他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1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是著名的经典名作,当再次重读的时候,它会引起我们对人性的本质和当代社会许多问题的思考。同时,它也会让我们对人性的本质产生了一种崭新的认识。此文通过分析和论述,揭示《悲惨世界》带给我们的三大现实意义;从而阐明对人性本质再认识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互动阅读] 开考之前 “当当当,当当当”下课钟欢快的敲着,忽然听见一位同学喊道:“‘悲惨世界’来临了!”(《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名作,这里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是为什么?)——一想,原来是下节课要进行语文测验。  相似文献   

15.
据媒体报道,今年2月26日是法国大文豪雨果诞生200周年纪念日。法国政府已决定:将今年定为“雨果年”,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 1852年底,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反对路易·波拿巴(拿破仑的侄子,被称为“小拿破仑”)称帝的起义而被迫离开法国。雨果在长达19年的流亡生活中,写作了许多作品,其中,长篇小说《悲惨世界》  相似文献   

16.
张晓华 《初中生》2007,(21):72-73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  相似文献   

17.
【导读】雨果(1802—1 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道主义精神的代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是他久负盛名的杰作。1861年,雨果完成了他生命中最恢宏的小说《悲惨世界》。这部被称为黄钟大吕之作的名著,全面反映了19世纪前半叶法国的社会、政治生活,描写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在近130万字的巨著里,一幅幅真实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承载着雨果对19世纪法国社会最犀利的批判,对人类最深沉的悲悯。在他的笔下,苦役犯容瓦让传奇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洒满了人性与道德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逻辑和宗教之融合──试论《九三年》主题的文本思路郑敏雨果是法国19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小说创作是他非常重要的文学收获,他所写的最后一部小说《九三年》又有着特殊意义。在这部作品中,雨果把自己在《悲惨世界》中着力表现的思想作了更加明确集中的阐述,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雨果小传     
维克多·雨果,法国诗人、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为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贡献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雨果出生于1802年,当时正值拿破"仑帝国的鼎盛时期。祖父是一位普通的木匠,父亲则是共和国军队的军官。雨果天资聪慧,喜欢读书,9岁开始写诗;15岁写的《读书乐》就受到法兰西学士院的奖励;20岁时因发表诗集《颂歌与杂诗》,获得国王路易十八赏赐的年金。1830年7月…  相似文献   

20.
法国人说: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雨果,照亮了法兰西的天空。剧本《克伦威尔》《欧那尼》《国王取乐》,诗歌《心声集》《秋叶集》《东方集》,评论《小拿破仑》《惩罚集》《凶年集》,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一部部赫赫有名的作品,就像一块块坚实的基石,不仅确立了雨果在法国文坛精神领袖的地位,也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崇高地位。维克多·雨果生于1802年2月26日,16岁因诗名显赫当选图卢兹学院青年院士,23岁被授予国家骑士荣誉勋位,40岁当选法兰西研究院院士,44岁又当选院长,位列贵族院议员、制宪议会议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