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世纪以来,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寒地黑土文化为依托,依靠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典型的民俗文化,塑造了一个个具有鲜明特征的女性形象,这对传播地域文化,对大众了解东北农村、了解东北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通过对东北农村题材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分析,可以发现她们在展现东北女性特有的性格特征的同时,在人物塑造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找到女性塑造上存在的不足,对于丰富和完善东北农村剧中女性形象和提高东北农村剧的整体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在塑造社会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热播电视剧《春草》中春草的形象进行分析,说明电视剧中塑造的坚忍女性从根本上看是背后作为话语主体的男性对女性的期待,男性话语主体通过话语权把女性的牺牲转化为天然的、主动的“心甘情愿”付出,内化受众使其相信这种坚忍品格是女性应有的美德,进而为广大女性树立楷模,而现实生活中女性真正的需求却被无情地边缘化.甚至无从反应。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置入式广告具有受众数量庞大、传播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双赢等优势。在电视剧《丑女无敌》中,置入式广告有了新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更具美感的表现手法、更为新颖的置入技巧、更具效益的时间加强。从大众传播模式和融合营销传播模式对电视剧置入式广告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发现其运作规律,为我国电视剧置入式广告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在现代社会具有独特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神话"建构功能,其中的女性叙事就显示出影响社会秩序建设、规范女性自身形象的深刻文化制约作用.通过对1990年、1999年、2009年三部在当时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电视剧文本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清晰地勾画出新时期电视剧女主角形象变化的轨迹.<渴望>中的刘慧芳自我意识缺失,是传统道德女性的范本;<牵手>中的夏晓雪身上交织着传统性与现代性,彰显了知识女性在经历社会角色困惑后日益苏醒的主体意识;<蜗居>中的郭海藻则是物欲至上的世俗价值观念背离传统伦理道德的极端典型.女性形象的嬗变历程既表征着社会变迁带来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化,也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演变,从而呈现出丰富的文化镜像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荧屏,其原因在于其小品化的叙事,贴近农村生活,塑造了平实自然的农民形象,注意突出地方特色文化。但农村题材电视剧也存在着故事情节过于夸张,题材内容重复化,有的人物形象塑造过于平面化,一味追求土味带有庸俗化色彩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东周列国志》作为我国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重要作品,在1995年被我国电视剧艺术家改编成为电视剧《东周列国》。该剧主创者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富于创新精神的改编式塑造,通过剧中史实的有机融入、人物活动的适当虚构、人性化的深入开掘、女性形象的别样塑造等艺术手法使这些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立体,较好体现出文学改编创作中忠实性原则与创新性思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众多家庭伦理电视剧的热播,塑造了大量经典的女性形象。近期播出的《辣妈正传》深刻地探讨了当代女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成功塑造了两个为人妻、为人母的辣妈形象,极具研究意义。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女性在大众媒介作品中的形象建构、女性意识表达、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束缚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深层次审视《辣妈正传》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和所传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说《红高粱家族》与电视剧《红高粱》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艺术文本。电视剧编导采用以重构式为主、建构式为辅的改编方式,在大体尊重小说原著创作意图的基础上,从叙事手段、人物形象到情节运用、人物语言等诸方面,都进行了艺术重构,电视剧与小说相比产生诸多变异。产生变异的原因可从艺术媒介本质的差异、创作主体的艺术修养特长与兴趣、时代文化影响以及受众心理与爱好等方面考察。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视剧、电影以及音乐等这些生活娱乐节目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使得它们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近年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的发展越来越好,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起来,文章分析了家庭伦理剧的概念以及家庭伦理剧中一些主要的女性形象,详细讨论了家庭伦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0.
叙事视角是叙述者采取的态度、立场、角度和倾向性,直接关系到叙事本文的情节结构乃至主题阐释策略。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是一种以女性观众为收视主体的日常生活叙事艺术,从女性视角出发建构当代女性形象自然而然就成为最主要的诉求。然而,传统的男性中心意识早已积淀成一种深厚的集体无意识,参与着一切文本的建构,为女性叙事构筑了一道道厚重的历史藩篱与话语困境。所以,寻求与男性视角叙事进行平等对话的机制,创造出更契合时代、更富含人文精神的新女性形象,是当代家庭伦理电视剧创作亟待解决的美学课题。  相似文献   

11.
从级数、函数列的收敛理论出发,建立数项级数和函数项级数的收敛理论,即数项级数的收敛归结为它的部分和数列收敛是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就是从级数收敛的定义出发来分析和探讨级数收敛的概念的.  相似文献   

12.
整个级数的理论,可以分为判敛理论与运算性质理论两大部分.从级数基本理论出发,建立级数和函数项级数的收敛理论,即数项级数的收敛归结为它的部分和数列收敛是数学分析(高等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就是从级数理论基本定理出发来分析和探讨级数收敛的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利用时间序列及其伴随序列的信息来获得最佳预测的方法。通常,伴随时间序列是输入时间序列,如果输出的变化趋于输入变化之所料,则称伴随时间序列为输出时间序列的“导前指示器”。  相似文献   

14.
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是高等数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本文运用几个初等函数的展开式及相关知识,对幂级数的和函数的求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求幂级数的和函数的一般步骤,并介绍了利用幂级数求常数项级数的和的步骤.  相似文献   

15.
境外电视剧有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如美剧的多元化题材、扑朔迷离的剧情与美式诙谐的恰当结合;日剧细腻唯美的风格和单元剧的形式;泰剧中复杂多样的感情因素和活化电视剧播出形式等特色.中国电视剧应吸收境外电视剧的有效元素,并将这些元素进行本土化改造,避免移植中的"山寨"风.  相似文献   

16.
设f(x)在区间[a,b]上满足Dirichlet充分条件,则f(x)在[a,b]上既可以展开成正弦函数,也可以展开成余弦函数。  相似文献   

17.
幂级数的和函数在其收敛区间上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质。即:连续性、逐项可积性和逐项可微性。文章把连续性和逐项可积性推广到幂级数的收敛域上,并给出幂级数逐项求异与逐项积分后得到的幂级数与原幂级数收敛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电视情节系列剧在美国荧屏上的受欢迎程度相当于中国的电视连续剧,但是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并不为中国观众所熟悉.美国情节系列剧作品在叙事上全面体现了美剧叙事艺术的精髓.对美剧叙事背景、叙事题材、叙事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探索我国电视剧制作的创新之路才是我国电视剧走出困境不断发展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9.
The debate on the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is a recurrent topic 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search results remain inconclusive, pointing to a lack of evidence to decide on the relevance of the selection by schools of a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Studies also point to difficulties in comparing textbooks. Recently,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on student learning, the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mediating variables between the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and the enacted curriculum is stress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one such mediating variable: teachers’ view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Views of a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of 814 teachers and mathematics performance results of 1579 student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s point out that, with regard to teachers’ views of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the question ‘Does it really matter which mathematics textbook series schools choose’ has to be answered positivel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调和级数是一个具体的、重要的数项级数,在级数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给出几种证明其发散性的不同方法,这对于熟悉调和级数,理解级数敛散性,掌握级数敛散性判定定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