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左翼文学包括社会文学、社会主义文学、劳动文学、无产阶级文学以及战后的新左翼文学,其中的社会文学可以称为左翼文学的滥觞.《妾的半生涯》是一部自传性质的社会小说,描写的是明治时期声势浩大的自由民权运动,小说中的主人公山本节子是现实中福田英子的分身.小说中节子由于受到自由民权思想的深刻影响,抛开世俗规范,历经多重苦难,终于勇敢地走入社会,为寻求女性的解放而不断摸索、斗争,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本文以《妾的半生涯》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文学的角度出发选取文学性和斗争性两个维度对其特质展开探究,尝试阐明作品的文学特质,并揭示禁锢在明治时期封建伦理樊篱中的日本女性女权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
明治时期日本兴起欧美浪漫主义风潮,日本女性作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文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胆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第二,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既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又间接隐喻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情感与追求;第三,作品细腻的笔调和娓娓道来的节奏,表现出"闺秀文学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海滨故人>是一部最早以女性视角去反思"五四"思想启蒙的悲情小说,它以五位新女性卷入男性"婚外恋"的不幸遭遇与情感伤害,深刻地反映了新女性对于"恋爱自由"的思想困惑,以及她们对于男性启蒙话语的重新认识,进而传达出新女性欲求自立却难以自立的痛苦心声.这部作品文本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是"五四"新女性对于男权话语的理性批判:女性解放是男权话语的时代产物,是男性欲望强烈释放的激情言说;女性解放不是解放女性自身,而是解放男性压抑的生理本能.正是由于<海滨故人>表现出了女性觉醒意识,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东北现代文学中有许多表现城市知识分子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生长在或走进城市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和生活。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在时代的变迁中,在城市的旋涡中,在帝国主义侵压下的觉醒与抗争、痛苦与挣扎、逃避与无奈、困惑与沉沦等种种心态,表现出东北现代社会时期城市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与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5.
《觉醒》中的困惑——兼评肖邦的女权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女权主义作家肖邦的思想充分体现在她的作品《觉醒》中主人公埃德娜身上。埃德娜对自身存在有着种种觉醒及其觉醒后的困惑。在男权为中心社会里 ,女性追求独立与解放几乎是不可能的。肖邦在母性价值观念、婚姻对女性自我发展的限制方面也提出质疑 ,但她无法解决女性自身存在与自身解放的悖论 ,尚未认识到 ,妇女解放不是女人自己的事情 ,而应是全人类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少年时期的芥川龙之介不但在精神思想上受到明治时期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先驱的影响,同时也身体力行创作出一篇篇追赶时代潮流的文章。其早期的几篇戏曲创作体现出他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认识,中学时代著名的《义仲论》中有对革命义士的讴歌与憧憬,而《猩猩的养育院》则表达出他对人道主义福祉社会的主张与向往,《日光小品》抒发其对劳动者的同情和赞美。因此,芥川龙之介是一位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7.
庐隐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文坛上的一位女作家,她的作品大多是以女性为题材。描写了一大批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而觉醒的知识女性,她们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走上社会,她们满怀激情,振臂高呼“女性解放”,大胆追求婚姻幸福和爱情自由,要求获得独立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并且积极探索人生意义。然而基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缺陷,她们觉醒后又再次陷入无限的困惑、迷茫中,苦苦挣扎而不得脱身。  相似文献   

8.
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是女性获得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前提,这种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日益彰显和确立,主要表现为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的觉醒;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彰显等方面。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时期呈现多种深刻表现,是时代造就的结果,是社会的催化与女性自身解放诉求的结果,对当今女性的发展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仍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樋口一叶作品《十三夜》《大年夜》中的父母形象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了明治时代在新旧思想的交锋中、社会制度的变迁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中西方两部女性觉醒题材代表作《莎菲日记》和《觉醒》。一方面,两部作品中女性角色的觉醒过程中展现出相同的模式,是进步与倒退、解放与孤立的并存。女性回归本真的向往受到男权社会的束缚,自我解放的过程也意味着自我孤立。另一方面,两部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觉醒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造成这种困境的社会和个人因素。对两部作品的对比分析体现出中西方女性觉醒题材作品的共性和不同。  相似文献   

11.
走不出这精神困顿——再读《废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先从文本角度来解读《废都》的男主人公庄之蝶,对其进行了社会背景及心理层面的剖解,再从贾平凹创作的角度入手,对庄之蝶这一人物何以出现在贾平凹笔下的可能性做出分析,来考察作品创作的意义及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悟出贾平凹先生创作的主旨在于体现那个时代面对思想文化、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的忧思与困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之中以及在这种强烈缺失性体验下渴望释放和难以释放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樋口一叶的代表作品《十三夜》中三位代表不同阶层的男性形象文学研究,探究了明治时期社会思想意识的转变,即追求男女平等、婚恋自由等。但小说依然揭示了带有浓郁色彩的封建男权思想仍占据着社会主流地位,这使得女性仍然无法摆脱封建统治的束缚,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依旧过着男尊女卑、不平等的痛苦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薇 《文教资料》2009,(16):14-15
宋代是一个思想相对解放的时代,宋代女作家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作品中抒写着她们心中的男性形象,表达着对不归男性的不满和爱恋,而且她们也大胆表达着自己对男性的审美理想.由于受魏晋人性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她们作品中的男性审美观念也以魏晋名士萧散俊逸的风度为尺度.  相似文献   

14.
二叶亭四迷的三部长篇小说,对作为时代殉道者的"多余人"、日本明治社会的官僚机构及其走狗以及日本近代文明,都作了十分深刻的批判,把二叶亭四迷的作品和明治维新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研究可知,其作品人物既是生活在社会历史的大舞台上,同时又是这个大舞台的一部分。即便他们在日本明治社会中撞得头破血流,除了说明他们自身无能之外,也同样可以表明其失败的命运实质上是由社会历史本身酿成的。二叶亭四迷小说创作的批判性意义即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15.
平原 《红领巾》2005,(5):115-117
“五四“时期女作家思想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在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性别的自认中将母性的价值档和地位遮蔽起来,在对社会和自身的反思中,她们的作品缺少对母亲角色的正确认识,这就意味着女性在对自身性别意识特别是母性意识的认定中存在着模糊性,至此女性的彻底解放就是虚妄.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虽然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但相对而言社会思想自由活跃,各种新学说涌现,甚至某些异端思想也得以流行。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本文以这个时期的重要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为考察中心,从该书中体现出来的幽默艺术,来一窥这个时代的思想大解放浪潮。  相似文献   

17.
夏目漱石的《心》这部作品揭示了明治时期文明开化与传统伦理道德间矛盾冲突下知识分子内心的孤独、纠结和痛苦。在日本盲目的近代化过程中,出现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重视国家利益的国权论思想和排斥国家主义,重视个性和自由的民权论思想。这部作品中的"我"的叔父、"我"的父亲和"先生"、"K"分别是这两种对立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文将通过对作品的解读分析来探究《心》中人物形象的对立,加深对其"明治精神"实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的精神追求和文学创作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文化现象。托尔斯泰的思想与创作中包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两个主人公身上体现着作家生命意识的不同方面:安娜是一个自我意识觉醒的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的形象;列文是一个探求生命意义,进行社会改良的形象。并且作品中涉及的其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着托尔斯泰强烈的生命意识。在托尔斯泰生命意识的探讨中,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现实,我们应该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并从不同层面来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中国文学进入了发现人和肯定人的时代。一大批作家以“个性解放”为主题,鞭挞和批判灭绝人性的非人道的封建专制统治,目的在于把中国人从麻木状态中唤醒,唤醒国民作为人的意识,呼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和地位。然而个性解放不能承担起人的解放的全部责任,个性解放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一批觉醒了的知识分子,遭遇了来自政治、经济、精神的苦闷等多种问题的困扰,普遍感到茫然、困惑甚至堕落。  相似文献   

20.
浪漫主义乐派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初.这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革命兴起,后遭到封建反动统治者镇压,陷入困境,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平等、自由、独立、博爱为思想基础,对于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文艺领域作家艺术家以厌世哲学为要求;迴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沉醉在个人的世界中,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于是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强烈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率先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它的影响下,也迎来了音乐艺术浪漫主义创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