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梦是现代散评议颇具探索、开拓精神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对女性成长发育和生殖生育等历程中的种种生命奥秘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散文是对传统的女性禁忌的颠覆,标志着女性自我的复归与生长,也是叶梦以其女性的独特体验为视点对男权文化的反观和挑战,这些散文呈现出一种新的女性美,也体现出作者积极的创造的生命哲学观。  相似文献   

2.
在冲击“身体禁忌”的勇敢的女性学之旅上,叶梦是当之无愧的先行。女性生存的内外积压下的心理焦虑,淬砺成叶梦对人生加倍积极的担当。她细腻地显现女人身体体验的快乐,热情讴歌女性生命创造的伟大,面对生存的虚无与荒谬,她强调女性人格独立的重要,显示了其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3.
世纪末女性散文随世纪末女性文学创作的潮头,以强大的话语势力和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女性特有的审视生活的角度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女性写作特有的新叙事状态和方式,言说自己,感悟人生,追寻“自我”,体认存在,使散文真正成为生命的划痕,情感的皱折。一方面,它确立了女性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它张扬了女性文化的生命化、个体性情感性特质,对女性文化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五四时期女性散文和十七年女性散文作为参照,考察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审美内蕴,指出新时期的女性散文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它主要反映在女性柔情的恢复,女性问题的反映以及女性生命的独特体验上。这对过去的女性散文有回归与超越两方面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末女性散文以写实的人生态度和近世入俗的“镜中关怀”,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强大的女性话语势力,言说“自我”,体认角色、感悟生命,使散文成为主体生命律动的外现和生命存在的划痕,体现出了生命意义的文化观照和世纪末文化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台港女性作家中.张晓风创作颇丰。她写散文.写历史剧,写小说.唯独没有写过诗。但她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充满了浓郁的激情、跳跃的文思.尤其是她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珍视使她的散文像诗一样意象鲜明、意境悠远。而小中见大的独特感受方式更使她的散文独具魅力.这种审美感觉的独特性来自于作家对生命之谜的执意追问和对人性美的弘扬。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代女性散文作为二十年代散文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感应着“五四”时代的脉搏,具有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作为一种女性书写,它从女性的独特视野,观照着社会人生与女性自我,以富有女性质感的语语,表现了女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以及审美追求,展示了一个真实而灵动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8.
叶梦从事散文创作十余年,其作品不仅受到许多著名评论家的赞赏,而且有比较稳定的读者群。阅读叶梦的部分散文作品及有关评论后,我觉得叶梦散文的艺术魅力主要源于其对自我生命体验和各种人生感悟的深刻揭示,正是由于生命体验和人生观念的认同,在读者与作者之间架起了心灵沟通的桥梁。著名评论家刘锡庆先生将叶梦散文分为生命体验散文、诗化做文、山川游记散文、怀人散文四类,认为其中的生命体验散文最有价值。刘先生的这一看法是非常确切的。叶梦的生命体验散文大都收集在她的新潮散文作品集《月亮·女人》中。这些作品多以女性自我的…  相似文献   

9.
中年女性散文作家是当代女性散文的主力军,她们努力从自恋走向社会,走向人生,将个体的生命体验扩展到对人生、宇宙万物的认识,不拘一格地传达出了来自女性社会生活和内心深处自我的声音。她们的作品无论从主题、意境、视野、题材及写作形式上,都有了积极的拓展与尝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并得以在思想的裂变中走向现代,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散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五四”女性散文作为“五四”文学中独特的文学现象。它从女性视野出发,建构着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女性散文文本,真诚的体验、悲剧美的追求。悲剧美的追求、柔婉的风格以及独特的抒情结构与手段等,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女性散文以显见的性别意识,关照女性生命,表露女性自我身心的体验,感悟女性坎坷的人生与命运,思考和探寻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从各个角度反映出被人们歧视、冷淡的女性世界。女作家们努力争取女性表达与言说的权利,突破菲勒斯中心主义的束缚而博得了一片自己的天地。但是,女性在创作中容易陷于女性意识自我沉溺和因极端强化导致的再度迷失两个误区,从而成为了当代女性散文应该特别警醒的缺憾,女性意识将面临新的提升和突破。  相似文献   

12.
十年动乱结束后,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新人辈出,佳作纷呈.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五四”时期女性散文反封建、求解放的优秀传统,而且更多地深入观照女性自身世界,从而把女性散文创作推向了更深、更高的层面,使新时期女性散文得以崛起.对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发展轨迹与崛起原因进行梳理和探讨,对于宏观把握新时期女性散文创作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在散文中,以女性的视角,深刻揭示出女性自身的劣根性和女性在男权社会受到的精神奴役与创伤,并且在旧的价值废墟上为现代中国人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与之相适应,她也创造了女性散文的新的意象、叙述语调和结构模式,从而形成了具有女性特色的“私语体”式的女性散文话语方式体系,开创了女性散文话语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思想大解放、人性大反思的历史文化机缘,触发了一大批女作家对“女人无史”的历史过往和性别依附的现实境遇发起前所未有的追问、质询,她们醒悟到“跪下的女人才把男人当作天上的星”;她们以不可侵犯又勇于担当的先锋姿态,以不避艰难的承担生命分量的女性散文写作,为全体女性寻找着通往尊严的路径,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被讲述到女性自述的散文历程中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创作的独特意义,并简要剖析其生成原因;从文本中发掘出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精神特质,并指出作家的性别经验与文学的关系;进而指出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6.
粱英 《文教资料》2011,(23):18-19
女性散文以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思考力和细腻的表现力,关注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命题,体验人生、感受自然、评价历史、观照文化、探寻现实。本文以张洁的散文创作为例,论述女性散文的抒情个性。  相似文献   

17.
王虹艳 《红领巾》2004,(2):78-81
每一种文体的发展史都联系着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反照出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的变化.选择文体就是在选择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写作来说,选择散文这种文体就意味着女性主体面对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所坚守的先锋姿态;而在女性散文的终极意义上,则是言说方式与生命形式的等同,从而使散文写作超越文体限制,达到自由之境.  相似文献   

18.
女性文化散文突破了当代女性散文长期被拘囿于一己生活琐事和人生常态的偏狭视野,冲破了女性散文惯常的小感触、小哲理式的审美规范,对女性散文长期以来甜媚无骨、轻飘俗丽习气作了彻底摒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女性“新散文”在文体形式与精神向度上与传统散文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出现了自觉的对话性,塑造出一个更具有现代意识与反叛精神的叙述者主体形象,同时还将新时期后小说和诗歌领域中的创新元素运用于散文中,为散文创作拓展出更大的空间,但同时它又存在着种种不足。  相似文献   

20.
当下汉语散文在其发展形态上存在很多问题,复兴汉语散文,就必须重建汉语散文的新思维。本文结合女性散文的具体特征,从汉语散文的文体意识、宏观意识、语言的文化意识、性别意识与修辞系统等多个方面具体论证汉语散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