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潘家沣 《上海集邮》2003,(11):21-21
我收集蟠龙及其加盖邮票,特别喜欢收集带有清晰邮戳的旧票,因为它记载的邮政史耐人寻味,而其品种又远较集齐一套新票来得丰富。 在我的蟠龙及其加盖邮票集中,最少见的旧票是一枚盖有西藏察木多癸丑年邮戳的1分改半分加盖西藏  相似文献   

2.
综观奥运加盖邮票,自希腊1900年首次发行至1964年,只有20多个国家发行了30多套。七、八十年代发行也不多,但九十年代开始,发行就多了。在1996年纪念奥运百周年时,不少亚非国家还发行了加盖“样票”,如南非、斐济、塞浦路斯、蒙拉塞拉特等国。中国香港在1992年也发行了第24届奥运加盖开幕纪念小全张。早、中期的奥运加盖邮票一般都比原票珍贵,价格也较高,而后期的则便宜。  相似文献   

3.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首次直接飞越大西洋的航空邮运,纽芬兰于1919年两次发行加盖航空邮票,现在都已成为珍贵的早期航空邮品。 图1是纽芬兰首府圣约翰斯机盖戳销票的第一次加盖票首日封(1919.4.12),原票是同年1月2日发行的北美驯鹿图3分票,黑  相似文献   

5.
(三)曾有珍邮 幸存于世 红印花加盖票中,一种绿色加盖样票,极为珍罕,前辈赐以“绿衣红娘”的美誉。另外,民国初的“临时中立”加盖邮票46枚大全套及未发行“大中华地图样票”无齿12枚全套,柯斌早年均有收藏。这一实情以前不为世人了解,今予披露,以实邮史。  相似文献   

6.
周炜良在列文斯顿主编的《邮学季刊》1952年第1卷第2、3期中,用近20页的篇幅连载了《中国1897年印花加盖票》一文(图1、图2)。他认为这些用未发行的3分税票加盖形成的邮票颇为有趣,亦特别受集邮爱好者所喜爱,且不说其中产生了几种公认的稀世珍品,其加盖版式也各有特征,很值得研究。粗分的话,红印花加盖票可以分为大字5种和  相似文献   

7.
赵人龙 《上海集邮》2003,(12):26-27
红印花8种加盖票中,以加盖小字当1元票最为罕贵,根据集邮家多年探索研究,迄今有实物或照片为凭者存世共31枚,其中30枚为新票,另1枚为销八卦戳的旧票。因旧票为仅有的孤品,我国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清代邮票目录》1997年修订本将其标价高于新票。  相似文献   

8.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201 0年纪念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发行80周年集邮学术研讨会一等奖论文 从实寄封出发,对邮票出处、使用时期的历史背景进行研究,证实三地解放初期发行加盖邮票的真实性,为西南解放区地方加盖邮票增加了三个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作者比较了国内外目录对永宁加盖上框“国币”邮票发行日期、全套种数、名称的记载。1947年与1988年中、英文版《马氏国邮图鉴》只标“1946年”发行;1994年邮电版《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1995年《吉本斯》、1996年《中国集邮大辞典》都标“1946年1-12月”;Williams《中国国币邮票》、1992年  相似文献   

10.
邮市漫步     
《上海集邮》2001,(4):41-42
欧洲的航空邮政事业相当发达,1917年世界最早的正式航空邮票就在意大利诞生。在此前,德国于1912年、瑞士于1913年也曾发行过为试验航空邮路的开辟而印制的地方性航空邮票,前3枚l套另有加盖票;后品种则多达11种,这些可以算是世界航空邮票的先驱了。那末,它们是否很值钱呢?本选择若干欧洲国家有代表性的早期航空邮票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台湾省1945年10月25日光复后,中华邮政于同年11月4日在台湾省光复。光复后发行了几种加盖邮票。未改值的,是以接收符合当时币制的日本邮票加盖“中华民国台湾省”;改值的,是以烈士像、孙中山像各种版共12种邮票加盖“限台湾省贴用”,当作普通邮票使用。  相似文献   

12.
傅湘洲 《上海集邮》2006,(12):36-37
(十)永宁加盖 上海中华书局永宁印刷厂以铸模凸版加盖,面值1元至1000元,全组共12种(表12)。永宁加盖的显特征为除第“86票外的其余11种加盖字较上海另外二家的字体略大,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13.
(十二)汉口加盖 汉口复兴印书馆以活字版加盖,面值50元至500万元,全组共11种(表14),分别加盖于大东平版印花税票10元,20元,2种原票都有A、B两种版型(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红印花八种加盖邮票陆续发行的时间几乎长达一年之久。其中面值最高的当5元票发行最迟,此票通常不在邮局窗口出售,绝大部分由邮局在汇票上"汇银数目"栏内贴用。1899年第一版《大清邮政章程》中文版中在第四章"发售邮票"中列明发售的邮票共半分至5元共十二种,以后条文也均称为"邮票"。但  相似文献   

15.
(四)顺发加盖上海顺发印刷所加盖。全组仅1种(表5),排版格式为“金圆伍角”四个五号楷字列成方阵,中间下方为五号阿拉伯数字(图20).活版铅字印刷。所用原票和加盖版式都与第五组元华加盖相同,二者的区别处在:①此为黑色加盖,元华为蓝色加盖,②“伍、金”二字与“角、圆”二字的间距,此约8mm,元华约7mm。  相似文献   

16.
各地邮政企业为宣传国内或当地重大、有意义的事件及活动,会刻制一种邮政专用戳记,其材质多为塑质、胶质、高科技原子印章式,形状有圆形、方型、异型,以长方形为多。邮政企业将此戳记主要加盖在进出口的邮政函件封面上,以此来达到一种宣传的目的。因其不能用来盖销邮票或邮政部门虽允许销票,但不承认用邮者纳付了邮资,哪怕是在启用首日盖用,这就是集邮者俗称的"邮政宣传戳"。"邮政宣传戳"可作为集邮有效信息供集邮  相似文献   

17.
留伯仙编著了两册有关红印花邮票的专著。 《红印花加盖票古封录》第一版干2002年12月出版(图1),精装。刘佳维、王栋材、张敏生分别作序。精装硬壳红封面,有4页彩色插页及385页内页,合计收录了1897年2月至1906年1月间的红印花封片305件,剪片39件。  相似文献   

18.
吴乐园曾经编印出版过两册《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出版时间一为1972年,一为1983年。1972年8月15日,吴乐园将其欲出让的红印花邮票汇编成《吴氏邮票让品目录——红印花加盖邮票专集》出版(图1),该册为16开,合计32页,虽然仅30余页且多为黑白印刷,但集众多名贵红印花邮票而汇编一集,首开红印花售品专辑之先河。  相似文献   

19.
陈健 《上海集邮》2011,(10):44-45
香港布约翰第315次(2011.6.4-7)续 1948年5月未发行锦州机盖限东北贴用包裹印纸(图1),包括加盖于重庆中央版的50/500元、100/1000元、300/3000元3种,各有2种加盖式样,以及不见目录记载的加盖于北平中信版的50000/500000元,极罕见,林崧旧藏,底价10万元。  相似文献   

20.
1960年2月,李颂平推出了他编著的"中国邮学丛书"第3辑——《小龙、万寿、红印花加盖暂作洋银票》(图1)。此书为32开,60余页,其中红印花部分达30个页码,约占全书之半。书中,"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的内容分"缘起"、"加盖式样及种类"、"加盖之程序"、"加盖之版式"、"样票及变体"、"印刷及发行数量"、"邮戳"、"国家邮政局成立后之邮资"等八部分(图2)。编著者在书中讨论了红印花原票的命名和小1元票的性质。他说,原票"与邮票并无关系,并能称之为漏盖票,只可视作一种参考资料",他根据红印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