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愈中 《视听界》2002,(4):85-85
不少同志对经济报道存有偏见。除了重大题材的经济报道外,他们对一些微观的经济新闻,即使有典型性和指导意义的,也往往不屑一顾,认为这实际上是在给别人做免费广告。而记者去搞这些报道,则在去捞“油水”之嫌。有些新闻单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3,(5):7-7
高静在《新闻研究导刊》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这两年记者新春走基层的报道,新题材不断涌现,视角不断扩展,记者敢于反映现实问题、敢于说实话了。这方面的题材和角度有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三农”题材。“三农”问题,备受中央关注。记者走基层,不能不去关心农业、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存情况。南方都市报记者2013年新春走基层的多篇稿件是属于这一类型。这一报道触及乡村、乡镇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且带有普遍性。稿件题材宏大,但从小处落笔,选择一个人、一个村、一个工厂,描写细腻,故事性强。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选择新闻题材,捕捉新闻题材,而选择、捕捉新闻题材实质上是记者对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生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新闻题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确定与捕捉新闻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记者用新闻价值规律去筛选生活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生活中,要沙里淘金,写出既具可听(视)性又有指导性的经济新闻报道,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新闻题材的大与小经济活动五彩缤纷,新闻事实有大有小。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小事中发现大题材,表现大主题,以“滴水见太阳”之功效赢得读者。有些时候,往往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把它放在一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就能显示出它的积极意义,表现一个大主题。我们的记者,就该多留神身边人、身边事,从平常的小事中去发现题材,写出具深度和新意的作品;使自己的作品给读者以启迪,甚至给决策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开设了“记者走一线”专栏。这是一个现场新闻栏目。所谓的记者走一线.就是要求记者转变采访作风,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感受变化,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淑清 《记者摇篮》2004,(10):63-63
在很多通讯员眼里.职业记者占有更多的新闻素材.可以写大题材、大人物。殊不知更多的新闻融于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融于不引人注意的琐碎小事里,融于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善于捕捉、挖掘,是否善于分析筛选。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同理。处处留心有新闻。新时期党对新闻宣传提出“三贴近”的要求.就是要新闻工作者走  相似文献   

7.
陈诗宗 《新闻窗》2010,(5):45-46
身处采访第一线.时时刻刻都面临着“新闻餐”的诱惑,而一些重大题材的出现,对于记者而言则是“饕餮大餐”,是人生中美妙的际遇和值得终生回味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隗鹏 《青年记者》2007,(11):58-58
无论什么样的稿件,在写作中都要力求一个“新”字,这既是新闻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创新的基础。但是记者在具体的新闻采写过程中,往往为报道对象的外在形式和自身的思维定势所束缚,使不少很好的新闻题材在写作加工的过程中落入窠臼,走入了程式化的老路。所以,新闻稿件要出新,记者必须逾越三个关口.从报道事实所依据的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9.
系列报道有两种:一种是围绕一个问题,以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展开系列报道。另一种在同一系列中每篇报道的体裁、形式、篇幅大小都相同.作者始终是固定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前者往往需要较大的运作背景,其题材应是“重”、“大”、“热”。后者多为记者自己选题.只要在题材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看似轻、小、冷的题材出能够写出颇具影响力的系列报道。新闻报道强调新、短、快。但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仅靠一事一报的短新闻难以胜任,而系列报道却能发挥重磅炸弹的威力。特别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激烈竞争的今天,以深度、广度、…  相似文献   

10.
初当记者时,常常苦于没有题材可写。其实,新闻题材随处都有.缺乏的是作为记者的新闻敏感。一个记者想要写出好作品,除了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过硬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必须具有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敏感,也就是常说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有挖掘深度的新闻题材,最重要的就是要体现记者的整个调查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根据事实证据和展示角度,去探究原因。”2000年春天,沈阳的沙尘暴刮得异常猛烈,一副“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势头,我和当时同是实习记者的张丰在接连播出几期关于沙尘暴下市民的生活状态和沙尘暴的危害后,总感觉这组报道缺少了些什么东西,经过认真的思索和几番讨论,我俩认为,如果少了对沙尘暴来源的调查,那么,这组报道就是不成功的,因为对于这种几乎成为灾难的天气现象,不应该仅仅去描述事实,更重要的,是要探悉其产生的背后原因,从而警示人们对加强生态环境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龚波 《记者摇篮》2009,(2):42-42
工作中.常常有同事跟我探讨诸如“到哪儿去发现内参题材”、“有了线索如何写成内参”等问题。我觉得,困扰他们的往往不是真的缺少可写的东西,而是他们没有找到好的内参角度。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职业需求与人的公共道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全国记者队伍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由于某些媒体对记…  相似文献   

14.
记者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普遍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然而.在普遍受人尊重的前提下.部分被采访对象时时也在考察、掂量着记者综合能力:去采访的记者是否按党的政策办事。脚踏实地地采访.实事求是地写出他们的经验、问题、要求和意见:记者的学识丰富不丰富。特别是新闻业务能力如何。能否写好这一类题材的文章;个人的品行如何.名声如何.  相似文献   

15.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6.
陈剑 《新闻与写作》2000,(11):42-43
一篇好的通讯的产生,除了作者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修养、思想道德情操和娴熟、高超的文字驾驭、表达能力外,还应具备深入、扎实的采访作风。这是因为: 深入,才能抓住重大的题材 什么是重大题材呢?我认为,重大题材就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带政策性、方向性的问题,就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悠关,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反映这些问题,就只能到基层去,到实际工作中去调查、了解,去倾听群众的反应。 从这个意义而言,重大的报道题材,是来自基层,来自实际工作和生活之中。作为记者,就应该积极深人实际,抓住线索,追问到底,由此而取得重大题材…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报道难是困扰我国新闻界的一个老问题.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时政新闻大多是写领导新闻,社会新闻是写百姓的,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如果时政记者换个思路,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巧用社会记者的视角采写时政新闻,做到报道领导活动“平民化”、挖掘新闻线索“社会化”、采写重大题材“故事化”,是提高时政新闻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的三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界,有句行话叫“处处留心皆新闻”。这里所说的“留心”,是指我们的记者(通讯员)善于用心去“找新闻”,即善于用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眼光去发现和捕捉各种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而深入采访,写出鲜活的好新闻来。  相似文献   

19.
于伟 《青年记者》2000,(6):32-33
作为新闻工作者,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报道题材,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造成重复雷同。另外,有些重大题材需长期不懈地宣传,如反腐败、再就业、党建等,如想写出“带响”的稿子来,就需不断地创新,不少人为此绞尽脑汁。笔者认为,“热中抓冷”、“大中取小”、“难中求好”不失为新闻创新的良方。“热中抓冷”,反弹琵琶曲更浓职业的要求,使记者涉猎到各方面的知识,成为一个多面手。但记者首先要做个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成熟、理智、深邃、  相似文献   

20.
有的媒体提出“导向正确,传播有效,公众信任,持续创新”的观点.增加了对新闻内涵的“宽度要求”,也是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审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新闻题材即新闻事实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