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理解应用题题意是弄清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怎样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 ,从而更好地解题呢 ?我们除让学生掌握“分析法”和“综合法”两大基本方法外 ,还应帮助学生掌握理解应用题题意的一些策略和技巧。一、把已知条件调调。某些应用题 ,已知条件的叙述不“顺”。这样的题 ,把已知条件调调 ,就容易理解题意。例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看了两天后还余下 5 4页没有看。已知第一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38,第二天看了全书页数的 25 ,问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把题中的已知条件调调 :“夏萍看一本故事书 ,第一天看了全书…  相似文献   

2.
一、用对应法解题在解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对应的方法是建立在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对应基础上的。正确地找出题中的“量”所对应的“分率”是解题的关键。例: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看6页,还剩20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把这本故事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要求这本书共有多少页,就要求出20 6=26页的对应分率,根据条件可知26页的对应分率是:1-1/4×2=1/2,  相似文献   

3.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已知几个数量的和与这几个数量的比,求这几个数量分别是多少的应用题。它的解题方法一般是把这几个数量的比,转化成这几个数量分别占它们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求出这几个数量,通常叫做分配法。适用于一般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但对于复杂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如果只限于这种解法,不仅局限了学生解题思维的创新,而且计算也较麻烦。若用分数法或归一法来解答这类应用题,则显得简捷而分明。现分类举例说明如下:例1同学们分组采集树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采集树种的比是5∶3∶4,第一组…  相似文献   

4.
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按一般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解答,既难又繁。教师常常难以讲清算理,学生更觉无法理解。如果应用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把这些题中的已知分率转化成比的形式,再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简单易  相似文献   

5.
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解题时常常无从下手.下面介绍几种特殊的解题方法.一、排列条件法.例1.小明读一本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5,第二天读了10页.这时,剩下的是已谈的3倍,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分析解答:根据题意排列条件如下;1/5 10页 1/5×310 ×3(页)这样,不难看出40页(10 10×3)占这本书的(1-1/5×3).这本书的总页数为:(10 10×3)÷(1-1/5×3-1/5)=200(页)例2.一桶油,第一次倒  相似文献   

6.
在解应用题时,有时可以根据数量变化的特点,“动”中求“静”,找出其中不变的量,打开“突破口”。例1:安明看一本书,晚饭前,已看的页数是未看的1/6,晚饭后他又看了5页,这时已看的是未看的1/5,这本书有多少页? 分析:题中两个分数都是以未看的为标准的,但这个标准量由于已看的页数发生变化而变化了。因此,它们不能直接相减,但从题中可知书的总页数是不变(“静”)的,所以,分别求出晚饭前、后已看的页数占全书页数的几分之几,问题就解决了。  相似文献   

7.
【题目】淘淘读一本书之前,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读50页,需要7天;如果每天读80页,需要5天。结果他每天读的页数与读完这本书的天数正好相同,他每天读多少页?  相似文献   

8.
“分数”和“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因而有关分数和比的两种应用题可以互相沟通。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灵活应用这种联系来理解题意。例如,一本书,读过的页数占总页数的2/3,可理解为读过的页数与没有读的页数的比是2:1,没读的页数与总页数的比是1:3。又如,某生产队男社员与女社员人数之比为5:4,可理解是男社员人数是女社员人数的1 1/4倍,女社员人数是男社员人数的4/5,男、女社员人数各占全队社员总人  相似文献   

9.
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较难理解,一些分数应用题可以转换成有关“比”的应用题。巧妙利用比的关系来解题,可以化难为易,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有一道题:商店运来橘子、苹果和梨一共320千克,橘子和苹果的比是5∶6,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橘子比梨多多少千克?学生解答时,是用方程解的,计算过程很复杂,学生很容易出错误。其实,我们可以把这道题转化成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从梨的重量是苹果的3/10可知,苹果与梨的比为10∶3,又知橘子和苹果的比为5∶6,把两个比合二为一。橘子∶苹果∶梨5∶610∶325∶30∶9可列式为…  相似文献   

10.
分数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有的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或已知乙数的几分之几是甲数,求乙数是多少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往往分辨不清。那么怎样指导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呢?我在教学中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容易理解,也能正确分析、解答此类应用题。但对“已知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求乙数是多少”等的分数除法…  相似文献   

11.
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学生能否正确地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将是学会解答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能记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但也有少数学生往往会把用乘法计算的题错用除法计算,用除法计算的题错用乘法计算。还有极个别学生当用除法计算的把除数和被除数的位置颠倒。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强调标准量,比较量和分率三  相似文献   

12.
计菊仙 《江西教育》2000,(10):44-45
小学生学习应用题首先接触的是一步计算的,由于它的结果可以直接求得,比较简单。接着学习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它的结果就不能直接一步求出了。也就是说不能依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立即求出问题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首先感到困惑的就是应用题的条件与问题之间存在着“分离”现象。如“小红上午看书8页,下午比上午多看2页。这一天她一共看了多少页?”题目中给出的两个条件“上午看书8页”和“下午比上午多看2页”,只能求出下午看书的页数,而这正是题目中没直接告诉我们的那个“条件”,有了这个条件才能最后求得问题的解答,但对于这…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两个数之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学生在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往往把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当作分数来计算,或把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当作分数乘法应用题来解.学生对如何变通解答“分数”与“比”的应用题感到困难.为解决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可把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试用题组形式设计练习题进行教学.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分数应用题解法举隅四川李晓君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解答这类应用题,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解题的方法。一、转化法有些分数应用题,如果将题中某个已知数量转化成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数量,则很容易找到解题途径。例,仓库共有水泥6160包,三...  相似文献   

15.
在应用题教学中 ,教师应着力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诱发学生的解题思路 ,提高其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 :学习了“比”的知识后 ,首先教师可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下面一些单项训练 :分数转化为倍和比的训练 ;倍数转化为分数和比的训练 ;比转化为倍数和分数的训练。其次 ,进行倍、比、分等有关知识的联想训练。分数转化为比例1 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 ,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 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六年制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110页第5题中第2小题。)分析与解 :这是一道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如果用按比…  相似文献   

16.
一、单元教学内容几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几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除法应用题,比。二、单元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街比和求比值,知道比与分数、陈祛的关系,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人用题。三、单元教学建议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这部分内容是在分数乘法创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整数除论的意义的基…  相似文献   

17.
部编六年制第四册第36—37页准备题、例4、例5。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在数量关系上是一组,学生有了前面两种应用题的基础,这种应用题比较容易掌握。但把类似的应用题混合在一起,学生解答时容易发生混淆。因此例题教学的设计,突出了题目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应用题的过程,是通过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所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应用题没有固定的解答方法,解题大体可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1.读题。应用题是客观事物间数量关系的反映,解答应用题必须了解应用题的内容和意义,即首先要明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是进行思维的基础。应用题的已知条件一般包括文字部分和数字部分。读题时,要把题目多读几遍,不仅要了解题意的细节、实质,记清楚数字材料,而且要把数字和题意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关键性的词语,如“增加”、“减少”…  相似文献   

19.
比例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之一。老师在教学生解答有些比例应用题时,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方法,学生是很难甚至无法解答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已知条件的“比”转换为“分数”,就大大地降低了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一)分数乘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 2.教学难点: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②熟练地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②能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能说出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②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列出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②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