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以五点论据分别论证了老舍的"舍"字词性为名词,应读第四声(she):1.以古今名人的"名"、"字"、"号"之例说明,老舍的字"舍予"被解释成"一贯舍弃自我"附加了政治色彩、道德内涵。2.古今之例说明:将"老舍"释为"老旧的房舍"、"旧房老舍"一点不牵强附会,很贴切。3.按传统解释,其笔名应是"老捨"而非"老舍"。4.老舍先生亲自说明自己的"舍"是名词。5、从老舍先生发表过的作品来看,"舍"必为名词,读第四声。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情感目标:通过老舍"想北平"时对北平细微之处记忆的理解,感受老舍对北平深挚的情感。能力目标:用短文或诗歌的形式,将自己所揣摩和感受到的老舍的内心描绘出来。【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老舍对北平深挚的感情。(说明:老舍的这篇文章粗看之质朴平淡,细究之却饱蕴着深情。可是对于学生而言,却还只能味其"淡"、不能赏其"深",如何让这些对日常生活熟视无睹的心灵走进这返璞归真的文字世界,进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笔者一直在收集和整理老舍资料,编撰《老舍年谱》。其间,除发现了一批老舍的佚文外,还陆续收集到了一批老舍未完成之作的资料。其中,有的作品仅仅是产生了要写的打算;也有的作品是已经进行过反复思考、酝酿;还有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4.
老舍与唐代传奇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老舍的接受系统中,唐代传奇小说占有重要成分。唐传奇对老舍的影响:一是传奇性和侠义观。但老舍的侠义观是与人道主义、正义感、民族精神结合的,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二是婚姻自主要求和至贞至诚的爱情观。但老舍写出了追求与压抑的爱情婚姻形态,并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深刻的社会原因;三是唐传奇小说富有诗意的写法,吸引老舍对小说的诗化之美的追求。但他不用插入诗赋的方法,而用多种象征手法,营造整体意境,以显示小说的诗化之美  相似文献   

5.
作者说明;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有“语言大师”之称。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语文教材。老舍先生一生中有8年是在山东度过的。这8年,是他创作生涯中最辉煌的时期。天近在济南举办的“老告文学创造生涯展暨‘老舍与济南’研讨会”,进一步激发了山东人民对老合作品的兴趣。今林撰写此文,一则表达对老舍先生的思念之情;二则为广大语文教师的业务研究和进修提供参考。俗白简练、幽默诙谐、散发着浓郁北京味的语言风格,是老舍作品(尤其是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1.北京韵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是用地道的北京语言从…  相似文献   

6.
王冠 《课外生活》2010,(5):24-25
著名作家老舍得知他的母亲逝世的消息,伤感地觉得自己仿佛是放在瓶子里的花,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老舍曾说:“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老舍的母亲一字不识,然而她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了做母亲的职责。老舍深情地说他的母亲是“真正的教师”。就是这样一位“教师”,浇灌出了老舍这样充满人格魅力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7.
本报北京今晨专电 89岁高龄的老舍夫人,画家胡絜青女士昨在京发表声明,谴责“尹盛喜大碗茶贸易集团”负责人尹盛喜侵犯老舍姓名权,盗用老舍名字做其茶馆馆名的非法行为。 胡絜青女士在声明中说:我从来就不同意用老舍的名字做茶馆的馆名。4年前,尹氏茶馆开张前,欲用老舍之名而征求我意见,我断然拒绝,只同意把老舍手书的“茶馆”两字真迹借给他做匾,我替他取名为“北京大茶馆”,并题写匾额。尹表面上挂上了我写的匾,但口头上却一再叫“老舍茶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的生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中国传统的小年,所以老舍常说:"我的生日好记,过小年,祭灶,那就是我诞生的那天。"2015年1月11日,距离老舍的农历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老舍之子舒乙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在彼岸书店聊起了老舍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9.
“以笑来矫正或诛伐”——老舍的喜剧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是二十世纪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喜剧大师之一,本文分析了老舍对喜剧的独特理解:喜剧来源于生活,其实质是矛盾,其社会功能是“批评生命”;剖析了老舍喜剧创作多色调的审美追求:幽默喜剧具有心宽气朗、轻松谐趣的美感特质,讽刺性喜剧则有冷峻辛辣之美,正是它们的合奏,老舍的喜剧作品才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正>《想北平》是老舍的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文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在这篇散文里,老舍以他特有的质朴平实的语言,抒发了对北平深沉的感情,那是一片浓得化不开的挚爱和眷念。老舍对北平的感情凝聚成两种情结——乡土情结和市民情结。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  相似文献   

11.
余芳 《语文知识》2014,(1):54-55
《想北平》是老舍散文的经典之作。该散文贵以情动人,真情正在细节涵泳之中,文中的细节设置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匠心所在。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处人手,走近作家,挖掘老舍内心深处的心结,才能深层解读文章情感主旨。文章第四段描写北平之景,并没有选取故宫、颐和园、王府井等著名的景点,而特别提及城墙——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这是为何?老舍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土城一带的京郊乡间,是老舍姥姥家和舒家祖坟所在地,作者心中的北平与纯粹的景观无关。  相似文献   

12.
尹战波 《语文天地》2012,(23):33-3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参考资料,就是与课本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但书中不少资料,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分述如下。关于老舍对于老舍之死,教参的作者简介中只有一句话:老舍1966年初因被迫害弃世。在《四世同堂》文化谈——田沁鑫与孔庆东对谈中,孔庆  相似文献   

13.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的"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一提到老舍 ,我们会马上想到战火硝烟、激情滚沸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笑里含着泪的《二马》、《老张的哲学》 ,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因之遭到攻击的影射性科幻小说《猫城记》 ,对旧中国女性悲惨命运深度揭示的《月牙》 ,还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人无法逾越的惊魂之作《骆驼祥子》、《断魂枪》 ,以及中国话剧的一个制高点《茶馆》……老舍的幽默、老舍的讽刺、老舍的平实亲切的京话、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城、老舍对国民浸着泪的爱与关怀……都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学绵延曲折数千年的长廊上。《济南的冬天》是老舍有代表性的优秀散文之一 ,要…  相似文献   

15.
都知道老舍是在伦敦居住五年,接触英国文学才成为作家的。很少有人了解是异国生活的孤独寂寞和贫困,才把这个年轻人逼上写作的道路。老舍的父亲是旗军,每月仅三两饷银,全家生活十分困窘。庚子之役,父亲死于北京护城之战,连这点收入  相似文献   

16.
“母亲意象”和“父亲意象”从不同方面塑造儿童的心灵,对于作家日后创作的影响,特别是对作品情感类型的影响极大。父亲在老舍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在老舍的家庭结构中,“父亲之名”却并未消失,通过母亲的话语,甚至是通过一些物体得到体现,“父亲之名”——母亲——孩子构成了新的家庭三角平衡关系。于是,父亲的角色功能靠“父母之名”的形式存在于老舍的生活与心灵中,并对老舍的人生抉择与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考察《骆驼祥子》中的女佣形象。独特的叙事功能与立体感的个性形象给我们认识老舍笔下的穷人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在“微不足道”的女佣叙事中体现出老舍先生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心。  相似文献   

18.
《想北平》是老舍散文的经典之作。本文的情感分析不能仅停留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层面。散文贵在以情动人,真情正在细节涵泳之中,文中的细节设置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匠心所在。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处入手,走近作家,挖掘老舍内心深处的心结,才能深层解读文章情感主旨。  相似文献   

19.
《断魂枪》是老舍颇具代表性的名篇,是老舍对民族传统文化前景的预言,同时对其采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唯美态度,无奈与惋惜的苍凉之情浸染于字里行间。名物词的涵义揭示了老舍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预言,文学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以语音、文字为其能指载体构成两个符号学系统在三度空间中交错:  相似文献   

20.
尹战波 《语文天地》2012,(12):33-3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参考资料,就是与课本配套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但书中不少资料,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现分述如下。关于老舍对于老舍之死,教参的作者简介中只有一句话:老舍1966年初因被迫害弃世。在《四世同堂》文化谈——田沁鑫与孔庆东对谈中,孔庆东说:“他的自杀,根本上说是一个文化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