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面向194位微博用户搜集实证资料,考查微博在人们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分析微博用户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过程中的人群属性和主题特征,研究微博用户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从理论上补充国内对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研究的不足,推动其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0位微信用户日常生活信息获取(ELIS)行为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微信在用户日常生活信息获取中的作用,分析微信用户关注的人群和主题特征,研究微信用户获取日常生活信息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国内ELIS研究起到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叶凤云  苗向国 《现代情报》2015,35(11):83-8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移动搜索获取信息,大学生作为移动搜索行为的主要群体,对大学生的移动信息搜索行为进行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首先结合相关调查报告获取用户网络搜索行为的统计数据,分析移动搜索用户行为的现状和特点;然后利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所获取的统计数据,分析大学生的移动搜索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提高大学生通过移动搜索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海涛  邢哲  赵丹 《情报科学》2021,39(8):37-43
【目的/意义】挖掘大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树立大学生知识获取主动性意识、提升知识需求 表达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方法/过程】本文基于信息素养视角,从信息意识、信息搜寻能 力、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应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验 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信息应用能力、信息环境对知识获取意愿有正向影响,信息意识与知识获取意愿对知识 获取行为有正向影响;信息搜寻能力对知识获取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创新/局限】首次基于信息素养视角揭示了大 学生知识获取行为影响因素,但数据样本较为单一,对策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信息行为对论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大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信息行为对论文质量的影响,以广西工学院本科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学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的信息行为及其论文的成绩,利用SPSS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毕业生在学位论文撰写期间,利用图书馆的频度越高,对提高论文成绩的作用越大;电子学位论文信息、互联网信息、印刷型图书信息对完成学位论文有重要的作用;学术组织和协会网站的信息对论文撰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他人交流和引文是获取论文撰写所需信息的重要途径;每周上网查资料的天数对论文质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移动智能时代到来,用户与APP交互完成健康信息搜索已成为常态。文章旨在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健康信息搜索的APP交互行为,为移动健康信息服务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结合移动经验采样法、关键事件技术与日记法获取大学生用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信息搜索数据,并采取开放式编码、关联性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APP类型、APP交互搜索功能、APP交互搜索主题和APP交互搜索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结论]首先,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大学生用户的健康信息搜索路径一般由偶遇驱动,具有多渠道选择特征;其次,大学生用户的APP交互搜索行为受到目的和情境双因素影响,且呈现核心—边缘应用的模式;最后,APP是跨屏和线下—线上搜索路径中的关键节点,多信息源搜索的快捷性得以增强。  相似文献   

7.
将移动学习和信息查询行为二者结合进行研究,结果将为高校职能部门提高移动学习服务效率和质量提供依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学术用户移动学习信息查询行为的学科、年龄、职称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学科是影响用户信息查询行为差异最小的因素,信息意识和信息评价维度几乎没有影响,仅在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方面有较小的影响。副教授在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四个维度优势显著,仅在信息评价方面逊色教授,其它维度均高于讲师和教授。35~50岁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多个维度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用户。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用户信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信息成为高校师生的普遍行为,但目前信息查找成功率还不够高,信息交流很难深入,信息创建行为不足,移动阅读以泛读为主,移动搜索总体满意度较低.总结发现,用户具有需求的多样、动态、多变性,信息查询的碎片化、实时性,信息获取的表面化,信息利用的片段式、时效性等特征;用户行为呈现选择性、易用性、可近性、指向性,从生活娱乐再到工作学习等普遍规律.基于此,提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探究移动学习用户隐私行为的影响关系,以提高用户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和对隐私信息的控制能力。[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隐私信息披露文献的查阅,运用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学习用户隐私信息披露行为,利用结构方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对隐私信息披露行为有正向影响,感知移动学习收益性、移动学习用户社会影响、隐私控制自我效能和感知移动学习便利性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正向影响,而感知移动学习风险性则对隐私信息披露意愿呈负向影响。本研究能够帮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发商更好地收集信息,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局限]研究的调查对象覆盖面较窄,对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浅谈高校电子阅览室如何规范大学生上网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认知社会的重要渠道。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其教育职能、信息职能,对大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引导规范。  相似文献   

11.
张鹏翼  刘畅 《情报杂志》2015,(4):145-14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信息活动,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PIM)活动中来。采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方法对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个人信息管理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和开放编码对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非常频繁,在移动智能设备上存储和管理的个人信息类型多样,个人信息组织、发现、维护的方式与传统桌面设备存在显著差异,但目前技术尚未提供一种通用有效的信息组织和查找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探讨大学生群体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现状,总结其使用数字音乐信息的规律。[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在校大学生获取数字音乐信息的主要途径,结合信息行为理论分析其使用特征。[结果/结论]大学生选择和使用数字音乐信息获取途径将网络平台作为首选,并且受专业和马太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校大学生信息搜寻行为,分析了大学生的信息服务需求,提出了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对策,希望能解决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盲目性和准确性低下等问题,为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与利用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王良成 《情报科学》2002,20(2):217-22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维。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在网络环境下其信息需求与信息行为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利用扎根研究方法探究大学生创新团队信息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团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以参加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团队为研究单元,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数据,按照扎根理论的规范流程进行编码分析。[结果/结论]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改善其信息获取行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化社会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公安院校大学生要在电子警务、信息科技时代中进行学习、工作和创新,就需要有获取、评价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结合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陆莉 《情报探索》2010,(8):34-36
对广西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生信息行为模式"调查,并按专业进行分析,旨在为广西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了解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信息需求有利于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本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图书馆资源满足高校教师信息需求的现状,探析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研究领域对高校教师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所倚重的信息资源、信息交流方式、获取信息行为以及信息获取中遇到的障碍,提出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与信息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伟  冷雪妹  张武康 《科研管理》2019,40(9):252-262
移动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普遍应用,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显著影响。为此,企业营销创新活动也要加以改变和适应,以扩大在移动社会下的企业收益。消费人群中的大学生群体的购买行为,在移动互联网社会下更具有冲动性购买的行为特征,这就要求企业营销创新中了解影响大学生移动购物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各种因素,才能更好制定营销对策。文章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合,采用了因子分析和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西安大学生消费群体为样本,对大学生移动购物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平台功能、促销折让、顾客评价、消费者决策、网站互动和手机依赖等因素均发挥着显著影响作用;进而考察大学生自身特性因素发现,大学生性别、月生活费金额、浏览移动购物网站频率等因素对冲动性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年龄、学历、手机上网时间和商品类别等则没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社会下做好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相关营销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手机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播信息快、网络功能全、娱乐性强、携带方便等特点,备受青年大学生的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因为此,手机传递的多种信息渐进式地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情感生活、学习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以手机为媒介信息资源利用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作了初步调查研究,并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希望对当代大学生怎样合理、文明、科学地利用手机信息资源作较为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