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2.
“一对一”式采访是指一个记者同一个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单独采访。这种采访可以见面,也可以不见面。现在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适应,他们对新闻采访活动的要求越来越深入。新闻采访活动要求记者只有充分掌握了采访技巧和方法,采访活动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好报道。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4.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必须对此有一个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必要的心理准备,巧妙的应用采访技巧,实现记者采访与对象之间的信息沟通,最终实现高质量新闻报道的目的.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寻求新闻采访的技巧运用,确保新闻采访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良好沟通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韩蕾 《华章》2013,(28)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不善于提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才能使采访顺利进行。记者若想从采访对象身上了解到情况,就必须使用各种技巧来让对方开口本文就新闻采访提问的艺术和技巧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提高新闻采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访问技巧和访问艺术,它是记者获取新闻素材、了解事实真相的重要方法.记者采访时常用和需要掌握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前要做足准备工作;采访时应注意提问的技巧;要善于观察和倾听;当被采访人缺席时,可以通过大量采访周边的人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技巧无定式,需要记者在长期学习和“三深”、“三贴近”中不断积累,掌握多种采访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采访风格.  相似文献   

7.
有人把2003年称为记者“挨打年”,记者挨打事件频见报端。新闻把客观公正地报道事情真相作为自己的天职,对公民的社会知情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应进行有效地实施。在采访报道行为中,记者的新闻采访权、报道权、监督权理应受到保护。然而,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被打,不但正常地采访行为不能顺利地进行,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在被殴打的记者中,不仅有地方媒体记者,甚至有国家级大型媒体记者。如:2003年10月10日,新华社记者在采访河南登封市一煤矿透水事故时被殴打;11月12日,中央电视台记者在山西保德县一污染企业采访时被殴打…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尤其是针对一些突发性的新闻,越来越多的公共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而这无疑对现场记者的采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镜头,采访新闻的当事人、目击者等不同的参与人员,通过有效的问答为观众呈现新闻现场的状况.如何在采访中获得有效的新闻线索,掌握提问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笔者就对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技巧以及相关的经验进行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新闻写作的前提。新闻采访过程中除了要记者掌握好采访技巧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新闻采访前要做好准备,这样才会在采访时得心应手,获取想要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基于此,着重论述新闻采访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新闻采访前做准备的重要性,以期促进新闻采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新闻采访通向成功的"桥与门",新闻采访多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与采访对象进行交谈,如何让采访对象感到亲切、不拘束,关键是记者的提问技巧,提问技巧更重要的是记者个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对电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和方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于提高自己的采访技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成功的新闻采访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采访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采访时要问具体的问题、要尊重对方、要营造和谐的采访气氛。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闻采访心理研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的重要性,记者江永红说:“搜集寻访日采访.采访之对象,无非人与事,而事乃人为,除却纯自然现象新闻,采访归根结底是与人打交道,即必须面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场.在一定意义上说,会不会营造出一个有利于采访的心理场,是决定一个记者采访之成败、效率之高低的枢纽.此乃作者多年实践之感悟,不知是否有失偏颇.”采访心理研究对民生新闻的采访实践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3.
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由于工作特殊性,大都采访任务多、编写稿时间紧、新闻时效性强,后期的编辑要求记者在短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把采访到的事件组合成篇。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构思、谋篇,较好地完成任务。现场短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短新闻的立意,标题的构思,现场短新闻的导语谋划,现场短新闻的同期声运用。  相似文献   

14.
赵雯雯 《考试周刊》2010,(18):237-238
近年来,随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介入,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频频发生。记者常常在正常采访活动中受到被采访对象或有关当事人的百般阻挠,甚至遭受赤裸裸的暴力殴打。记者的权利该如何维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新闻采访中访谈气氛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质量。文章从记者的访前准备,采访的地点、时机,记者的仪表、言谈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营造融洽的访谈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沟通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访是新闻工作各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采访过程就是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过程,是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过程。采访实践中,记者可运用拉近距离,建立"自己人"效应;因势利导、渐入佳境;沉着镇定、积极慎重;简明扼要、直奔主题等方式,来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障碍,使记者在采访实践过程中获取所需资料的同时,极大地减少新闻采访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编涵盖了新闻工作的两个方面——记者的工作和编辑的工作.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没有严格的界限,许多新闻单位都是采编合一的.所以,作为一记者来讲,具备良好的新闻采访与编辑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浅谈应如何做好新闻的采访与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华章》2010,(35)
开会,是记者的宿命.大到每年的"两会"、党委会、政府会,小到新闻发布会、展示会、通气会、研讨会……大量的会议充斥记者的采访工作.记者对会议采访爱恨交加.爱它的"多",完成任务有保障;恨它的"空",大话套话多,实质内容少.在一般时政记者眼中,会议新闻远不如经济新闻写的"实",又不及社会新闻写的"活".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强调记者主体意识的积极介入,但记者应注意介入的限度,正确把握主体行为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能使采访行为超越道德底线,不能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方向。本文运用新闻理论和相关法律,结合具体案例探讨隐性采访的合法性与运用“底线”,透视隐性采访与隐私权的关系,指出公共利益原则、公正原则、善意原则、真实原则和适度原则是隐性采访应遵循的伦理道德基本原则,从而为找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的角色进行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20.
收集资料是新闻写作的重要环节。在日常采访工作中,往往有些记者,有了好的选题、周密的拍摄计划,但因缺少与新闻事实相关的背景资料,以至采访报道失之偏坡,甚至在采访中无所适从。这说明,要想采访活动顺利地进行,电视编导或文字记者应该掌握与采访事实相关的大量文字和画面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