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铜红釉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还原烧成。钧窑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多种窑变色彩,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的单色格局。铜红釉主要包括钧红、祭红、钧红花釉、郎窑红、三阳开泰、美人醉、郎窑花釉、玫瑰紫、火焰红、釉里红等。铜红釉的各种基础釉料对呈色有不同的影响,还原气氛的轻重、还原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对釉面色调的影响更为关键,必须对这些因素严格掌握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教师博览》2006,(6):F0004-F0004
钧窑是宋代五代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古属钧州,故名均窑。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创始于北宋,盛行于北宋晚期。钧窑用的是一种乳浊釉,釉的着色剂主要是铜元素,当时烧成技术较为熟练。  相似文献   

3.
宋代钧瓷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由于钧台窑口烧制由民办转为官办龚断,技术力量,原料占有均具优势。此时的钧瓷产品釉色由于铜红釉的创新使用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产生了神奇莫测的自然窑变现象。钧台窑空前的艺术成就,深刻地影响了钧瓷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钧窑的兴盛。钧瓷的命名始自夏代禹州的钧台,而非后来金代的“钧州”。  相似文献   

4.
钧釉色彩绚丽,富于变化,流畅的纹路和各色斑点,给人以自然质朴之美,是艺术与工艺技术的结晶,是泥与火的天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泥胎、造型、釉面和烧成,构成了钧釉的四要素。钧窑施釉工艺有浸、浇、涂、荡、点等,各有操作要领。科学合理的操作,能避免产生缩釉、流釉、针孔、起泡等缺陷,同时也可以巧妙利用缺陷,形成新的表现形式,使缺陷产生独特的装饰效果,展现异趣与魅力,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残缺美。  相似文献   

5.
宋瑜 《华章》2011,(18)
采用文献资料及系统分析法,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相似文献   

6.
最美不过青花瓷 最美的瓷器是响誉世界的中国传统瓷品——青花瓷.青花瓷器是以钴土矿为着色剂,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有蓝地白花、白地蓝花,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哥釉青花等各种品种. 青花瓷上的青白色彩给人干净清爽的感觉,就像小朋友们纯净的心灵. 瓷器上的青花、白花 青花瓷器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和印花为主. 青花瓷器中官窑胎质浑厚粗重,发色艳丽,釉面莹润.胎质洁白,坚实细腻.姜轮美奂的明清两代官窑青花瓷代表着景德镇每一时期最高的烧造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陶瓷工业的铜呈色发展史经历了唐以前的低温氧化气氛下的铜绿釉到宋以后高温还原气氛下的铜红釉两大阶段。宋代河南禹州钧窑铜红釉的烧成是瓷釉铜呈色工艺达到成熟的表现,并且改变了以往只有青釉、白釉、黑釉等单色釉的单调局面,将中国的制瓷业带入到色彩斑斓的新时代,在中国陶瓷工艺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对后世瓷器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玻璃粉、长石、方解石、氧化锌为原料,制备硅酸锌结晶釉。通过调整配方中各组分的含量及改善烧成制度来制备具有良好析晶效果的结晶釉,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釉面晶花形态,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晶相组成,探讨原料配比和保温温度对釉面析晶和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硅酸锌结晶釉的氧化锌最佳含量为30%;玻璃粉含量在45%~52%之间变化时,釉面可获得不同形态的硅酸锌晶花。此外,烧成温度对釉面析晶也有重要影响,在1080℃保温1h,釉面析晶及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10.
龙泉青瓷有粉青、梅子青和米黄3种色调,其烧成温度一般在1310~1330℃之间。结合自身近10年来对釉烧工艺的积极实践、探索与总结,第一次较系统地、科学地提出将龙泉青瓷的釉烧工艺分成8个烧成阶段的论断,并详细阐明了各烧成阶段的目的与作用及注意事项。如能正确掌握并给予实践将有助于避免各阶段烧成可能带来的缺陷与不足,以此来进一步提高龙泉青瓷产品的釉色和成品率。此外,若巧妙地利用这些烧成带来的“缺陷与不足”同样可为龙泉青瓷创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早期钧瓷年代是金世宗大定时期(1161-1189)至章宗明昌时期(1190-1196),即十二世纪后半期,是汝瓷向钧瓷的过渡期。其窑址位于宝丰清凉寺、汝州严和店、禹州白峪三处。钧釉铜红斑技术的发源地,首先出现于严和店窑,然后才传到豫西各地。"钧瓷"概念需要做历时性纵深辨析。  相似文献   

12.
窑以地名,钧窑名称之由来与"古钧台"关系密切。钧瓷之源起,除与"唐花瓷"等渊源至深外,更离不开"柴窑"匠师的精工绝技。正是在"唐钧"乳光蓝斑工艺的基础上,借鉴柴窑"雨过天晴"釉等精湛的制瓷工艺,才烧出了宋初的钧蓝釉(天青、天蓝)等分相乳光釉,钧瓷创烧才得以成功。  相似文献   

13.
唐代花瓷是唐代以中原为主产区创烧的新瓷种,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海内外陶瓷界对唐代花瓷与钧瓷的关联性问题一直颇有争议,一派认为,唐代花瓷是钧瓷的先驱,是启蒙者,甚至称之为"唐钧";另一派认为,言说唐代花瓷是钧瓷的启蒙显得过于勉强,两者不存在先后继承关系。从历史文献、科技文献相关记述所见,钧窑起源离不开唐代花瓷工艺技术经验的积累,二者之间体现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沿袭和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丑艺术的辨析与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丑艺术是艺术形式的色形声对形式美规律的背反,与反映对象的美丑善恶无关。优美艺术的形式符合形式美规律,丑艺术则全方位地破坏形式美规律。崇高艺术、悲剧艺术迫使丑随同美一道体现正义与进步,丑艺术则没有美与丑的对抗。滑稽艺术、怪诞艺术包含着优美与奇思妙想,能使人快乐自信,丑艺术扫荡了优美,只有平庸,只会带来痛苦和厌恶。丑艺术之所以大量出现,一是有些人迷信极丑必然极美,二是将反常态艺术的成功误认为是丑艺术的成功,三是它有吸引注意、扬名赢利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言的发展,艺术语言神韵美内涵也在不断嬗变。论文主要从历时角度来分析和阐述艺术语言神韵美的拓展演变。  相似文献   

16.
要命出好的数学试题 ,就需要有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命题原则。中考数学试题的命题原则可概括为五项 :一、科学、人文性原则 ;二、稳定、创新性原则 ;三、思考、发展性原则 ;四、规范、适切性原则 ;五、和谐、优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人对美丑的感受有审美审丑之说,张艺谋的影片彰显了人性病态,但却不是露丑,而是审丑,这是人特有的批判情怀所致,这可从他的创作动作和作品倾向找到言说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铜陵青铜工艺品产业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青铜工艺品产业的发展,对提升铜陵城市品牌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铜陵创意文化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青铜工艺品的发展必须立足铜文化,一要政府加强指导和扶持,整合现有资源,理顺管理渠道;二要铜工艺品企业加强竞争力,发掘历史价值为铜工艺服务;三要结合地域文化,加大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19.
田丹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1):122-124
中国画艺术和陶瓷艺术同为具有强烈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由于二者在发展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背景上的相似导致了在创作取材、审美表现、审美趣味上也存在诸多相似相通之处。本文从几种主要的陶瓷艺术形式——青花、粉彩、新彩、刻瓷艺术入手分别从上述各方面分析阐述了陶瓷艺术与中国画艺术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