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1898年俄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由哈尔滨到旅顺,呈“丁”字形,全长2489公里。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将南部支线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所有权转让给了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而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仍称为“中东铁路”,亦称“北满铁路”。  相似文献   

2.
中东铁路修筑后,东北地缘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清末东北地方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略势力对东北内地的渗透,在中东铁路沿线通过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中国主权,并促进了铁路沿线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关内向东北的移民在中国移民史上所占的分量极重。而近代东北铁路网的形成,不仅为移民提供了新的出行方式和路径,使其能够深入东北腹地并就近分散于铁路沿线,而且相关铁路优惠政策的推行,减轻了移民的经济负担,助推了移民运动的高涨。近代东北铁路对关内民众向东北移民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欢 《兰台世界》2017,(18):95-97
1929年以中东铁路权益归属问题为核心爆发的中苏武装冲突以东北军的惨败而收场,东北方面被迫议和,中东铁路又恢复到战前中苏共管的状态。这次惨痛的失利使张学良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认清苏联的实力,对其敌意减少;滋生出恐日、惧日心理,导致"九一八"事变后执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在中日矛盾突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提出"全国抗战"理论,由"剿共"到联共抗日。  相似文献   

5.
中东铁路(又称大清国东省铁路、东清铁路、中长铁路),其干线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支线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整体呈丁字形,全长2 489公里,是中国东北地区铁路交通主干线.……  相似文献   

6.
一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胜国,从沙俄手中夺取了我国东北旅顺、大连地区的"经营权",大连成为日本租界地,被称为"关东州".同时继承了沙俄南满铁路的种种特权,成为向中国东北腹地扩张的基地.  相似文献   

7.
从1900年代到1910年代,黑龙江当局多次试图修筑贯通北满最富裕地区的滨黑路(哈尔滨—黑河)铁路,皆因资金和时局关系未能成功。直到1920年代,在奉系铁路自主化政策的引导下,黑龙江当局以自筹资金方式修筑呼海路,部分实现了滨黑路设想。在黑龙江官民试图筑路的过程中,日、俄对此路虎视眈眈,并于1910年代取得了滨黑路借款权。1920年代,滨黑路中呼海段的修筑更引发了日、俄、美等多方势力的较量。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攫取东北全部铁路,最终完成了滨黑线,将其变为掠夺北满的一大干线。滨黑路的前前后后,鲜明反映出近代东北路权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以及东北铁路近代化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8.
在战火纷飞的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的铁路员工积极配合我军的行动。提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口号。广大铁路员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千里铁道线的畅通,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汪鹏  梁峥 《报林求索》2009,(9):46-47
<正>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北京铁路博物馆,以展现中国铁路发展史为特色,走进它,将与历史同行。北京铁路博物馆前身是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在历经铁道部科技馆、北京铁路局工人文化宫、  相似文献   

10.
清末,中国国势衰微,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迅速,开始了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成为西方列强激烈角逐的对象。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主管远东外交事务的财政大臣维特制订了运用银行和铁路,向中国进行经济扩张的远东政策。华俄道胜银行和中东铁路既是远东政策的产物,又是沙俄推行远东政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贾行家的散文集《尘土》是工业化语境下的东北文学的代表.这部散文集分为"人"世"游"三个部分,借由作家笔触里的东北人、东北乡村社会架构以及城市记忆,向读者传达了一个东北人对于东北这片土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邹宁宁 《兰台世界》2017,(4):127-128
在沙俄的阴谋下修筑的中东铁路,被当时软弱的清廷认为是惊动了"龙脉"的举措,也被认为是导致清朝灭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6):149-149
19世纪末,俄国为攫取中国的各种权利,在中国境内开始修筑中东铁路.1903年,连接俄国西伯利亚铁路的中东铁路全线通车.中东铁路的通车为传播俄国革命思想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哈尔滨也因同俄国比邻,又位于中东铁路的枢纽,比国内其地区较早地嗅到了俄国革命的气息,成为联络共产国际的枢纽.  相似文献   

14.
攫取铁路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首要目标,因为当时侵略东北的军事运输路线,海上只有旅大一条,并且只能通到长春,长春以北的中东路又掌握在苏联手中,无法利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清末铁路建设的历史成因着手,分析中国早期铁路车站建筑风格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通过对铁路车站建筑风格的研究展现清末东西方社会的建筑文化从对立到逐渐融合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在甲午战后形成了"以路作抵"的铁路外债观。汴洛铁路是清政府为了"预筹干路还款,保全支路利益"而展造的芦汉铁路的支路,有效地促进了铁路的延伸。其债务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债务思想的进步和利益维护意识的提升。但合同中关于用人、购料、财税等规定实际上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整理分析汴洛铁路合同中涉及的债务及中比就债务问题的处理办法,有利于揭示汴洛铁路债务对近代中国铁路债务思想理性回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威 《兰台世界》2011,(7):23-24
中东铁路,开创了长春近代定展的先河。在长春发展的过程中,中东铁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铁路的发展,改变了以往白山黑水的封闭格局,带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相似文献   

18.
1927年1月4日夜,时任中东铁路公司监事会中方少将监事要职,尚未届不惑之年的杨卓将军,突遭正忙于角逐民国大总统权位的"东北王"张作霖的一道手令.被秘密枪杀在哈尔滨南岗大直街东的俄国侨民的墓地中.  相似文献   

19.
赵欣 《中国档案》2012,(5):80-81
长春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经历的城市,从清末开始就不断受到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和渗透。由于俄国和日本分别在长春拥有"路权",长春成为当时俄属中东铁路、日属南满铁路和中国的吉长铁路三条不同路权的铁路交  相似文献   

20.
伍连德是中国近代卫生防疫事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是蜚声海内的"防疫先驱"。文章对东北鼠疫、霍乱的爆发背景以及伍连德在东北进行防控疫病时所推行的政策进行了研究,充分肯定了伍连德为中国卫生防疫事业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