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第一步就是恰当地选择系统,选择系统时要求该系统满足守恒条件,并且易于解题。  相似文献   

2.
由A、B两个物体构成的系统,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系统动量守恒.设在某个过程中,A、B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分别为△P_A、△P_B,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  相似文献   

3.
<正>与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相关试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错因一:忽视动量、冲量及动量变化量的矢量性(方向性)。例1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A和B,物体A从静止沿光滑斜面自由下滑,物体B从  相似文献   

4.
错误之一: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系统性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由两个以上的物体构成的系统,研究的对象具有系统性,若在作用前后丢失任一部分,在解题时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1.一门旧式大炮在光滑的平直轨道上以υ=5m/s的速度匀速前进,炮身质量为M=1000kg,现将一质量为m=25kg的炮弹,以相对炮身的速度大小u=600m/s与υ反向水平射出,求射出炮弹后炮身的速度υ′.错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υ=Mυ′ m[-(u-υ′)],解得υ′=Mmυ Mm“=19.5m/s.分析纠错:以地面为参考系,设炮车原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律有:(M m)υ=Mυ′ m[-(u-υ′)].解得υ′=υ mm uM=19.6m/s.错误之二: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矢量性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矢量方程,对于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前后均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问题,应首先选定正方向,凡与正方向相同的动量取正,反之取负.对于方向未知的动量一般先假设为正,根据求得的结果再判断假设真伪.例2.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速度υ与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质量为3m的B球正碰,A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21,则碰后B球的速度是(以υ的方向为正方向).A.υB....  相似文献   

5.
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如果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该研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只要求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而不必考虑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详细情况,因此它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要广泛得多,解题时体现了更多的优势。但是,实际问题情况复杂,题灵活而多变,学生在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经常出错,遇到难题往往无法入手,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弄清动量守恒定律的特性,没有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下面就谈谈动量守恒定律中蕴藏着的内涵。1 动量…  相似文献   

6.
动力学的综合问题,不仅涉及物体的受力、运动问题,还涉及物体的动量和能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一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力学观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二是动量观点,根据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三是能量观点,根据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际上,很多问题若能借助v-t图象求解,可使物理过程形象化,隐含条件明显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解题过程简捷化.另外有些问题在运用三大观点的同时,适当结合v-t图象可使问题明了化,本文就子弹木块类问题举例说明.例1如图1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木块,用轻质销钉C销住,一水…  相似文献   

7.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为深化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提高其在解题中应用的灵活性,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共同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同时结合经典例题,展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应用启发,锻炼与增强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能力.本文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优选、讲解典型例题,展示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当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只要知道物体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而不必详细了解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所以显得简捷方便,因而动量守恒定律成为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在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定律只讨论一维情况,下面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讨论其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瑞彩 《中国教师》2010,(Z1):391-392
<正>动量守恒定律是力学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错误常常出在定律的"四性"上,即:整体性、矢量性、同一性、同时性。一、系统的整体性: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系统,对系统内的单个物体不成立;二、动量的矢量性:由于动量是矢量,所以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先根据速度的方向选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相同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值  相似文献   

10.
<正>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两个基本定律。在一些综合性大题中,只有熟练地运用这两个守恒定律,才能保证解题正确性。1.两个守恒定律的适应条件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基本条件是所参与的系统不受到外力的作用,或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外力远小于内力,近似于守恒。对于能量守恒定律,其成立的基本要求也是整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或虽受力但不做功或做功的代数和为零。2.两个守恒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结论推导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B,其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A、B的速度分别为v10、v20,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相似文献   

12.
1忽视动量守恒定律的系统性动量守恒定律描述的对象是由2个以上的物体构成的系统,研究的对象具有系统性,若在作用前后丢失任一部分,在解题时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物体A、B,其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沿同一直线运动并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前A、B的速度分别为υ1、υ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υ′1、υ′2,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而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研究对象一般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但如果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结合起来,研究一个物体系的运动规律,往往能带来许多方便,使问题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5.
1三大基本观点及其使用规律 动力学解题的三大基本观点是:力学观点,即用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解题;动量观点,用动量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解题;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解题.一般情况下,用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比用力的观点解题简便.  相似文献   

16.
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除要注意定律的守恒条件外,还必须深刻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四性”即系统性、相对性、同时性和矢量性,同学们往往由于对“四性”的理解不够准确,在解题时常会出现错误.本文对学生的常见错误进行剖析,以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应用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用整体法可以减少中间量,减少方程个数,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洁,巧用动量定理的整体法,对解题过程的简化程度更明显,举例如下:例1如图1所示,水平面上一质量m1=2kg的滑块A向着静止的质量为m2=1kg的滑块B运动;两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当A的速度v0=10m/s时开始计时,A与B正碰后粘在一起又滑行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A共历时8s,问A、B一起滑行了多长时间?(A、B碰撞时间不计,g取10m/s2)解析以A、B两物体为系统,碰撞过程动量不损失,初动量为m1v0,末动量为零,动量损失由A、B的摩擦力施加反向冲…  相似文献   

18.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当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只要知道物体相互作用前后系统的总动量,而不必详细了解相互作用的中间过程,所以显得简捷方便,因而动量守恒定律成为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在高中物理中,动量守恒定律只讨论一维的情况,若系统中只有两个物体相互作用,则动量定恒守律可以写成:  相似文献   

19.
杜胜东 《考试周刊》2011,(90):178-179
动量守恒定律是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遵守的共同规律,应用非常广泛,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错误往往出在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五性”,即:条件性、整体性、相对性、矢量性、同时性的处理上。因此在指导学生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五性”,才可以使学生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运用动量守恒定律需要先做好三个选择1.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不受外力,然而在自然环境中,不受外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前需要做好守恒条件的近似性选择。可以近似认为满足动量守恒条件的三种情况:(1)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2)系统所受的内力远大于所受的外力,以至于可以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