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版史料》2005,(2):80-80
著名漫画家丁聪在《初试画笔》一文中曾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他说:“现在我已经八十八岁了,但是我画上的签名仍然是‘小丁’,很多人对此感兴趣,问我为何签‘小丁’。刚开始画画时,我签‘丁聪’,因漫画尺寸一般都不大,‘聪’  相似文献   

2.
6月5日《天府早报》报道,电视节目的"座无虚席"竟是PS的。在某卫视的一档知名节目中,网民惊奇地发现现场观众是用电脑绘制出来的卡通人物,让人大跌眼镜。该节目导演则回应称,节目现场的观众其实已经坐满,而那些卡通人物的设计是节目组的一大创意,"这个创意是全世界开先河的,是想营造出一个‘万人体育场’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市报人》2011,(5):81-82
"苏州杯"、"青岛杯"、"十堰晚报杯"共评出一等奖6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4篇 本刊讯2010年,由《中国地市报人》分别与苏州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湖北《十堰晚报》联合开展的"‘苏州杯’报业改革发展"征文、"‘青岛杯’典型报道论坛"征文、"‘十堰晚报杯’提升子报子刊竞争力"征文活动,到2010年12月已经结束,  相似文献   

4.
"人活一世,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能耐是其次的,都是时势使然。"这是电影《一代宗师》里经典的一句台词。如果把这句话用于回溯2002至今这十几年里的国产大片,那么就是有的大片成为了"面子",有的大片成为了"里子"。  相似文献   

5.
汉代人贾谊在《新书·春秋》中说:"孙叔敖之为婴儿也,出游而还,忧而不食。其母问其故,泣而对曰:‘今日吾见两头蛇,恐去死无日矣。’母亲曰:‘今蛇安在?’曰:‘吾闻见两头蛇者死,吾恐他人又见,吾已埋之也。’其母曰:‘无忧,汝不死。吾闻之:有阴德者,天报之以福。’"南朝宋人刘义庆之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德行》载有人劝庾亮卖掉被认为是害人的"的卢马",庾曰:"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效之,不亦达乎?"  相似文献   

6.
歌剧《马哈哥尼城的兴衰》对音乐-戏剧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尤其在这部歌剧中,布莱希特首次提出"现代戏剧是‘辩证戏剧’[1]"的主张。"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辩证戏剧"的核心,主张的是戏剧的感情效果让位于理性效果。文章把"间离效果"如何在《马哈哥尼城的兴衰》的音乐中得以体现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音乐的‘间离性’"这一戏剧命题。音乐的"间离性"是为了实现"间离效果"所使用的一种音乐上的手段,最终目标关注的是音乐的社会职能方面,即引发人们改造社会的行动。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家王力同志在《我谈写文章》(《新闻战线》1979年第4期)一文中说:“‘词汇’一词来自英语的Vocabulary(毛主席说的即‘语汇’),指的是一种语言里的全部的词(斯大林叫做‘词的总和’)。现在有人说‘某词典共收了两万个词汇。’那就错了。一部词典只有一个词  相似文献   

8.
我读《光明日报》编辑盛祖宏的那篇以新闻界为描摩对象的小说《第八任总编》,感慨万千。小说塑造了燕华日报新上任的总编辑铁锤。虽说这是一张面向教育界知识界的报纸,但编辑部中有些人的知识水准可真够呛。铁总编上任伊始,带领了30多名青年记者与几名青年公务员一起去采访一位特级教师,要求每人当晚交出一篇通讯稿。结果中选者竞是一名清洁工,而好些记者交了白卷或半卷,即使交出全卷的也别字连篇,“什么‘一愁莫展’‘人才倍出’‘板门弄爷’‘家俱’‘既使’‘已后’,直到生造的  相似文献   

9.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而《太平御览·珍宝部》引作:"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伪辞曰……。"王念孙在《读书杂志·史记》中相当自信地认为应从《太平御览》。他说:"‘伪’上本无‘为’字。‘伪’即‘为’字也……后人误读‘伪’为‘诈伪’之‘伪’,故又加‘为’字,不知无其事而为之辞,即是诈伪,无庸更言伪也。"王念孙认为"‘伪’即‘为’",并举出了十八条书证。王念孙学问渊博,下笔审慎,但在"伪辞"还是"为伪辞"的问题上轻率了一些。他所提出的书证经过分析也可以一条条被驳倒。  相似文献   

10.
数字、标点、字母、外语单词等嵌入标题,如果用得好,形象生动,引人入胜。但有些‘嵌入’却叫人堕入‘五里雾’中。如《Pub风行台湾》(《羊城晚报》91 7 12二版),不查字典,基层读者有多少人了解‘PUB’(小酒店)的词义?词义尚且不明,标题能不叫人费  相似文献   

11.
《三湘都市报》2006年3月10日A10版《传奇天门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鬼谷子还在天门山创立了闻名天下的‘鬼谷神功’,并著有武林秘笈《天门三十六量天尺》。”连小学生也会发现,句中的“笈”应是”籍”。  相似文献   

12.
2011年2月21日-27日《书刊报》第4版刊登《蒋介石第一个喊出“毛主席万岁”》。该文开篇说:“谁是第一个喊‘毛主席万岁’的人?有人说是1949年3月9毛泽东设宴款待黄炎培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泽东与黄炎培畅谈.第三天北京市市长叶剑英在国民大戏院开欢迎会时。黄炎培高呼了‘人民革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  相似文献   

13.
周峰 《军事记者》2011,(10):55-55
"这里是‘有一说一’,我是严守一。"这是电视剧《手机》的主人公、某访谈节目主持人严守一的开场白。严守一做的节目是"有一说一",可现实生活中的他却爱说假话,常常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到头来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  相似文献   

14.
昨夜看电视剧《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苏禄国王病逝,永乐帝派人来宣读吊唁的诏书,其中有感叹词:“於戏”。这本来是我国古代文章中常用的感叹词,其音其义与“呜呼”(或“乌乎”)全同。据颜师古在其《匡谬正信》中考证:“古文《尚书》悉为‘於戏’字,今文《尚书》悉为‘呜呼’字,而《诗》皆云‘於乎’,中古以来文籍皆为‘呜呼’字。“这是“於戏”的来历。其实后世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君子不夺人之美’。可是,总有一些战友‘明目张胆’地常和我争抢我的‘老师’——《新闻知识》。因为我是靠《新闻知识》‘起家’的,初学写作时,我怎么也摸不着门道,有时因写一篇小稿‘山穷水尽’  相似文献   

16.
释“七”     
《汉语大字典》释“匕’云:‘“七,数词。六加一的和。”这是“七”字的基本意义。在说解“七”字的字形及本义时,引《说文》云:“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卖出也。”并引了山《数名古谊),谓“‘七’古通作‘十’者,刊物为二,自中切断之象也……考其初形,‘七’即‘切’字”。丁山所谓古字,当是指甲骨文及六国古文。甲骨文“七”字与“甲”字相同,都像今日的“十”字以甲骨学小辞典》说“七”字的横比“甲”字的横较短,并非普遍如此人《说文》释“甲”云:“甲,东方之益,阳气萌动,从木戴车甲之象_一日人头直为甲,甲象…  相似文献   

17.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年12月12日刊登毛志成《〈红楼梦〉的“负效应”》一文,提出“《红楼梦》最大的负效应之一,便是倡导了‘雌性文学’(姑且如此称之),并使其那种十分绚丽的偏颇性、片面性、混沌性绵延至今,乃至使今天的许多华语作家仍在伪‘女性解放’中盲游”。文章还说,《红楼梦》“所发现、所承认的‘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美’,只是:1、异性美;2、奴性美。书中的林黛玉,全部‘美’都来自一个光源,即对贾宝玉一个人的忠诚、挚爱,此外并未做过什  相似文献   

18.
1月30日《北京青年报》B2版上,一篇题为《潘石屹把作秀进行到底》的文章中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省天水麦积山附近一个贫困的村子里,在‘黄土高坡’度过了小学、中学时光。由于爷爷是国民党的军官,‘文革’期间,读大学的爸爸被打成‘右派’送回了农村”此说令人费解。  相似文献   

19.
黄桂萍 《新闻记者》2003,(10):58-59
2002年12月,在新周刊等全国40多家媒体联合评出的2002年度新锐榜上,《南方都市报》荣膺“年度中国新锐传媒奖”,获奖理由是:“《南方都市报》以其‘不停折腾’的进取姿态主办了系列活动,它主办的中国南方汽车展是国庆黄金周期间广州最热闹的集会。《南方都市报》大搞发行运动堪称今年珠三角城市街头的一项‘行为艺术’。在‘改变使人进步’的口号指引下,该报开始  相似文献   

20.
1933年创刊的《文学》杂志,是三十年代上海大型文学刊物中寿命最长、影响也最大的一个刊物。在筹备《文学》期间,茅盾作为发起人,考虑得比较多的是怎样通过杂志给青年写作者以具体的指导。杂志创办以后,这位曾以主编《小说月报》而驰骋文坛的编辑家也有了新的感触:“事实上,开始‘人办杂志’的时候,各种计划、建议都很美妙,等到真正办起来了,就变成‘杂志办人’,那时哪容得你再实行这种‘方巾气’的‘好为人师’的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