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的竞争压力愈演愈烈.中国金融业也开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探索与实践。在认同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独特的优势和必要性的同时,金融控股公司也蕴涵着巨大的潜在金融风险,对金融市场的垄断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急需未雨绸缪,用反垄断法来规制金融控股公司的种种不规范的行为。文章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反垄断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上混业经营大潮的影响下,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压力,金融控股公司成为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一种模式,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下存在特有的风险,需要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两方面着手,建立起相应的监管体系以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对中国金融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以“分业”为背景的中国金融业将直面以“混业”为背景的外国金融集团。分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决定了中国金融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必须改革中国金融经营模式,由分业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而在过渡期内,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则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4.
谢弦 《三明学院学报》2005,22(3):268-270
作为WTO成员国,中国在对外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兴利除弊、加强国家金融主权的控制,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战略问题。组建并进一步完善现有金融控股公司,充分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是金融业提高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加入WTO的挑战,必须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国际竞争力。混业经营无疑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有益尝试。现阶段在金融监管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是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国金融业应该采取的理想模式。本文将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问题及实现对策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业必须在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前做好与国际金融接轨的准备。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是发展方向,混业经营的条件逐步成型,混业经营之初宜采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风险和效益的综合体。规范、保护和促进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是近期中国金融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问题之一。而股权结构是制约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关键一环。进而设计了中国金融控股公司股权结构优化模式,并拟定了其实行步骤。  相似文献   

9.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是金融业的两种模式,世界金融业趋向于混业经营。根据国情,中国应从分业经营发展为金融控股公司形式的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0.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本文对金融业的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出发,论证了我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模式的必然性,而且认为混业经营的具体模式宜采取金融控股公司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构建的设想及其有效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