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春 《考试周刊》2010,(46):43-43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就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个对教学孜孜以求的老师来说,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动化”教学课堂,及时捕捉生成性资源的瞬间,让课堂绽放精彩。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不懈追求,人们意识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做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然而我们知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会“与课俱来”,更不会凭空而至;我们也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当它到来的时候却往往稍纵即逝——那么,为了课堂的精彩,面对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它无法预料。“节外生枝”是不可避免的,它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何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给课堂带来意外收获?本文介绍了“预设外的生成”在课堂中不期而至时,教师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正确运用教学机智,解决课堂意外的三个片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教学的成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孜孜追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一过程一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即动态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5.
阐述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的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活力。论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正确处理好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以保证教学的正确方向,使教学活动成为生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力的过程,使语文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共精彩。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语文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合理把握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中的意外生成演变为推动教学有效发展的有利因素,让语文课堂演绎出精彩又合理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7.
一、用预设让学生享受精彩课堂的愉悦 1、进行动态的弹性预设,为“互动生成”启航 语文教学的特点告诉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相当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教学切人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即应该是现时的、真实的和灵活的,是在教师引导和组织下动态生成的。  相似文献   

8.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预设”操作.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互相融合。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精彩不断.异彩纷呈。《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活动,使我对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如何把握生成性教学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已经体验到:理想的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的精彩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当“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一句熟语后,课堂中那些极富“生成”价值的因素,被当作无比可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知道“生成性资源”不会凭空而至,却往往会稍纵即逝。那么,面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该如何把握呢?  相似文献   

10.
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留白”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生成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如学生“突发奇想”的独特看法,“异于常规”的行为,看似扰乱课堂秩序的“突然事件”等。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捕捉,并巧妙应对,就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课堂,聆听学生,善于捕捉与利用生成资源,打造灵动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弹性"预设"是生成教学的基础,动态"生成"是预设教学的精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追寻预设与生成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3.
课前预设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我认为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颓废的。认真预设,就是负责;精彩生成,才够优秀。  相似文献   

14.
预设与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而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语文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只有生成性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所在。要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必须明了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主体,掌握语文课堂教学生成差异问题,洞悉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预设”、“生成”或音说“动态生成”是课程改革中频繁使用的一对术语如何使课堂“预设”更好地走向“生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应有追求。关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将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7.
王兴华 《湖北教育》2005,(10):43-4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新理念。笔者认为,所谓生成,指的是师生交往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是帅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生成性的语文课堂,能让学生尽情绽放自己思维感受的过程,而绝非一成不变的预设的僵化程序的完成。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是真正的生命课堂。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如何构建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呢?笔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是“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教学预设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具体实践方案,教学生成则是教学预设创造性实践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们经过实践、反思,逐渐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堂教学预设是生成的实践基础,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是教学预设的创新过程;人们在实践中逐步认识了预设与生成的哲学基础。这些认识对推进课程改革实践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虹 《考试周刊》2012,(69):41-41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以“儿童的立场”为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借动态生成调整预设。据课堂反馈深入反恩。教学才会有效,课堂才会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教师》2010,(27):23-23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诞生,似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往日沉寂的语文课堂鲜活了起来。开放的课堂,同时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智慧.在“预设”之外,必将生成更多的精彩。本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预设外情况谈一谈如何把握课堂中的生成,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