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写本《敦煌廿咏》,共有六个写本,即伯二七四八、伯三九二九、伯二九八三、伯三八七○、斯六一六七、伯二六九○。经王重民辑录,刘修业整理,收入《〈补全唐诗〉拾遗》,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四辑。这二十首五言律诗,都是歌咏敦煌古迹的。作者的姓名已失去。诗前有序云:“仆到三危,向逾二纪。略观图录,粗览山川,古迹灵奇,莫可究竟,聊申短咏,以讽美名云尔。”三危,山名,这里指敦煌。清道光十一年(公元一八三一年)曾诚纂辑的《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引《都司志》云:“三危,为沙州望山,俗名升雨山,今在城东南三十里。三峰耸峙,如危欲堕,故云。”作者到敦煌,快要二十四年了,他游览山水,阅读图志,对这里的名胜古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聊申短咏,以讽美名”,这就是《三危山咏》、《白龙堆咏》、《莫高窟咏》、《贰师泉咏》、《渥洼池天马咏》、《阳关戍咏》、《水精  相似文献   

2.
抄有《云谣集》的斯1441、伯2838以及保存了大量曲子辞的2607、伯3128是最重要的三种敦煌曲子辞文献,这三种曲子辞文献的抄写年代问题尚未最终解决。通过伯2838斋文中的“令公”一词结合斯1441中的相关信息,可以推知《云谣集》抄写于928年至935年间或稍晚。通过对斯2607两面文书正背面关系的考查,再结合该卷点检历中相关僧人的生平,可确定斯2607之曲子辞抄写于十世纪中叶左右。通过伯3128中三首《望江南》与伯4889定千诗相互关系的考查,可得知伯3128之曲子辞的抄写年代上限为944年。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敦煌斯2506、伯2810、伯4073、伯2380四件文书的内容体例及其所反映的唐后期敦煌地区的史学特点,将文书定名为“唐朝年代纪”,并探讨了文书所体现的敦煌文化的地域特殊性,认为这卷敦煌人撰著的“唐朝年代纪”,就是唐主流文化与敦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别本《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研究王继如《敦煌变文集》卷六截《大自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并图一卷并序》(页714-744),此变文是根据斯2614号、伯2319号、伯3485号、伯3107号、伯4988号、北京盈字76号、北京丽字85号、北京霜字89号、斯3...  相似文献   

5.
敦煌写本斯1441、伯2838的核心文书首先是斋文,其次是抄在正面的《励忠节抄》与会计文书;而《云谣集》的抄入则是一个偶然事件。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这两个写本是作为斋文集保存的。在敦煌写本中,这种斋文集有三种形态,对应于斋仪文集形成史上的三个阶段。斯1441第二群落、伯2838、斯1441第四群落的文书分别属之。考察斋文文集的演进过程,可以发现两种形式变化,其一是更加重视分类,更加有序;其二是仪式性增强,文中人称渐由实指变为虚指。与此相对应,伯2838斋文集中的第二个"小组合"抄写于曹议金为"令公"之时,即928年至935年间。《云谣集》的抄写时间亦在这一时期或稍后。由此推断,中国第一部曲子辞总集《云谣集》至晚编成于935年。  相似文献   

6.
《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卷六所收《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一篇,系演绎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所译《佛说盂兰盆经》.全文约一万余字,堪称变文中的宏篇巨制.本篇凡见于九个敦煌写本,即:斯2614(原卷),卷端题“大目乾连冥救母变文并图一卷”,末署“大目犍连变文一卷贞明柒年辛巳岁四月十六日净土寺学郎薛安俊写”等题记;伯2319(甲卷),卷端题“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一卷”,无后题,原文首尾完全,但其中颇有节略;伯3485(乙卷),卷端题“目连变文”,后半部  相似文献   

7.
张心科 《师道》2023,(9):49-51
<正>清晨5:30醒来,像往常一样打开博客,浏览好友们的博文。看到敦煌学博士利亚兄的《读伯2492号敦煌卷子》中的一段文字,一下子把时光拉回2007年我在北师大读博士的时候。利亚兄在题记里写道:伯2492号敦煌卷子是白居易的诗歌。以前读过白居易的新乐府,《白氏长庆集》也翻看过。看那些刻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敦煌文献中伯2459V《佛本行集经》卷七,斯4194《佛本行集经》卷第二十八、第二十九节录,伯2837《佛本行集经》(拟),伯3317《佛本行集经》第三卷已下《缘起简子目号》四个写卷进行了一一考证,发现三卷并非抄写的《佛本行集经》原文,而疑似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而伯3317卷《简子目号》也可能是《佛本行集经》讲经文的提纲。总之,此四卷内容显示了佛经到讲经文的发展痕迹。  相似文献   

9.
敦煌遗书伯2555写卷中的《怀素师草书歌》一诗,抒写了作者对唐代大书法家怀素草书艺术的高度赞赏,可借以考证怀素的生平及创作,同时也是一首颇具鉴赏价值的咏书诗。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所出古籍绢画等,数量达四、五万件之多,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历史、语言、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文学、艺术、中西文化交流等都有所反映,是我国自十六国到北宋时期共约六百年间的珍贵遗存,具有高度的学术研究价值,为中外学者所重视。从而还兴起了“敦煌学”这一学科,闻名于全世界。不幸的是,自一八九九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外国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者闻风而来,对敦煌宝库进行了疯狂的盗劫。一九○七年首先被斯坦因劫走七千多卷,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一九○八年又被伯希和劫走最精华的二千五百余卷(藏文卷未统计在内),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此后,日本人、德国人、俄国人继斯、伯之后,也到敦煌劫购,所以流到这些国家的卷子也不在少数。劫后经兰州运往北京的约八千多卷,现藏我国北京图书馆。散失  相似文献   

11.
“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钱伯泉(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敦煌和莫高窟是敦煌学赖以产生的母体,正确地判断这两个地名的语种,考查和分析它们的含意,对敦煌学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古今学者虽然对这两个地名都曾有所解释,但是多为望文生义,很难使人信服。本文...  相似文献   

12.
说明:(参见前《浙江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目录》一文)南图001大乘无量寿宗要经1.1169952·139·9×30.5,4纸,94行,行约39字。1:14.5,10;2:41.8,28;3:41.8,28;4:41.8,28。首残尾全。卷面多污痕,有乌丝栏。非制式抄写。纸厚0.12~0.22毫米。3.首残→正936,19/82C26;尾全→19/84C29。4.佛说无量寿宗要经(尾)。7.卷背有抄写者题记:“索慎言”。8.吐善统治时期(8~9世纪)。9.楷书。10.卷首下部有方形朱印“苏南区/文物管/理委会/会藏”一方,2.2×2.2。南图002大般涅经卷三九1.1169962·705·4×2…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破魔变》的作者是悟真,该变文的创作时间不是学术界通常所认为的十世纪上半叶,而是公元887至890年之间。伯2187号《破魔变》的抄写时间是天福九年(944)十月初十日。斯3491号《破魔变》的抄写时间应晚于公元953年。通过探寻敦煌佛经变文抄写结构的规律,本文认为敦煌佛经变文的讲唱不是学术界通常所认为的只由一个人讲唱,而是由多人明确分工进行讲唱。  相似文献   

14.
敦煌写本的释录考证工作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本文是对英藏敦煌文书《斯五二九背失名行记》和《斯六一九读史编年诗》的本事考。《失名行记》记载了一位唐代晚期僧人的游历经过 ,内容包括游历路线、沿途所过州府名称、称山位置、寺庙掌故以及古迹佚闻等。所涉范围包括当时唐朝廷所辖的中原大部分地区 ,北到幽燕 ,南至闽粤 ,东临海溟 ,西攀华岳 ,对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史和唐代晚期中国佛教发展状况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读史编年诗》为一部编年诗集残本 ,据序言其诗取前代史事 ,自初生至百岁 ,岁赋一首、两首 ,本凡百一十首。现残存一岁至二十八岁 ,共诗三十六首。记载从黄帝战蚩尤到唐代古代正史及传说中圣贤、君王、将相、文人、孝子、释老等事迹。本文即是将诗文中事迹还原到正史中 ,以中华书局标点本为依据 ,参考其他参考书和辞典 ,找到其根源出处。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中的歌辞,20年代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罗振玉《敦煌零拾》所收法藏本《云谣集》前半部和朱孝藏《疆村丛书后编》所收英藏本《云谣集》的后18首,加上零星杂辞,总数不满百首。30年代,刘复印《敦煌掇琐》,载法簸《云谣》后半部,兼及单首和联章小曲;周泳先编《敦煌词缀》,录辞21首。40年代,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问世,收辞160余首。进入50年代,由于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学者视野开阔,到任二北编《敦煌曲校录》时,已收曲子及大曲540余首,并兼收宗教歌辞以备体裁。这一时期向达等人合编了《敦煌变文集》,所载变文中有一些插曲歌辞。60年代,这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香港学者饶宗颐和法国学者保罗·戴密微合撰了《敦煌曲》一书,录辞318首,图版极精良。70年代初,任半塘经过20多年的醖酿积累,着手编撰《敦煌歌辞总编》,历  相似文献   

16.
敦煌本《张仲景五脏论》校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敦煌藏经洞复出的汉文遗卷《张仲景五脏论》共有四件,除斯5614号存“英伦博物馆”外,其它三卷均藏“巴黎国民图书馆”,分别为伯2115、2378、2755号。卷斯5614(以下简称S),开始为“占书”,中间是《张仲景五脏论》,书题:“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后续《平脉略例一卷》。《张仲景五脏论》,凡83行,每行大多21-23字,计1443字。卷前60行,下方部分残损,全卷字迹了草,多有错别字,颇似习稿。伯2115(以下简称P)纸背:卷首“五脏论一卷,张仲景撰”,凡108行,每行大多16-20字,计1837字。书写整洁、字体雄健,带有隋风。卷尾“五脏论一卷”移行接续“平脉略例一卷”。伯2378(以下简称P_1)纸背:起自P第70行“草巧”,仅残存46  相似文献   

17.
敦煌词《捣练子》十首有很强的叙事性,实际上,这也是敦煌文学的特点之一。敦煌文学的叙事性作品在叙述视角、叙述结构、叙述技巧、抒情性等方面都有共同性,这些共同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敦煌文献P.4017写卷中存有佚名<咏九九诗一首>,名为一首,实是一组诗,即包括从农历一九至九九的九首诗篇.本文在参照诸家校录的同时,依据原卷对原诗进行校释,以还这首流传于敦煌地区的优秀诗歌的原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敦煌曲子词中三首反映民族友好关系的词篇(《献忠心》二首、《赞普子》一首)的叶韵、用字、年代进行了考释;又对敦煌曲子词中有关爱国题材的十余首词篇的内容、韵律、时代及其历史意义作了考论。作者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新见。  相似文献   

20.
1983年 ,伯 森·汉 姆徒 手 攀 登 ,登 上 纽 约的 帝 国 大 厦,在 创造 了 吉 尼 斯 纪录 的同 时 ,也赢 得 了“蜘 蛛人 ”的 称号 。 美 国恐 高 症 康 复联 席 会 ,得 知 这 一 消 息 ,致 电“ 蜘 蛛 人 ”汉 姆 ,打 算 聘 请他 做 康 复 协 会 的 心 理 顾 问 ,因 为 在 美 国 有 八 万 多 人 患 有 恐 高 症 ,他 们 被 这 种疾 病困 扰 着,有 的 甚至 不敢 站 在一 把椅 子 上换 一只 灯 泡。 伯 森·汉 姆 接 到 聘 书 ,打 电 话 给 联 席 会 主 席 诺 曼 斯 ,让 他 查 一 查 第 1042号 会员 。这 位 会员 很快 被 查了 出来 ,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