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知识点1.在实际应用中一次函数的图象可以是线段:2.通过函数图象,由自变量求因变量或由因变量求自变量的值;3.根据函数图象,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4.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求同一坐标系内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说明交点坐标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2.
函数     
葛余常 《数学教学通讯》2006,(4):12-34,I0005-I0018
内容讲解 1.一次函数:形如y=kx+b(k≠0,k,b为常数)的函数。 注意:(1)k≠0,否则自变量x的最高次项的系数不为1;(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3.
“一次函数”内容安排在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17章“函数及其图象”的第3单元.本单元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的图象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感受现实世界中数量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经历如何应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函数是学生接触基本函数的起点,也是学习后继各类函数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一次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应用一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1.概念 (1)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2)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是直线且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相似文献   

5.
袁苏春 《云南教育》2008,(10):19-19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kx+b(k≠0)的自变量x是全体实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但在具体的问题中,因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函数y=kx+b的图象也不同,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点、射线、线段,还可能是折线.这些图象我们称为“一次型”函数图象.本文对其作初步探索如下:  相似文献   

6.
分区比大小     
比较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大小问题一般采用图象法求解,具体做法是: 过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交点,先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所作直线与Y轴将坐标平面分成多个区域,然后分别在不同区域内比较两个函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以时间、路程分别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直线)及其性质,可以方便快捷地求解匀速行程问题.该解法的最大优点是以形助数、以形助思,数形结合,求解时其函数图象(直线)的魅力显露无遗,常给人以巧夺天工之美感.  相似文献   

8.
数学无处不存在着美,本文讨论一次至四次函数图象的自然、和谐之美.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形状可看作字母“I”),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将直线折一个“弯”,形状可看作字母“V”).那么,  相似文献   

9.
初三代数第十四章《函数及其图象》中讲了四种基本函数,即正、反比例函数,一、二次函数,这些函数图象的几何特征与其系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为我们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很多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正比例函数形如y一八X(足一O)的函数m做正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常数足的符号决定直线的位置及变量y与工的变化关系.且.足>0一y一八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2.kwto一y一h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二、一次函数形如y一好十b(k羊0)的函数U4做一次函数,其图象是一条…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kx+b(k≠0)的自变量z是全体实数,它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但在具体的问题中,往往因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而函数Y=kx+b的图象也不同,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点:射线、线段,还可能是折线.这些图象我们称其为“一次型”函数图象.本文对其作初步探索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反比例函数     
《数学教学通讯》2005,(2):32-38
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形如y=k/x(k志是常数,k≠0)的函数,既不同于一次函数也不同上于二次函数,它表示怎样的变量关系?它的图象是什么形状?此函数具有哪些特性?本课就是通过实际例子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认识反比例函数,达到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立函数表达式最常用、最主要的一种方法是待定系数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知道了函数类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或函数图象的问题,解答步骤为:(1)设相应类型的函数表达式;(2)将已知的对应值代入求出待定系数;(3)写出表达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时,有些老师先让学生画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所画图象直观得到“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对于这样的教学,笔者认为,它降低了教学的要求.这是因为学生在小学学习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时,是通过画图观察得到“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关系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的,在初中学习正比例函数时,也是通过画正比例函数图象来观察得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现在学习一次函数,如果还是让学  相似文献   

14.
农成就 《广西教育》2013,(34):40-41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2.2一次函数(P115-P117)。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函数、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画法及性质。在学习正比例函数的画法后,学生可能会猜想一次函数的图象也是一条直线,通过描点连线后证实了这一猜想,  相似文献   

15.
一、初中遇到的函数类型的总结 1.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在初中数学中是比较基础的函数类型,也可以说一次函数是为以后更复杂的函数做铺垫.一般,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另外,当b等于零的时候那么y就是x的正比例函数.关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其与k和b有关,并且过点(0,b).  相似文献   

16.
胡彬 《高中数理化》2008,(10):22-23
问题1 给出一个函数解析式,如何作出函数图象 解答:(1)平时要牢记一些基本初等函数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图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6年各地中考题为例归纳初中阶段各类函数的知识点,分析中考对函数考查的重点和难点.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相对简单,对同学们的要求主要是能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在求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交点时,我发现这两种函数图象的交点之间是有紧密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由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正确地画出其图象,学生借助图象的直观性.可进一步加深对该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研究“性质”,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图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客观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有关一次函数的中考开放性试题,常常涉及利用一次函数性质补充条件、由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确定函数解析式等.在解有关一次函数的开放性试题时,要充分利用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及其性质,运用恰当的策略,并注意分类讨论等数学方法.下面以近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