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堂的灵魂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质量、陶冶情操.因此,如何运用音乐作为体育教学媒介,为优化课堂创设提供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课堂变大、变新、变活,是现代体育课堂学科整合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凯 《华章》2010,(24)
体育课堂的灵魂是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运动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产生兴趣、养成习惯、形成意识、锻炼品质、陶冶情操.因此,如何运用音乐作为体育教学媒介,为课堂创设提供充满时代气息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使体育课堂变大、变新、变活,是现代体育课堂学科整合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高校体育教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培养和激发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对未来参与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对未来与职业有关的运动技能、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三项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体育意识,是体育教师所要掌握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学体育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体验体育学习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把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融入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让小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生理特点,提高中学生体育课堂质量为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课堂教学激趣法的研究。在教学实践,唤起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把理论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体育课堂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通过多种角度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尝试,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提高运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课堂内外的体育教育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是两项必不可少的体育技能培养方法。学生形成体育习惯的意识,往往来自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而学习体育锻炼方法则多来自课堂教学。如何构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深入结合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为此,本文采取了问卷调查法,统计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积极性、目的、组织形式,以便为梳理双向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要求,对古田县玉田中学2000级部分高中学生体育教学试验结果表明,情趣式、引领式、自调式等3种教学方式对增强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辉 《甘肃教育》2014,(17):67-67
正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所以,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要求,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如何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彭前 《天中学刊》2012,27(2):123-124
为了建立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中学娱乐体育教学体系,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的娱乐体育教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娱乐体育教学能够营造欢快的体育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有效地促进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2.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3.
"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比掌握多少运动技能显得更为重要.体育理论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养成良好健身习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校应重视体育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查阅文献资料法,对学生平时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更好的实行新《课标》并将新课程的理论引入到实际中去,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6.
怎样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法,从体育意识是体育行为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分析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自觉运动的体育意识,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基础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本文旨在研讨如何提高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使之与社会体育、终身体育互相适应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育锻炼是学生增强体能、发展运动技能、改善健康状况、形成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比以前更加重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都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以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观。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  相似文献   

18.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总目标中都强调“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这说明高中阶段体育学习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它对人一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加,人们更应该参与体育锻炼来增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沙妮 《小学教学研究》2023,(11):19-20+25
通过体育课堂的体育与健康学习,以及课外的自主体育锻炼、学校体育社团活动和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自主的学习情境;也能逐步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继续参加体育课堂教学,才能养成坚持课堂及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体育新课程把激发和保持学生课堂运动兴趣放在课堂教学中心位置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培养和维持,在体育课堂中有效地运用运动兴趣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