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东西,原名田代琳,男,1966年3月出生,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长篇小说《后悔录》分别获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5年度小说家奖、《新京报》2005年度文艺类好书奖;本人获中华文学基金会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后悔录》、《耳光响亮》;中短篇小说集《没有语言的生活》、《我们的父亲》、《不要问我》、《我为什么没有小蜜》、《猜到尽头》、《痛苦比赛》、《东西作品集》(四卷)等。小说《耳光响亮》、《我们的父亲》和《没有语言的生活》分别被改编为同名20集电视连续剧,统称为后家庭伦理剧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影片《天上的恋人》是根据广西作家东西的获奖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改编的,此片充分反映了乡村人的某些传统的本真情感和家庭人伦之和,以及审美上追求诗情画意的韵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东西的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的分析,揭示了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的基本状态——失语与隔绝,同时分析了东西创作中以冷峻的文本和深刻的疼痛为这种生存状态所做的后现代表达。  相似文献   

4.
梁丽文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74-75,78
以作品《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的著名作家东西,其文坛地位越来越被认可。东西一直钟情于"苦难"的书写,无论是早期的乡土小说还是后来的都市题材,实际上都在诉说一个主题——"苦难"。东西的这种苦难意识与其所处的桂西北生活环境以及独特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陕西省图书馆古籍、近代阅览室的书库里珍藏着一些有关当年韩国抗日斗争的书刊,包括《韩国痛史》、《韩国青年》、《光复》、《韩国光复军小史》。其中,后三种由韩国光复军在西安出版。这些书刊是陕图珍藏的有关韩国抗日斗争特别是韩国光复军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6.
海外文坛     
正●奥尔罕·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小说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通过众人视角描绘了1969至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的生活画卷。麦夫鲁特就像"漫游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东西以他的《没有语言的生活》、《迈出时间的门槛》、《抒情时代》、《商品》、《溺》等小说引人注目,一跃成为驰名广西文坛的“三剑客”之一、全国闻名的“晚生代”作家。可以这么说,东西之所以能“立足广西,走向全国”,主要得力于他小说观念的更新、叙述手法的创新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人们固有审美模式的强大冲击力。他新近在《花城》1997年第6期发表的首部长篇小说《耳光响亮》(以下简称《耳》),更是他努力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6年出版个人自传《走在娱乐界的边缘》之后,山奇开始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写作。2007年出版了和加藤的中日民间对话录《七日谈》,2009年出版了和欧亚伦的中美民间对话《对话美国》,2013年7月与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中国事务所所长权基永以民间身份对话,出版了《对话韩国》。  相似文献   

9.
广西作家东西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其中篇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获首届鲁迅文学奖,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天上的恋人》荣获第十五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本文以《天上的恋人》为例,从情节境遇、主题思想和话语组合三个方面来探讨该部影片的改编艺术,以期给桂西北小说与电影的改编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生活教育》2010年第10期《回望大师》专栏刊出了晓风同志新作《蔡元培、黄炎培最早引进“生活教育论”》,使我眼睛一亮,启发良多。我在学习研究陶行知的同时,也长期学习研究蔡元培,有关专著去年译成朝鲜文在韩国首都出版,当地几家大报争先大幅报道。问题是我不能像晓风同志那样以敏锐眼光,  相似文献   

11.
鬼精灵静静阅读。海滨老师(走到身边,轻声说道):喂——看什么好东西呢?鬼精灵(一扬手中的书):《做个快乐读书郎》!真好看!海滨老师(点点头):是本好书!它是韩国出版文化协会选定的青少年励志图书呢!  相似文献   

1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的「东西」,流行的注本和教学参考资料多释作『忽东忽西地游荡』。如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散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游记选》、天  相似文献   

13.
《别放弃,小豌豆》作者:(韩)郑宪载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韩国炙手可热的畅销图文书作家郑宪载的手绘图文清新励志书。这不是一本深文奥义的哲学书,没有传统的大段文字复述,只是用淡而简洁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图画表述生活中藏有深意的点滴小事,图文并茂,清新励志。  相似文献   

14.
不少学生虽然身处丰富多样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但一到写作文时,却又陷入"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如我们语文课本中的《争吵》《我不能失信》《卖木雕的少年》《搭石》等,  相似文献   

15.
词汇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基础,是影响语言学习成败的因素之一。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ilkins(1978年)曾说:“没有语法,人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词汇学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学生经过三年学习,应掌握35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蕴含在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从上幼儿园起, 就开始接受新语言、新知识。到了小学后开始写作文时,心中有话却写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其原因有三:一是平时没做生活的有心人,没有积累好的素材;二是阅读量少,没有积累好词佳句;三是课本上的好词句没有及时积累。积累能优化学生的语言,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做到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毛主席曾说过,语言这东西,非下苦功  相似文献   

17.
韩国洪尚勋先生先后来函并托人转告,盼望同意他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九○年出版的《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郭豫适审订)翻译后在韩国出版,并希望为韩国语版写篇序文。关于《中国小说批评史略》这本书的著述宗旨、主要特点和著述过程,我在中文版的《序文》和《后记》中已经有较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赘言。 我想借此机会对韩国人民、汉学专家和学者表  相似文献   

18.
正张忌,1979年生于中国浙江。小说家,人民文学新人奖得主。2003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近百万字,出版作品有《出家》《搭子》等。2016年其长篇小说《出家》一经出版,即引起广泛关注,是豆瓣年度读书榜单推荐作品之一,并被韩国Sallim出版社高价拍下版权,在韩国上市,另有繁体版即将出版。2017年,张忌和作家格非、阿摩司·奥兹等共同夺得首届京东文学奖。另有《夫妻店》即将被改编成电影。  相似文献   

19.
晓羽 《家长》2012,(7):35-35
《好孩子的成功来自妈妈1%的改变》被誉为“韩国‘家教第一书”’。本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炳惠。当妈妈们仍然在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斤斤计较,为没有获得第一名而责备孩子时,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博士却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或名次并不代表一切。  相似文献   

20.
徐朝东教授从事中古韵书和敦煌以及唐五代语音资料、明清河西方言资料整理、研究工作。现为中国音韵学会理事,敦煌吐鲁番学会与社会语言学会会员。曾先后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敦煌研究》、《敦煌学研究》(韩国)、《汉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