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旅欧随笔     
“音乐是世界的语言 ,是我们共同人性的体现”。游览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和维也纳 ,使我对这句话有了进一步体会 ,领悟到音乐的无形魅力和巨大影响 ,它是友谊的纽带和桥梁。萨尔斯堡———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位于奥地利西部阿尔卑斯群山里。山城不大 ,但风光迷人 ,如诗如画。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拍摄地 ,是天才音乐家莫扎特、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故乡 ,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光彩和荣耀。莫扎特成了这个城市的标志。除了莫扎特出生地、莫扎特故居外 ,还有以莫扎特命名的广场、大桥、剧院、音乐宫等等。目之所及 ,到处都有他的雕塑和画像。在商…  相似文献   

2.
沃尔夫冈·阿梅德·莫扎特,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世界乐坛明星。公元1756年1月27日,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担任萨尔斯堡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长。莫扎特幼时聪明好学,从刚懂事起就爱玩弄乐器。每逢姐姐练琴,他总是坐在旁边默默地听着,看着,接受音乐的熏陶。每次开家庭音乐会,他总是站在一个惹人注意的地方认真听,直到音乐会结束后,他还模仿、偷偷地练习。有一次家庭音乐会又要开始了,他大胆地向父亲提出一个要求:“爸爸,请让我拉提琴好吗?”父亲带着吃惊的声调说:“我亲爱的孩子,你没有学过拉提琴呀!…  相似文献   

3.
李莹 《宣武教育》2009,(7):16-17
学校里的教师一直被分为主科和副科两类。其实并没有人认真地做这样的划分,但是老师、学生、家长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认定的。在小学让一名科任老师当班主任这种现象不多见,而我就是这少数中的一例。我是一名专职音乐教师,但同时也是一年级八班的班主任。任班主任工作仅一个学期,但我却有颇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只要一提起音乐的功能,我总要想起这样一个镜头,这是英国影片《冰海沉船》中的一个场面:当冰冷的海水即将吞没巨大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当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危难前充分表现出人性中的各种成份的时候;在风浪的喧嚣和人们的哭号声中,几个忠诚的乐师,站在逐渐倾斜的甲板上,沉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一种心境。当朋友们告诉我,他们如何对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这样对他们说。  相似文献   

6.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根据音乐欣赏目的、内容与对象的不同 ,可以产生不同的音乐欣赏方法与过程。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做了如下尝试 :一、引导学生用心灵倾听音乐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 ,我曾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听一首曲子 ,有的同学无动于衷 ,有的同学如醉如痴。怎样才能使学生理解音乐 ,提高学习兴趣呢 ?我采用了使学生了解与曲目相关的背景知识的方法 ,使学生预先体会每一个曲子包含的深刻人文底蕴。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 ,我首先讲述了我国艺术团赴美参加艺术节演出 ,开始被美国人瞧不起。结果一场演出结束以后 ,就立刻…  相似文献   

7.
和很多从乡村来的艺人一样,沃尔夫冈·阿玛德斯·莫扎特急不可耐地逃离家乡,来到五光十色的大城市。他在幼年时曾周游欧洲各国,虽然旅途非常精彩,也被人们称为神童,可他仍然觉得在萨尔斯堡作红衣主教的大提琴师和交响乐指挥悒悒寡欢。他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份宫廷工作,飞到维也纳直到35岁时穷困潦倒而亡。莫扎特在世时,奥地利人,尤其是萨尔斯堡人对他并不怎么赏识。不过,今天的萨尔斯堡人,至少是那些旅游业界的人已经为他们的前人弥补了一些罪过。他们建立了音乐基金会、博物馆,甚至弄了一种以莫扎特命名的巧克力糖浆,以表示对他们最著名的同乡…  相似文献   

8.
每当看着指挥和乐队队员们默契、专注地投入于音乐再创造,那从心底进发出的一个个音符汇聚成一条美丽的音乐河,在舞台间流淌,时而平静时而奔腾,他们全身心浸在音乐里时,使我产生一个怦然心动的想法:把“指挥”作为一种方法运用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我们的老师和学生也可以这样有音乐性。  相似文献   

9.
    
醉,让人无法抗拒。有的人可以醉在美酒中,有的人可以醉在胜景中,有的人可以醉在妙诗中。而我,却醉在美妙的音乐中,无法自拔。我爱音乐,因为音乐可以融入一切说不出来的感觉中。它是心灵的向往。曾有人说过:美好的幻想可以冲淡生活中的悲苦。当我寂寞时,总要听上一段音乐,它赋予我激情;当我茫然时,我喜欢让音乐给我一个目标,让我找到奋斗的方向。音乐可以让一只丑小鸭在灵魂深处的另一个世界中变成白天鹅。  相似文献   

10.
Ting  周博文  黄栋 《音乐世界》2008,(17):19-19
印象中,刘力扬是个率性的人,她的个性,她的音乐,都能让人深刻地感受到一份诚恳。专辑《我就是这样》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刘力扬,在她身上,不仅是自信在闪光,刘力扬更用实力音乐惊喜着每一个听过她歌的人。  相似文献   

11.
张蓓莉 《教师》2010,(30):37-39
音乐老师在很多学生眼里是副科老师,音乐课存很多老师的眼里也是一门“玩儿的课”,没什么讲的,而真正要把音乐课“玩转”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特别喜欢音乐。我感到音乐中包含着许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美好的东西。因此,我常常沉醉在音乐之中。我觉得:我这样是幸福的,但这幸福还不能使我满足。我认为:当学生遇上我,能够被我的课所吸引,这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写给雪听     
当曼妙而轻盈的雪花温柔地落在我的掌心,当漫天轻舞着银白色的精灵,我就不由得感觉到一种永恒与温暖。能在春天悄然回归之前,遭遇这样一场雪,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置身于那极易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不时给人以强烈刺激的流行歌星们的演唱会时,出于一种职业习惯,我总会有一种感慨:在今天的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到人们(包括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由大街小巷、广告、电台、媒体等所流出的音乐形成一种强大的音乐审美场,它和学校的音乐审美教育以一种“多元化”的方式影响着下一代。他们置身于如此之大的音乐审美场将能获得什么?而这一强大的音乐审美场又能带给人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他父亲和妹妹眼里是音乐白痴的小伙子,因拉小提琴像是在锯床腿而感到沮丧,不敢在家里练琴,便跑到楼区后面小山上的林子里拉,可拉了一曲后又懊恼得流泪,诅咒自己"我真是个白痴,这辈子也甭想拉好琴!"当看到静坐木椅上的一位老妇人时,更是抱歉,  相似文献   

15.
生命     
当我看着鱼缸中悄然死亡的金鱼,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悲伤,一个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突然间,我感到生命的脆弱。 一场暴雨袭来,多少花儿被打得枝弯杆折;一季寒冬来临,多少绿树只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什么?它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我有这样一位学生,原来他只对航模感兴趣,只因他跟一位同学的母亲看了一场个人音乐演唱会,便萌生了学习音乐的念头,也由于他有这样的天赋,不到几年的时间,他就考取了音乐学院。为此,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在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将洁净进行到底”。当我这样说着和大家这样听着的时候 ,时间正一分一秒的过去 ;当你正在为考试作准备时 ,你是否注意了每天都要和你“亲密接触”的地面 ?地面需要的不是美丽 ,而是洁净。此时此刻 ,站在这金色而又略显沉重的演讲台上 ,我忽然想到一首发人深思的短诗 :“丢失一个钉子 ,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 ,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 ,伤了一位士兵。伤了一位士兵 ,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 ,亡了一个国家。”短诗中提到的种种大祸都是由一颗小小的钉子引起的。钉子虽小 ,但意义很…  相似文献   

18.
论音乐的场     
当音乐由原来的场转向新的场的时候,主体和客体都发生了重构。不管发生如何的变化,新的场都将导致音乐原有的文化样式和内涵发生改变或变异,出现新的因素,并成为稳定的场。同时,客体对音乐的接受具有主导作用,而音乐的场则提供了一个客体阐释音乐的场所。“主体——场——客体”构成了完整的音乐艺术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读了《音乐楼里的故事》,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全书以爷爷、乐乐、聪聪三个人物来到音乐楼里欣赏音乐为线索,通过人物对话画面介绍、唐老鸭解说等生动的形式,把一首首深奥的中外音乐名曲展现在我面前,我一下子就被书中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我是一名学古筝的小女孩,因此对书里一个标题《渔舟唱晚——幅画》吸引了'当读到"音乐是一幅画"这句话时,我想:琴弹是音乐,怎么会是画呢?我弹琴的时候从来都是把音符弹完就可以了,怎么会  相似文献   

20.
这么热的天,让我带你去欣赏跳芭蕾的喷泉吧。 我们要去的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贝拉吉奥音乐喷泉,它建在约32000平方米的人工湖内。表演,是一场由1200个“水人儿”共舞的宏伟舞剧呢!当美妙的音乐响起,灵动的水飞舞起来,加上灯光的交相辉映,让人不由得为之着迷。观众欣赏着那富有激情、花样繁多的喷泉飞舞,连连惊叹。喷泉白天每30分钟表演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