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由最初的救助活动发展而来。自20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崛起,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形成了社会工作的宏观价值理念、社会工作的中观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工作的微观价值理念三个基础价值理念,成为各国社会工作者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基础,也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社会工作机构的调查,发现广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技术教育、价值教育、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推动整个广东社会工作教育,作为高校应该以技术教育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以价值教育为核心,彰显专业特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增强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迅速发展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多方面原因的。本文侧重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起源发展、专业本质、基本方法、基础价值理念的角度,揭示社会工作专业在各种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迅速发展传播的价值论根源。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实践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具有重要意义。应从思想观念、制度建设及科学考核方面建构科学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体系。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实验室、实习基地与毕业论文的三大环节;具有实务理念与能力的师资;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实验室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实验室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理解,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工作教育的出发点和关键点,专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有助于更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理念与目的、明确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此,需要在构建价值、知识与技巧三位一体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系基础上,更新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理念,规范核心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课程规划,在教学改革中实现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实现之后,中国减贫目标将转向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专业理论基础和因人施策的专业方法在相对贫困问题解决中具有可行性。为推进社会工作介入反贫困实践,政府需要在制度建设、平台搭建和保证社会工作的独立性等方面加强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实践教学不足、就业引导偏差的问题.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明确定位于行业迫切需要一线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将实践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价值理念和实务技能的培养,并在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保障机制及评价方式下,能充分实现社会对社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专业‘一化三维’人才培养模式"是针对以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本土化价值理念内化困难、课程设置不系统缺乏特色、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实践教学注重一般技能培养缺乏特色培养等问题,创造性地构建了本土化背景下通过"理念、知识、实务"三维互动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自西方传入我国,恰逢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恰好回应了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发展仍受到很多限制。本文在梳理社会工作伦理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困境,即专业伦理与工作者个人价值、工作者个人价值与案主的价值、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困境以及专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困境,并提出了从由政府提供必要的资助或者购买服务、拓展专业服务的发展空间、加快第三部门发展以及由社工组织来提供专业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实践来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社会工作者在云南、湘西和万载等地农村进行专业实践,开展专业服务。综合来看,社会工作在改善民生、探索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村民精神生活品质、增强社会团结等方面,对于乡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助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社会工作研究水平的提升,从而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区工作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中国社区工作者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情景中开展社区工作实践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专业价值与地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文化理解,以及发展适应本地的社区工作理论和技巧。内地社区工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普遍性与独特性、专业使命与专业化、专业介入与居民参与、社区服务与社区组织、界限与整合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公民行为伦理规范——公民的具体的伦理行为。该路径应用于社会工作职业领域的具体路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者行为伦理规范——社会工作者职业伦理行为,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和操作价值,其中社会价值包括关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假设、关于社会的价值假设和关于个人的价值假设,据此可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专业价值、操作价值和社会工作行为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4.
老年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人的道德实践和国家福利制度的社会结合。面对中国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现象,从福利制度和机构设置层面做出应对固然重要,但远非足够。基于职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生命线”的事实,加强和提升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职业伦理精神,更有利于社会工作利他原则的实现。在此方面,美国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5.
Writing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in the qualifying programmes studied by student social workers. The research on which this paper is based explores the value of writing undertaken in higher education to writing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Drawing on data sources from a ‘text oriented ethnograph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lections of five recently qualified social workers mak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cademic to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heightened as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education are undergoing significant review at the time of writing. This review has identified the role of writing as important in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e domain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here is currently no clear progressive link between academic writing in social work and the writing in practice required of graduate social workers. This paper offers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implicit and explicit value of writing in an academic context to writing in profess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The focal concern of this article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nsfer and sustainability of the reflective process into the work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variables which support or challenge practitioners to continue the ongoing process of reflection in practice contexts is addressed. The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carried out over a seven-year period with students/graduates from a master's in social work (MSW)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programme in Ireland. The research involved gathering data on participants’ experiences of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ile on the course and in the initial years of their work as practitioners. In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data collection, participants referred to developing epistemological awareness through the reflective process while on the course. This was in the context of a scaffold for reflection through journal writing and mentored portfolio inquiry. The outcomes of the study offer considerable insight into the challenges and value of developing a reflec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the work highlights how it impacts positively 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培养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艰巨任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确保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形势下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社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的有效途径。寻求实践智慧,勇于探索,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实务中心的社会实践,是打开培养创新型社会工作人才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自开始招生至今仅20余年。这期间,社会工作教育者们从未停止对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探索,但至今依然是教学难点,社会工作的教师身兼督导和教学双重任务往往会顾此失彼。基于此,找到一个适合于目前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场所和模式便十分重要。本文将高校作为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的场所,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务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提供适当的社会工作服务以解决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实现实务教学的要求。在高校实施社会工作实务教学,"网格化"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