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昆山市为例,探讨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与变迁机会,并提出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路径,诸如高新技术化路径、新兴产业配套路径、有序退出淘汰路径、科教资源产业化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数据分析地区产品空间,实证检验产品密度与比较优势关系,研究地区升级路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地区倾向于生产与当前优势产品关联性较高的新产品;产品密度对促进新产业升级和阻碍优势产业失势有双重作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退出障碍,阻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此,应当结合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发挥路径依赖的正面作用,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优化产业退出机制,促进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长三角制造业低端锁定及其升级路径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强力实施和消费结构的加快升级,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长三角传统制造业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来考察基于国家价值链的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机理,探讨了基于国家价值链的长三角传统制造业升级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端制造业的形成路径、内在矛盾与提升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云  孙林岩 《预测》2010,29(2):1-4
通过承接国际低端制造业发展地区经济的模式,是我国在特殊背景下切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正确选择,但因此而造成的资源短缺引发了潜在风险.究其原因,是长期形成的区域资源需求和供应偏好,在路径的惯性作用下,无法靠市场机制逆转所致.只有通过发展支撑产业、改变招商模式和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等.产业政策的调整,实现"诱致性变迁",甚至是"强制性变迁",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克服资源短缺矛盾,促使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技术驱动型战略转变,实现制造业从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技术变迁的内涵、特征和模式,重新定义陕西省重污染企业技术变迁的内涵和模式,进而提出3条技术变迁式转型升级路径:生产技术变迁路径、环保技术变迁路径、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并进一步具体阐析各条路径的运作机理;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条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3条路径对企业转型都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带来的转型效果最优,而该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信息系统上线率。研究得出结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和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养是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目前转型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企业如何从全球价值链低端以制造业外包"承接方"为主,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外包的"发包方"和"承接方"转变,以推动制造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了利用外包组织间知识流动实现制造企业价值链提升的路径选择模型。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的重污染企业为切入点,从技术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技术变迁的内涵、特征和模式,重新定义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的技术变迁的内涵和模式,进而提出陕西省重污染企业的三种技术变迁式转型升级路径:生产技术变迁路径、环保技术变迁路径、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并进一步对路径的运作机理进行具体阐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各条转型升级路径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三条路径对企业转型都具有正向影响,信息技术变迁路径带来的转型效果最优,且影响信息技术变迁路径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企业信息系统上线率,故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引入和信息化技术人员的培养成为企业目前转型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处于从传统制造向数字智造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研究数字经济如何驱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对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100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外部环境、内部能力以及链接内外的战略与组织三个维度提炼出九个关键影响因素,进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其对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作用。研究发现,外部环境、内部能力、战略与组织均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具有路径影响,按照这三个因素的作用形式,将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路径划分为内部推动升级模式、外部促进升级模式、内外部融合升级模式三种类型。研究提出,要从优化外部环境、强化内部能力、重构战略与组织等方面持续加强,以推进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升级。  相似文献   

9.
产业转移是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本文在分析传统产业承接不足的基础上,基于产业承接模式尤其是产业链和集群转入承接模式分析,鉴于江西省作为中部地区绿色崛起重点省份与我国重要生态屏障的双重特点,讨论产业承接中的绿色发展政策,以指导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有序承接和科学承接,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业升级必须在识别优势产业前提下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任何不以优势产业进行升级的产业升级都是产业升级的异化。一国的比较优势变迁决定了一国产业升级的路径。不同地区由于其长期积累的比较优势不同,产业升级的方向和路径也会不同。同时,比较优势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文中正是基于以比较优势动态演化为核心内容的产品空间理论的视角,研究浙江省装备制造业7大产业的生产能力及各产业间的联系。通过产品空间相关模型识别其中优势产业,为产业升级提供方向和路径。文章指出,产品空间决定了比较优势的演化路径,根据对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的识别,产业升级应沿着与现有产品临近度高、空间密度高的方向进行,大力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等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产业,增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产品复杂度较低产业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转移矩阵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挖掘方法探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刘瑞  朱道林 《资源科学》2010,32(8):1544-1550
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为基础,构建了土地利用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随机状态下各地类间相互转换的理论频数,通过实际转换量与理论转换量进行对比,构建判断土地利用转换规则的方法,从而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土地利用变化的系统过程。应用上述方法对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临邑县耕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园林地和未利用地,最后是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其中耕地几乎全部都是交换变化,而未利用地则相反,园林地和其他土地以交换变化为主,建设用地以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未利用地转化为其他土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未利用地转换为园林地;从流失的去向看,其他土地转换为园林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耕地转换为园林地。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信息,更清晰地辨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换规则,能够为土地利用空间分析和建模提供更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89名某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实证研究转化氛围、角色冲突、自我建构力对转化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化氛围不仅对转化绩效产生直接正效应,对角色冲突产生直接负效应,还会通过角色冲突的中介作用对转化绩效产生间接正效应,转化氛围与角色冲突间的关系以及角色冲突与转化绩效间的关系受到自我建构力的调节作用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9—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来测度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领域、转化主体和技术类型三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年际增长趋势较弱;相对于其他类型转化主体,事业型研究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模仿创新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李长玲 《情报科学》2004,22(3):279-281,326
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同样也必须加强其内外部的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本文分析了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及其促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一五”时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865家涉农科研单位和1220家涉农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分析并客观判断"十一五"时期中国涉农科研院所、高校和涉农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研究发现,涉农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41%,与"十五"相比至少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目前仍旧有大量农业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国外相比仍旧有很大差距。涉农企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水平为47.24%,资金缺乏是目前农业科技成果未转化的最主要原因。最后,就提高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海丽 《大众科技》2012,(5):195-196
做好个性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烦琐的任务。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更好更有效的做好个性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即了解学生,用心交流;因人而异,刚柔相济;善用私聊,求同存异;以退为进,快乐当先;表扬闪光,奖惩有驰。  相似文献   

17.
王茂生 《青海科技》1999,6(2):6-7,12
探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障碍,提出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交流互动模式.当前,转型期中国正面临着电子政务发展的新挑战,需要构建有效适应公众需求、转型战略和社会治理的电子政务模式,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和经济社会政府同步转型.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茅云 《科技广场》2007,(9):212-214
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南昌市的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6.4,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中第2.0.3条、《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第3.1.2、4.3条规定,昌北机场雷达站属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雷区,雷达通信系统、导航及其供电设备的雷电防护等级属A级。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中第三章中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我公司做了外部防雷(直击雷防护)整改措施,内部防雷(感应雷防护)整改措施,电源线路防雷接地整改,使南昌昌北雷达站防雷的安全系数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煤矿主扇风机的运行性能直接关系到井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介绍了平煤六矿北山主扇风机设备和监控系统的技术改造,实现了主扇风机的远程自动控制,以满足现代化矿井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