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华文化论坛》2000,(2):129-129
由《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与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员谭良啸编著的《三国演义辞典》 ,经韩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郑元基等译成韩文 ,最近已由韩国著名出版社氵凡友社出版( 2 0 0 0年 2月第 1版 )。全书印制精美 ,全部辞条按韩文音序排列 ,共 791页。这是继日文版《三国志演义大事典》 (立间祥介教授等翻译 ,日本潮出版社 1996年 7月第 1版 )之后 ,《三国演义辞典》的第二种外文译本。《三国演义辞典》是迄今国内外唯一的以《三国演义》为中心的综合性辞典 ,自1989年出版以来 ,受到海内外学术界同行和广大读者的…  相似文献   

2.
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成就和意义孟繁树大型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它不仅在社会各层面获得为数众多的观众,而且成为社会文化生活领域里具有广泛性的热门话题。从这种意义上说,电视剧《三国演义》和由它所带来的"王国热"完全称得上是文...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和浙江省富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年会暨孙吴文化学术讨论会” ,2 0 0 2年 1 1月1 1~ 1 3日在富阳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和日本的 80名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富阳即东汉三国时的富春 ,是孙吴政权的创立者孙权父子的故里 ,具有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 1 993年 5月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与原富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孙吴与三国文化研讨会” ,对孙吴集团与孙吴文化的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年 9月 ,富阳《三国演义》学会宣告成立。 9年来 ,随着《三国演义》与…  相似文献   

4.
<正>符丽平所著《从三国史到〈三国演义〉》即将问世了,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乍看书名,似乎并不那么新鲜:历来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小说史著作,在论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时,都会涉及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对《三国演义》进行总体研究或评介的著作,如段启明的《罗贯中与〈三国演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我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关  相似文献   

5.
青梅煮酒,原来世人都误会了,其实小说《三国演义》里面并没有说用青梅:煮酒,而只是说煮酒。人们之所以认为青梅煮酒,是因为故事同时交代了煮酒和吃青梅两件事,而两件事又是同时进行的。我们不妨看一下“曹操煮酒论英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的原文:  相似文献   

6.
<正>老友于朝贵先生的《三国演义探论》一书即将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对此表示热烈的祝贺!朝贵兄毕业于人民大学中文系,数十年来涉猎广泛,对文艺理论、现代文学(特别是田汉研究)、古典诗词、古代小说都颇有研究;而对位居"四大奇  相似文献   

7.
<正>韩国朋友最近来信说,那本《三国演义诗词鉴赏》(韩文版)在韩国问世后,颇受欢迎。那是我在韩国出版的第一本书,至今已三年了。欣喜之余,思绪翩翩。一《三国演义诗词鉴赏》是韩国《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亚细亚大学教授郑元基先生翻译的。我与他初次相识,是在1997年11月汉中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上。当年,我们在一起交谈,他的汉语口语说得还不很地道,不时地用手示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上)□张思恩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及今,经历500多年,被称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它传播面广,影响深远,众多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教九流、士农工商,都从其中领受教益、吸取营养。它的历史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相似文献   

9.
“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出了俞平伯、周汝昌等红学家之后,《儒林外史》有了陈美林、李汉秋等研究专家;现在您在《三国演义》研究方面有了如此大的成就,必为海内外学者所敬仰。”(南开大学教授、著名古代小说研究专家朱一玄)“沈本《三国演义》是迄今为止《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三国演义》专家。他在《三国演义》研究中硕果累累,不仅在国内学术界得到很高的评价,而且在国外学术界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最近,韩国重要的学术团体“韩国中国小说学会”...  相似文献   

11.
太原清徐罗某某绝非《三国》作者罗贯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山西及山西清徐县的某些学者,出于对《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和对乡里的热爱,因山西太原清徐《罗氏家谱》中第六代罗锦有“次子出外”字样,遂认定罗锦无名字的“出外”“次子”即为《三国演义》原作者罗贯中。其后他们宣称罗贯中已经找到。内地多家报纸对...  相似文献   

12.
《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集体累积型的长篇小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后出的优良版本取代了在此以前的众多版本。毛纶、毛宗岗父子整理、加工的毛本《三国演义》一出,此前的几乎所有的《三国演义》版本都被淘汰了。金圣叹修改、加工的七十一回本《...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传世之作,对这部民族瑰宝的版本的研究和整理,在当代我国学术界取得重大成果并引人瞩目的,首推全国著名《三国演义》研究专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伯俊先生。他从八十年代初就独撑大旗,大声疾呼:重新校理《三国演义》。并为之焚膏...  相似文献   

14.
陈国军先生《谫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年代》一文,批评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及今奉改定年代小考》,误以拙作谓张思廉诗“戟尖不掉丈二尾”句出自《三国演义》,却避开了拙论真正的证据,属凿空之论。从传播学角度考证《三国演义》成书,是小说断代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对推断小说成书下限最为适用。在没有“反证”出来之前,《三国演义》成书“元泰定三年说”是最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大全》中的关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的圣·劳伦佐皇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明刊戏曲、散曲选集《风月锦囊》。它所收的《三国志大全》是现存最早的把先行元明戏曲中关羽故事串联在一起的戏曲作品。本文首次专门分析《大全》中每一个关羽上场的选段 ,来探讨《大全》中关羽形象的特点。文章指出 :《大全》中的关羽形象反映着宋元以来民众不断孕育并发展的英雄形象。通过《大全》 ,我们可知民众心目中的、比较完整的关羽舞台形象 ,以及不见于《三国演义》的、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的民间关羽形象。这就是《大全》中关羽形象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三国演义》问世大概已近700年,中国不知有多少人为之传抄、刻印、校勘、评改,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般说来,这些做了各种各样工作的人,都有功于《三国演义》本的增色和流传,而明中叶李卓吾、清初毛宗岗是最大的功臣。300多年来,“毛本”压倒一切旧本独行于世,至今仍是多家整理本的依据,可说是《三国演义》传播接受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奇事。  相似文献   

17.
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改编计文虎改编难,改编名著更难,改编象《三国演义》这样尽人皆知的古典名著尤其难。《三国演义》流传到现在,已经600多年了,据此改编的各种戏曲、曲艺、影视、连环画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许多情节、人物、对话,不少人都记得很清楚。这样,各...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将在嘉靖壬午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出现的双行夹注称为“小字注”。这些小字注在考证《三国演义》成书和作问题时被不断引用,成为《三国演义》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本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世纪有必要对《三国演义》小字注研究作一个全面的回顾。本拟从三个角度来考察小字注的研究动向,以求从中总结出更科学的研究角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谈《三国演义》中“忠义智勇”的道德观念王志武我是搞《三国演义》教学与研究的,所以许多大学生及读者、观众看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后,向我提出不少问题,要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如何看待作品中所宣扬的"忠、义、智、勇"这些道德观念的问题。诚然,在...  相似文献   

20.
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至春秋战国渐成一股思潮,历经整个封建社会而不衰。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转折时期,它又成为中国人接受近代民主思想的内部基因。民本思想于是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最强者,在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论及民本思想,学术界每引述《尚书》、《左传》、《国语》和儒家经典来说明,又因孟荀等儒家大师倡民本尤力,所以,常把民本思想的走冠奉送给儒家。如近出《中国儒学辞典》“民为邦本”条说:它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论点之一”。《中国哲学辞典大全》“人本、民本、民主”条也主要介绍儒家的民本思想。笔者所见其他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