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月婷 《贵州教育》2010,(15):24-25
一、“放手”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作用 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它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他们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然而在如今的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绘画一直只是孩子学习绘画技能、技巧的一种活动,幼儿的模仿使得绘画中的内容显现出精美一面的同时,也扼杀了他们童稚而天真的绘画方式,  相似文献   

2.
绘画是大多数幼儿喜欢的活动。因为他们在执笔涂涂画画的过程中,就好象在进行着自由自在的游戏活动,从中获得一种满足的快感。绘画活动是手、眼、脑三者合一的活动,把所想所见画下来,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现美的冲动,通过绘画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形成。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3.
钟敏  谢汝莉 《今日教育》2006,(11):21-21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幼儿的绘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抓准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利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绘画活动的魅力,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从想画到喜欢画,从而达到乐画和创造性表现的境界呢?  相似文献   

4.
幼儿绘画是幼儿亲手拿笔表现一定的可视形象的过程,表现了幼儿对生活的认识、 感受和情感。绘画是幼儿最乐于接受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绘画教学就是要按照幼儿不同绘画发展水平,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幼儿 学习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手法,以促进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美感和初步的审美 能力。  我们在绘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教师运用恰当的指导方法是幼儿主动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指导概括起来有三个字:“看”、“说”、“想”。  一看。即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一般…  相似文献   

5.
绘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绘画活动中幼儿表现美的灵魂,是幼儿的自由想象和创造.儿童借助绘画活动可以交流感情、表现生活感受,而绝不仅仅是依样画葫芦似地模仿.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教师不应过多考虑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教幼儿画出多么美丽、完整的画面,而是应该思考如何引导幼儿去想象、去操作,用手中的画笔去体现智慧、展开想象.  相似文献   

6.
绘画教学“全程式”评价是指把教学评价贯穿于绘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运用不同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表现、构想创意、绘画作品、活动延伸等不同阶段进行全面评价的一种有效促进幼儿发展的策略方式。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开展绘画活动,对幼儿审美、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情感发展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以借助绘画中的线条、形体、色彩等多种表现方式帮助幼儿把情感“画”出来。  相似文献   

8.
黄琴砚 《考试周刊》2012,(19):187-187
绘画是幼儿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形式。它既是幼儿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又是一项创作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从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角度出发,注重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放飞他们彩色的梦。  相似文献   

9.
美术绘画活动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绘画活动是培养和训练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幼儿绘画过程中,一些家长和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一味鼓励幼儿为了“形似”而绘画,其实这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儿童绘画作品是幼儿情感和爱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幼儿内心的真实写照。绘画是幼儿心理、人格、情绪等方面的表征,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了儿童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非常罩要。  相似文献   

10.
一、美术教学中幼儿兴趣的培养1.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绘画创作的兴趣。幼儿绘画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使幼儿体验到绘画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才能激发幼儿表现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美术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表现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绘画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6,(25):221-222
绘画是幼儿美术教育中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绘画教学对发展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知识、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大胆表现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绘画时不适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指南》精神,我们在绘画活动中大胆尝试,探索出了一条以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个性为主的新的绘画教学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13.
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幼儿绘画是幼儿的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幼儿思想情绪及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文章就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绘画教学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孙丽辉 《宁夏教育》2003,(11):21-21
近几年,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幼儿园的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这种绘画教育注重拓宽幼儿绘画活动的空间和丰富幼儿的绘画内容,引导幼儿自主绘画,大胆想像。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呢?一、更新教育观念绘画活动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的绘画技能的传授。幼儿画画,完全是一种游戏,一种能够感到快乐的活动。他们全然不知要画得怎样才好,只要自己快乐他们什么都可以画。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和安排绘画内容和学习顺序。一般以幼儿熟悉的或喜爱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导幼儿…  相似文献   

15.
王芸 《宁夏教育》2008,(10):32-32
“新纲要”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幼儿绘画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幼儿具有健全的人格,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让幼儿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因此,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也按教师意图基本固定,总体上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封闭性的技法训练。这种封闭性是幼儿园绘画教学的致命伤,必须加以改革。   近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种幼儿园的开放性绘画教育活动。这种绘画教育注重开放幼儿绘画活动的空间和绘画主题,引导幼儿自主绘画,致力于发展幼儿的绘画想像。其教育效果与传统的绘画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下面对此略作介绍,以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开放性的幼儿园绘画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成功心态形成的关键期,本文从幼儿绘画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常见的几种绘画形式所提供的激励机会等角度出发,分析了绘画活动在幼儿成功心态的养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绘画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语言,在幼儿的世界中更是如此。绘画是幼儿反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体验,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绘画活动还是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人的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重视绘画的教育有利于锻炼孩子们的右脑,开发智力。在绘画活动中,需要孩子保持较长时间的精力集中,还能培养孩子的耐性、毅力。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绘画艺术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可以实行以下三策略。一、优选内容———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条件,只有抓住幼儿的兴趣特点,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绘画教学的效率。幼儿有非常  相似文献   

19.
严天筱 《辅导员》2011,(3):53-54
众所周知,绘画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绘画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使用笔、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艺术形式语言创造出可视的、有空间感的艺术形象,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教育活动。通过绘画教学不仅能使幼儿学到必要的绘画技能,而且能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幼儿绘画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它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形象性,容易被幼儿所接受。但幼儿的思维有其独特性,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的绘画作品往往不受常理和规矩的约束,而是以独特的绘画形式表达他们的认识和情感。因此在开展绘画活动时,教师应以开发幼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