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才能提高新闻摄影的质量?根据南方日报近两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按新闻摄影规律办事。体现纪实性才能提高质量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瞬间形象现场纪实,是新闻摄影独立存在于新闻之林的根据与优势所在。我们只有根据新闻摄影“纪实论”的要求,努力?..  相似文献   

2.
在摄影圈里,近几年“炒”起了纪实摄影,使得一些摄影记者沉不住气、晕头转向。似乎欲成大器,欲跨进“大腕”之列,只能一门心思去弄纪实摄影。 何谓纪实摄影?从逻辑上分析,纪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绝大多数人认为它是摄影的基本特性。既然摄影的本质是纪实,纪实摄影又该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3.
纪实摄影所具有的审美性,不仅来自于纪实摄影作品本身,也来自于纪实摄影创作者所持有的拍摄态度、人文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这些内容的存在,促使纪实摄影作品体现浓厚的思想性与人文关怀,并表现出崇高的审美价值.本文围绕纪实摄影的审美性,对纪实摄影"真"的审美性、"善"的审美性以及"反思"的审美性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4.
徐立 《新闻传播》2010,(8):70-70
本文以“美学在纪实摄影中的运用”为论题,意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将其放入特定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对纪实摄影进行美学方面的解读。并在此基础探寻它的审美本质,以及对当代美学的开拓之处。  相似文献   

5.
许欢欢  程胜 《新闻传播》2010,(7):129-130
作为记录社会环境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工具,纪实摄影肩负着如实反映时代变迁的历史职责,而对创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摄影观念也被要求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动态发展。这也是摄影界对纪实摄影的定义一直没有形成定论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分析摄影的特质决定纪实摄影的核心观念的原因.把纪实摄影的实践过程与样本的抽取过程进行类比.阐述纪实摄影的核心观念在摄影实践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影响纪实摄影观念动态发展因素的演变,进一步探究、总结在核心观念不变的前提下纪实摄影观念随社会环境动态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90年代是我国纪实摄影走向繁荣的一个新阶段,这是时代的呼唤和摄影工作者理性回应的必然。 在日趋活跃的纪实摄影新潮中,出现了一批优秀纪实摄影作品,解海龙推出的“希望工程”系列纪实摄影力作,无论是在创作的广度上,还是作品的思想内涵及参与社会变革的深度上,都堪称出色的代表,成功的范例。可以说,这是近年来我国纪实摄影勃兴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相似文献   

7.
增强抓拍意识认真实践抓拍蒋齐生一本有助于提高我国新闻摄影记者素质及新闻照片质量的书──蒋铎同志著的《抓拍──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的基本方法》在北京出版了,我们大家应热烈地对此表示祝贺。这本书讲的当然首先是有关抓拍的各种实践的经验及其理论认识。实际上这本书...  相似文献   

8.
用眼光发现生活,用镜头记录时代,纪实摄影总能迸射出直指人心的力量。因为用纪实摄影家的人类学眼光,我们得以追忆历史、反思当下。纪实摄影凭借其真实又人文的属性成为摄影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旨在探索什么是纪实摄影,纪实摄影的发展原因以及它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9.
杨铭 《新闻实践》2008,(7):71-71
20世纪40年代中期,纪实摄影进入了繁荣时期,从单张发展成由多张照片组成的"图片故事",并且出现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即摄影创作应该"借最好的一刹那使事件产生全新的意义与境界"。这一理论作为纪实摄影的理论基础,一直影响到现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摄影师们对纪实摄影的把握更加准确,且表现出了私人化的特点。用自己的眼睛看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拍摄社会问题成为了当今纪实摄影的主要发  相似文献   

10.
纪实摄影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在艺术实践中强调了人的感性能力在艺术中的自由发展。在这一点上,它与画意摄影有着不同的追求。画意摄影是对心灵视野的折射,追求理性的完美,遵循传统的艺术规则,不断地守美理性到极致,创作出许多的经典作品,为人类的摄影文化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而纪实摄影是对直观视野的反射,所追求的是使摄影艺术从传统的理性中摆脱出来,向着感性回归。因为它认为,摄影艺术归根结底是人类感性存在的一种方式,渴求对真善美的表达。因此,纪实摄影并不注重“人工雕凿”,而主张从现场抓取“决定性的瞬间”。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强调“内在”、“含蓄”、“诗言志”或“绕梁三日”。人们从骨子里认为,高明的作品必须符合这些基本准则。中文“纪实摄影”这一要领体现出对这些基本准则的理解,“客观记录”与“理性升华”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难以描述的潜在含义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以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摄影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纪实摄影探索的。  相似文献   

12.
黄莉莉 《新闻世界》2013,(8):302-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以真实的影像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纪实摄影便是其中之一,希望工程“形象代言”照片《我要上学》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张既普通又特别的照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引领着“希望工程”的推进,可见纪实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从法国画家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大厅展出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张“银版法”照片以来,摄影技术就以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特性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性能,被人们称之为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得到摄影理论界的公认。新闻摄影纪实性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看待许多新闻照片中出现的对“纪实”的“变异”现象?在摄影报道实践中如何掌握“纪实”与“变异”的关系?这是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探讨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他要一直是像吕楠他们那样,投纪实,艺术的奖项,就没人争论这个问题了。”《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文澜认为,卢广的问题出在拿纪实摄影的作品去参加新闻类摄影奖项。  相似文献   

15.
试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关系凌弘近几年,我国摄影界掀起了一股纪实摄影热,新闻摄影也随报刊的繁荣而繁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摄影事业也将随之相适应,要使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更加兴旺,有必要对其相互关系作些研究和探讨。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趋同什么是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6.
美国纪实摄影家尤金·史密斯以其对照相机纪实功效的深刻理解,创立了“专题摄影”,把纪实摄影推向另一个高峰。自从比欧乌1842年拍摄了汉堡大火之后,纪实摄影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一直以客观再现为追求目标,要求艺术具有科学的精确性,并能对客观现实进行忠实的再现。一幅作品必须能立即反映出周围环境的客观内容。20世纪初期,纪实摄影家终于走出对一般公共事务作简单纪录的圈子,而去描写受战争、贫困和灾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3,(23)
蒙太奇理论在观念摄影领域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向新闻纪实摄影领域丰富和拓展的空间。借鉴电影蒙太奇的理论成果,解读经典新闻纪实摄影案例,总结出时间、角度、类型与空间四种新闻摄影蒙太奇表达类型,并分析各自的核心表现力。同时认为,仅就作品的客观效果而言,蒙太奇能够帮助新闻摄影作品突破单幅作品天然的时空和意义所指局限。  相似文献   

18.
纪实摄影作为新闻摄影中最受读者喜欢的一个种类,越来越表现出强盛的生命力,不仅广受平面媒体的青睐,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感染力也越来越强,成为摄影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体会,谈谈纪实摄影的有关问题,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纪实摄影的特性是"纪实"这里的"纪",也是记录之意,记述之意,只不过它与文字纪实相比,所用的是相机,表达的方式是图像。它与单幅新闻  相似文献   

19.
蒙太奇理论在观念摄影领域有一定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向新闻纪实摄影领域丰富和拓展的空间。借鉴电影蒙太奇的理论成果,解读经典新闻纪实摄影案例,总结出时间、角度、类型与空间四种新闻摄影蒙太奇表达类型,并分析各自的核心表现力。同时认为,仅就作品的客观效果而言,蒙太奇能够帮助新闻摄影作品突破单幅作品天然的时空和意义所指局限。  相似文献   

20.
为摄影创作定位的理论观念,是摄影创作的指导方针。人人都会拍照,不一定人人都懂摄影,有创作理念的就更少了。对于纪实摄影家来说,理论观念同样至关重要,而瞬间本质的真实,是纪实摄影家理论观念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