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是这样,教育不仅幸福了学生,也让教师本身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2.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地温润在平凡的日子里。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的主题就是“爱的教育”。霍懋征老师从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邹有云老师提出,“让爱的阳学照亮深山”;黄静华老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盘振玉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林崇德老师指出“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班主任最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如果说爱是教育最具有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那么理解和宽容同样是教育孜孜以求的幸福。在崇尚“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的今天,教师真诚的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营养源,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在履行常规班级工作时,别忘了让“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4.
刘申东 《考试周刊》2011,(60):232-232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全部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一直用“爱”来诠释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和关注,在具体的教育中,我将“爱”的教育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条件和保障,但当下不少老师的爱是“糊涂的爱”,是没有效果的爱.师爱的目 的在于让学生受到爱的教育,并能做出爱的回应与改变.师爱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理解、接纳为基础.促进学生健 康成长,师爱要把握好父性之爱与母性之爱的平衡.对于生活处境不利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师爱要把特别的爱给特别 的他们.  相似文献   

6.
情感可以缩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情感可以让班主 任与学生相互用心灵去对话。我从教 17 年来,在班主任工作 中的情感核心是“爱”。没有老师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只 有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工作中用爱浇灌,用心 栽培,以爱为纽带,以爱心点燃爱心,努力做到“以爱换心”。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聆听过多位教育家讲座,当谈到有关教育的话题时,几乎每位教育家都语重心长地告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各级领导给老师们作报告时,也都苦口婆心地教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无一不是奉“爱”至上的。大凡从事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研究教育的或是不大懂教育的,几乎均以谈“爱”为荣,奉此论为教育“圣典”。的确,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爱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幼小时期,教师对学生的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好多教育家,好多一线教师,他们挚爱着教育事业,挚爱着孩子们,他们的爱心让…  相似文献   

8.
“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班主任事业的“活水”,是拉近学生之间距离、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产生教育力量的源泉.本文围绕爱的教育论述班主任工作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宽容的魅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不可否认,许多教师也是爱学生的,但他们爱的都是一些“金凤凰”“白天鹅”.而对“灰姑娘”“丑小鸭”类的问题学生轻则不屑一顾,重则呵斥、羞辱、体罚,结果造成了,这类学生的逆反心理。泰戈尔有一句爱情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随时间包围着你.却又给你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夏口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中,爱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也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面临特殊的教育群体——体育特长生时,我的施教更加要符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入手.经历了多年的磨炼,我真切地体会到“爱”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当激励、赏识、参与、期待这些“爱”的行为散播在课堂上时,学生定会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中爱的部首是“夂”(sui),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康熙字典》中爱的部首是“心”,表示爱由心发。《康熙字典》是这样解释的:仁之发也。亲也、恩也、惠也、怜也、宠也、好乐也、吝惜也、慕也、隐也。《现代汉语词典》对“爱”是这样解释的: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我国出版家、教育家、文学家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011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武汉钟家村小学桂贤娣老师经常问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做到爱学生容易,但让学生感受到爱不容易。学会奉献爱、感受爱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思想品德教育实践也是一个爱的教育过程,具体包括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爱学习和爱真善美等。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确实,没有真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热爱学生是新世纪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而关爱每一个学生更需要一种真爱,让真爱成为每一个学生教育的“宝典”,使教师真正了解、关心每个学生的愿望、性格、兴趣等,给他们以家的温暖,使之真正生活在爱的教育中。  相似文献   

13.
温绪合 《教育》2014,(7):74-74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朱自清在《教育的信仰》一文中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尤须有深广的爱;教育者须能就义自己,任劳任怨。”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学生一生的情绪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乃至个人品质。所以说,教育者应该让教育在爱中行走,教育不应该也不能让爱缺席。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是儿童的基本心理要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一个学生来说,老师的冷漠有时可以毁掉一个学生,老师的关爱有时却可以塑造一个学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付出的爱会调动学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开发他们积极发现创造的智慧。我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我们更应该让爱伴随着教育一起流进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5.
我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而这种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但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这种爱让学生远离挑剔的指责,这种爱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尽情施展个性。由于爱的付出,教师是那吹面不寒的风,随风入夜的雨,这种爱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是尊重,爱是赞美,是亲近,它能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看到希望的曙光,使学生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最基本、最本质的精神就是“爱”,这种爱是广博的、本真的、自然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艺术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作为班主任,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必须要用崇高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心和无私奉献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博大的人文之爱去温暖学生稚嫩的心灵。才能谱写自己绚丽的教育篇章。  相似文献   

17.
黄娟 《广西教育》2013,(46):42-43
教育是一门艺术,爱的教育更是如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所谓“尊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学生,尤其是潜力生,对学生施予爱的教育,就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潜力生”通常是指在学习或品行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爱的色彩     
霍懋征老师体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林崇德老师说:“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斯霞老师用她的一生践行着爱生的理念,没有爱,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为人师者,从事的是教育人的工作,我们必需追寻着“爱”,让“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充盈着我们每一个细胞。让我们变幻着“爱”的色彩,涂抹出精彩的人生。爱是绿色的,绿色的爱纯净、朴素,没有功利色彩,没有丝毫的杂质。常熟市实验小学杨晴老师,在她的学生唐风同学生病时,怕自己手凉,用自己的面庞贴着孩子的额头来测试体温。就是无意间的两次贴面,让唐风同学的行为习惯发生了变化。杨老师在贴面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不是给予,而是唤醒,它恰如生命中的阳光和空气,为潜在的、有创造力的种子的萌芽与绽放提供良好的条件.而“爱”正是创建队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懂得“爱”,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爱”的花朵在班队中盛开.本文从关爱学生的角度,谈谈怎样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用爱去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用爱去教育我们的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快更健康的成长,用爱去宽容学生,用爱去指导学生,最终他们必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